從出生遭嫌棄,到被周恩來稱為"巾幗英雄",為了科學她終身不婚

儘管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吟誦道:“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但是在民國時期,女性們飽受封建桎梏的摧殘,那時甚至流行“女子無才便是德”,在現在看來荒唐無比的觀點。儘管民國時期也不乏像秋瑾、林徽因等傑出女子的誕生,但那隻不過是屈指可數的少數人罷了。

大部分女子如同提線木偶被家長們牢牢掌控,在他們的安排下度過了自己受盡刁難可悲無比的一生。然而,有一名叫做劉恩蘭的女子,從從出生遭嫌棄,到被周恩來稱為巾幗英雄。她的人生足以被稱作逆風翻盤。這位女子同樣醉心於科學的獨特魅力,為了科學她終生未婚

從出生遭嫌棄,到被周恩來稱為

劉恩蘭:從出生遭嫌棄,到被周恩來稱為巾幗英雄,這其中她付出了多少努力


劉恩蘭在1905年出生於某個小山村中。然而,在那個封建的時代,生為女子,便是一種原罪劉恩蘭自呱呱墜地開始,便遭受到了來自家人——世人在世界上最為堅固的羈絆的嫌棄與白眼

劉恩蘭的祖父母在聽說所誕下的嬰兒是一名女孩的時候,劉恩蘭的祖父彷彿五雷轟頂,彷彿劉恩蘭並不應該,也沒有資格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他先是老淚縱橫,痛罵劉恩蘭的父親,聲稱劉家因為他的過錯已經絕戶了。

毫無顧忌地發洩自己內心的熊熊怒火之後,劉恩蘭的祖父依舊火冒三丈,他甚至聲稱劉恩蘭的父親應該淹死劉恩蘭,以便下一個男孩的出生。可見,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在這位老人的腦海裡

根深蒂固了。

在劉恩蘭蹣跚學步時,正值歲暮天寒的寒冬。由於家境貧寒,劉家在寒冬中得以取暖的唯一物件只有一座熱炕。小小的劉恩蘭實在抵不住寒氣入骨的痛苦,想要爬上熱炕尋求那遙不可及的溫暖之時,劉恩蘭的祖父一腳將她踹了下去。並斥責她:“女孩子家家有什麼資格上炕,給我凍著去。”

從出生遭嫌棄,到被周恩來稱為

令劉恩蘭心寒的絕不僅僅是寒氣,更是來自於家人的殘酷與無情。眼淚在劉恩蘭的眼眶中打轉,卻遲遲不敢留下。她害怕自己如果嚎啕大哭,必將遭受到祖父更加嚴苛的責罰。

有一顆種子已經在劉恩蘭心中生根發芽,她在心中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改變自己的生活,也一定要扭轉女子的地位,不再被任何人所作踐。

1919年,劉恩蘭到南京求學,天性聰穎的她牢牢抓住了這次機會,她深知這次機會機不可失,唯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乃至全中國女性的命運。在學校,劉恩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在學校一同學習的還有不少來自於富庶之家的大家小姐們。這些小姐只知吃喝玩樂,絲毫不瞭解人間疾苦,不沾一絲人間煙火

。她們往往聚集成群,一同嘲笑劉恩蘭樸素的外表和粗魯的言辭。

但劉恩蘭毫不在意,她只知道這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只有抓住它,自己的人生才能看到一絲光亮。三百六十五天,劉恩蘭日以繼夜、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甚至到了懸樑刺股的地步,她深知,如果自己放鬆,那麼自己的人生勢必會跌落到谷底。劉恩蘭不願接受被他人所安排的人生,她希望用自己的雙手,奪回本應該屬於自己的一切。

從出生遭嫌棄,到被周恩來稱為

上天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努力的孩子。1929年,劉恩蘭以全校第一的成績奪得了前往美國留學的唯一機會。到美國留學,這時劉恩蘭夢寐以求的願望,在異國他鄉,劉恩蘭也沒有放鬆警惕,反而激勵自我,勇創新高。

在美國的這三年,劉恩蘭依舊保持著勤奮好學的優良品質。她成為了第一位來自中國的女博士,更是取得了地理的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地理學家。

但是劉恩蘭面對功名利祿毫不動心,她選擇回國報效自己的國家。回國後,劉恩蘭為中國地理學的研究做出了超於常人的偉大貢獻,她所提出的理論在當時得到了學術界的一直採納,她的觀點在如今看來依舊毫不過時。 她甚至被周恩來稱為巾幗英雄。然而,這其中劉恩蘭所留下的汗水與眼淚,又有幾人知,幾人曉。

為了科學,她終生未婚


或許是自小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劉恩蘭對於男性一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恐懼。她害怕回到從前,她害怕自己未來的丈夫會像自己的祖父一般,對自己拳打腳踢,百般羞辱;她害怕自己的丈夫會從婚前的含情脈脈到婚後的冷嘲熱諷;她更害怕自己如果生下一名女孩,那可憐的孩子會遭受到如自己一樣坎坷萬分的命運。

從出生遭嫌棄,到被周恩來稱為

更為重要的是,她醉心於自己的科學事業。如果是他人結婚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麼劉恩蘭已經獲得了足夠的社會地位,她現在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如果他人結婚是渴望排解寂寞,那麼劉恩蘭並不孤獨,她身邊有科學的陪伴。

唯有科學,讓劉恩蘭能夠短暫地忘卻一切來自於塵世的煩惱;唯有科學,能夠治癒劉恩蘭千瘡百孔的內心;唯有科學,能讓劉恩蘭感到無比的喜悅,讓她明白自己存在於世的價值。

只有和科學相伴,劉恩蘭才能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人”,科學不分男女,不存在歧視。劉恩蘭可以在其上面盡情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會遭到任何人的嘲笑。自己也可以為這個國家、這個社會貢獻一份來自於女性的力量。

科學就像劉恩蘭最為忠實的伴侶和情人。有了科學,劉恩蘭的人生才就此找到了方向,劉恩蘭才找到了屬於女性的人生價值,劉恩蘭才能以此扭轉來自於性別的劣勢,與其他男子一樣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

從出生遭嫌棄,到被周恩來稱為

所以,劉恩蘭終生未婚,將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了科學


劉恩蘭在現在的某些女孩看來是一個極端。在某些人心中,她們依舊認為“女孩子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依舊是男人的附屬品。”這種想法無疑是可笑無比的。劉恩蘭在一個世紀之前便明白女孩子不弱於任何人。

只要你想,你便能做到,根本不存在什麼性別差異,那不過是失敗者為自己所找的藉口罷了。她堅信女孩子應該獨立,女人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女人同樣能創造出一番偉大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