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猝死,真人秀一定要靠"出格”来博取关注?

今天11点多被曝出高以翔死亡的消息,第一时间是不敢相信。

最开始接触高以翔应该是《胜女的代价》里面的男二,自此以后高以翔给我的印象一直是骨子里的绅士和教养,一个可以把西装穿出味道的男人。

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猝死,真人秀一定要靠

还记得《胜女的代价》里面高以翔快杀青时的出场吗

秦岚说:他是一个可以把所有人都照顾得很周到的人。

还是不能相信,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年仅35岁,事业处于上升期,有一个相爱的女朋友,还约好了29号去当球星毛加恩婚礼的伴郎呢。就是因为一档真人秀的节目录制,一切都没了?

这让我们这些不是粉丝的人都很难接受,更别说他的粉丝、家人们了。

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猝死,真人秀一定要靠

其实本来这一切是可以挽救的。

但是当高以翔说不行了,突然倒地的时候,工作人员却还以为是节目效果,没有多加关心。当一同参加节目的艺人都开始去查看情况时,才发现不对劲。就这样,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

而且作为省级的电视台,现场不仅没有配基本的急救设备,更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从早上录制到凌晨,大量耗费体力的项目,试问,有几个人能经受的住这样的强度?

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猝死,真人秀一定要靠

这样的事例,在这一类综艺里面更是数不胜数。

同是这档节目的参与者邹市明,运动员出身,从游戏设备上面掉入海洋球池里,开始还能挣扎着露出头,后来整个人都被海洋球吞没。但是工作人员还是无作为,也是经过一同前去录制的明星提醒,才前去救援;

张杰在录制《王牌对王牌》的玻璃管吹乒乓球的游戏环节,因缺氧晕倒,砸向身后的凳子……

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猝死,真人秀一定要靠

越来越想不明白,这几年的综艺到底是怎么了?

情感上面从开始分享情感观点到开始专注于扒明星的私生活,就像前段时间吵得很火的郑爽和张恒,全网的人都在劝他们分手,说郑爽“作”,说张恒配不上郑爽,可明明就是小情侣之间的打闹呀!

挑战方面更是从之前的小游戏开始逐渐趋于极限。高空作业、泥潭打滚,无奇不有。甚至是那些需要专业人士去做的或者是常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都被搬到了明星身上,目的呢,仅仅是猎奇。

因为观众喜欢?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为了节目效果?

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猝死,真人秀一定要靠

我承认,是的,正是因为所谓的节目效果,如果不是高以翔出事,我一定会因为这些挑战感到刺激,会因为他们的频频出糗而发笑,会为他们在跌进海洋球里又挣扎着站起来而鼓掌。

当然,因为逐渐开始习惯这些节目效果,我也会把这些心脏几秒的骤停当成节目特效,把腿抽筋当成一种平常的借口,甚至是把“我不行了”“好难受”当成一句耍宝的话,把一次次挑战极限当成看电影一样,越出糗越开心。

看惯了这些,我甚至可能也会和工作人员一样,我都不敢相信:原来心脏复苏没有那么有效,原来几分钟的时间人的瞳孔真的会放大到边缘,原来人的生命真的那么脆弱不堪一击。

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猝死,真人秀一定要靠

突然想起之前看大张伟老师的一段采访,他说:“我们进这个行业靠我们自己的才华让大家喜欢就够了。你是一个歌唱家,观众喜欢看你做饭,你是一位演员,观众喜欢看你在泥巴地里摔跤。我觉得真人秀会会毁了中国所有艺人的,因为没有在本行发光发热,才华都是在做真人秀。”

现在的明星们,好像真的开始陷入了这个怪圈,一旦出名,就开始在各大综艺、真人秀上频频现身,同样,综艺、真人秀也开始成为了艺人最容易出名的地方。 真人秀也开始从最初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做一些小游戏小挑战尝到了甜头,慢慢地越发开始朝一些猎奇搞怪、挑战人体极限甚至不知所谓的方面去开展以博人眼球。

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猝死,真人秀一定要靠

其实说真的,把明星扔到一个荒岛,跟着正所谓的冒险家一起去吃虫子、喝尿,真的没有任何引起我新奇的地方,反而让我极其反胃。

两个毫无关系的明星被绑在一起几天成为情侣,做一些暧昧的事情,节目录制完仍旧毫不联系,我也不觉得这种暧昧有多么的脸红心跳。

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猝死,真人秀一定要靠

我们可以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一个地方过来,进而进一步地转播能量,发挥其号召作用,但绝不是这样单纯的像现在这样,一个节目,请一堆的明星做一些夺人眼球、哗众取宠的事情。

这样的反复循环,只会让圈子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重视业务能力,抢资源,买热搜、立人设,娱乐至上,娱乐至死。

这几年,已经有人开始受不了离我们而去了,乔任梁、本兮、雪莉、具荷拉、高以翔……

逐渐流行起来的文化、理念、一些现象,真的越来越来看不懂了,写完了还是觉得有些悲凉,我们真的好像越来越往一种病态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