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專家:放鬆隔離引發第二波傳播,世界衛生組織:你再說一遍

目前,全球已確認約有150萬例冠狀病毒病例,並有超過8.8萬人死亡。英國專家警告雖然其中許多是在中國,但那裡的重大公共衛生干預措施設法抑制了傳播。

然而,來自某研究機構的一項針對中國內陸嚴格的社會距離限制的新研究警告說,當放鬆控制措施時,第二波可能開始傳播。研究人員表示,中國政府的干預措施確實"大大降低了COVID-10在全國的傳播率"。

英國專家:放鬆隔離引發第二波傳播,世界衛生組織:你再說一遍

但卻他們警告說,當這些干預措施解除後,第二波傳播是可能的,因為缺乏對該疾病的"群體免疫力"——他們為英國開發的模型表明,在英國或任何採取了封鎖措施的國家,同樣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參與該研究的一名教授表示:"雖然這些控制措施似乎已經將感染的數量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但沒有對COVID-19的群體免疫力,當企業、工廠運營和學校逐漸恢復和增加社會融合時,病例很容易恢復,特別是考慮到隨著COVID-19繼續在全球傳播,從海外進口病例的風險越來越大。"

但,世界衛生組織負責全球應對COVID-19的特使David Nabarro博士告訴媒體,歷史經驗表明從大流行病中恢復"不僅僅是解除封鎖",而是配合很多衛生措施,並且加快疫苗研發,是否有所謂的"第二波傳播",要看病毒本身的特性。

英國專家:放鬆隔離引發第二波傳播,世界衛生組織:你再說一遍

因此,也包括各地社區是否準備好能夠發現COVID-19可能侵入他們中間的情況,並能夠隔離疾病患者和阻斷傳播。"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能力將是必需的,因為病毒不會消失。它將在我們身邊停留一段時間,"納巴羅博士解釋說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國際一流期刊《柳葉刀》上,研究人員同時警告說,如果該病毒再次傳入中國,可能來自意大利、伊朗和美國等第二大震中的病毒,由於經濟活動的逐步恢復和正常的社會融合水平,病毒可能會再次迅速傳播。

英國專家:放鬆隔離引發第二波傳播,世界衛生組織:你再說一遍

他們認為,採取更為漸進的方式恢復經濟活動至關重要,並補充說,應"持續監測社會融合和人的流動對傳播的影響",以便"相應地調整社會經濟活動"。

英國專家:放鬆隔離引發第二波傳播,世界衛生組織:你再說一遍


另外,學者們報告說:"密切監測即時有效的可疑數量,實時調整政策干預措施,以確保第二波可控,仍然是公共衛生的優先事項。"。

納巴羅博士說:"我已經看到許多歐洲的流行病曲線開始趨於平穩的例子,但我想強調的是,當你走下坡路時,所有的問題都會出現。我在埃博拉的研究中看到了這一點。因為當人們開始放鬆,認為"好吧,我可以恢復正常",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突然出現新的感染高峰,所以我想向大家強調,當你感到你在高原,你認為你可以放鬆和重新開始,這幾乎是最危險的時候"。

自從我國宣佈武漢解除封鎖後,實際上我們並沒有放鬆監控措施,畢竟徹底戰勝這類病毒還需要很長時間。最終的平穩還要看歐洲和美國是否能夠儘快扭轉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