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消失的技藝——織口胎

記得六七十年代,由於工農業水平比較落後,人們還過著一種半自給自足式的小農經濟,凡盛糧、運糧、磨面、運糞都離不開一種自己用麻布縫製的長約1.5米,水桶般粗的袋子,俗稱口胎,口胎也稱麻布口胎,顧名思義就是用麻布做成的口袋,到底天水方言“口胎”該不該讀做“口袋”,我也無法確認,可麻,在老家特指胡麻麻,用胡麻麻織成的布叫麻布,可以做成粗布衣服、口胎、麻布衫等日常用品。從我記事起,只短短四十多年,捻麻線、織麻布、織口胎、做麻布衫等技藝業已滅絕,每每想起,常常把它當作人文掌故在孩子面前講述,想想實在有點兒迂腐,可往事難輟,又有點兒不捨,所以至今還記得,織麻布要經過備料、捻線、織布三個過程。

一、備料

凡遇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備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時要經過二至三年的準備。我的家鄉天水地處半溼潤半乾旱地區,氣候宜人,最適合胡麻的生長。加之胡麻油無菜籽油的辣味、沖人味,口味純香,是品質僅次於芝麻油的食用香油,鄉人種植胡麻也就成了一種習慣、一種必然,因此韌性好、纖維長的胡麻杆莖自然就成為加工麻纖維的首選材料。每到春二三月,人們常緊跟土望(一個節氣)的腳步播種胡麻,有道是“土望種胡麻,七股八柯杈”,所以,土旺到了,胡麻的播種季節也就到了,家家戶戶少則兩三畝,多則四五畝,等秋後打碾完畢,做麻的材料也就有了。當然,做麻的胡麻杆還需精挑細選,不是所有胡麻杆都能打麻,因此,上好的胡麻麻與胡麻的種植有極大的關係。

拔胡麻

①選地

胡麻大多種在光照充足且較為貧瘠的陽山地帶,土地過肥,胡麻易倒伏,反而不利於胡麻的生長,有道是“針扎的胡麻臥牛的荏,秫秫(高粱)地裡牛打滾”,密植的胡麻不但抗倒伏,個子也不會長的太長,所以,種胡麻有好多講究。

②耘田

胡麻下籽後大約半個月就會發芽,待幼苗長到半拃長時,就需要耘田除草了,不然,初生的胡麻沒有野草長的快,會被野草吃光(奪肥),嚴重影響到胡麻的生長。大約經過三四十天,胡麻長到五六十公分後就會分叉開花,那時候雜草被覆蓋在胡麻下面,失去了與胡麻奪肥的優勢,耘田工作也就告一段落,經過這樣嚴格管理的胡麻不但產量高,杆莖定會長的粗壯結實,最適宜捻麻線。

③選料

胡麻是一種耐旱作物,喜光照,忌陰雨,家鄉有“要吃胡麻油,伏裡曬日頭”的農諺,到了夏天,正是胡麻旺長的季節,經過太陽的暴曬後,胡麻籽粒不但會變得飽滿,杆莖也會變得粗壯、有韌勁。待到胡麻杆莖和果實變的金黃透亮,說明胡麻已經徹底成熟,此時,可選一干爽晴朗的天氣及時收割,假如要打麻備料的話,要一把一把的去拔,可不能用鐮刀,把拔下的胡麻束成一大把一大把弄的整整齊齊的,垛(nuo)在透風避雨處陰乾,胡麻的收割工作就算完成。待胡麻徹底乾透以後,用鍘刀鍘掉胡麻前端的果實部分,留下莖杆,然後在打麥場裡攤開,在日光暴曬下,用碌碡、連枷反覆打碾,輕輕翻抖,直至麻纖維與莖稈中的木質部分完全分離,選料工作才算完成了一半。夏天由於農活忙、時間緊,備好的胡麻麻可暫時收拾起來,待到寒冬臘月農閒時間,再對麻纖維進行深加工後,胡麻麻就可以捻麻線了。隆冬季節是農人最幸福的季節,田地裡一切農活業已結束,在七八十年代沒有電視、手機打發時間的落後農村,人們的夜生活極其貧乏,晚上九、十點人們便早早睡了,天剛麻麻亮,老人們便早早起床,背上糞篼在村子周圍轉悠一圈,掛名拾糞積肥,實際上是為了散散心,鍛鍊鍛鍊身體,待到回得家來,生起火爐,咥一片烤的脆黃脆黃的熱鍋盔,煨上一罐罐罐茶,邊吃邊喝,在太陽剛剛冒花時,早早的把胡麻麻拿出來攤在碾盤上或大石板上,然後點上一鍋老旱菸,一邊悠哉悠哉的吸著煙,一邊用胳膊粗細的木棒(俗稱打麻棒)錘打著麻團,此時,捻麻線的、端著饊面飯閒遊閒轉的,大人、小孩也都聚攏來,一場冬日暖陽下不約而同的聚會就在這牙岔骨臺上上演,他們有高沒低、東拉西扯,海闊天空的諞著、炫著,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流逝,手上的活計也在這有心無干的閒扯中一點點完成,經過半晌午的捶打,麻團裡邊未剔除乾淨的莖杆碎屑(俗稱麻纖)被剔除的乾乾淨淨,麻纖維變的和農人的生活一樣滋潤、綿軟了,選料、備料工作才算完成。

二、捻線

捻線之前,麻團還需再次加工,先將麻團用麻線杈杈挑起來,緊貼在牆上,拿一根細竹棍反覆抽打,麻纖維中的雜質、朽麻會一點一點的掉在地上,麻團變成軟綿綿的細絲,這樣的麻絲就可以捻麻線了。

捻線的工具比較簡單,只需一個長約六十公分的小木杈和一個小紡錘。所謂紡錘是指中間穿有細鐵鉤的擀麵杖粗細的一小小十字架,供紡線、纏線之用,也有用羊脛骨做成的,比木製的稍重一點,撥轉時比木製的提速更快。捻線前,先將麻團撕成條狀,挑在麻線杈上,左手挑起麻線杈,右手從麻團中撕扯出麻絲,邊轉動紡錘,邊用手搓捻,兩手配合,麻絲就會搓成細繩,繩子越細越勻稱,捻線手藝越高,會受到同行的稱讚。捻線是一個費時活,每當冬季農閒時間,男人們吃過一碗饊面飯,便手挑麻線杈,坐在在街道邊,一邊捻線一邊諞傳、曬太陽,可謂是家鄉冬天獨有的一道風景。

三、織麻布

麻線捻好了,織布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最後一道工序便是織麻布。織布沒有捻線費時,耗時也就四五天,最多超不過半個月。織麻布有專門的手工織機,織布前先要選一寬闊場地,一般在打麥場進行,將織機用木撅固定在場裡,佈置停當後,在設備的兩頭穿出若干根經線,經線按奇數、偶數被提線裝置分別區分開來。然後用木梭把麻線不停地用手穿在經線空隙間,每穿一次緯線都要用專用木刀扣實。經線按奇數、偶數的次序不斷被提起,緯線不斷穿梭扣實,如此反覆,麻布就織出了。麻布的長短寬窄由人設置,在架線織布前就做好了安排,按所織布料可以縫成麻袋、麻布衫、褡褳等麻布品,麻布衫布料的製作要求更高,線要更細更勻稱,布才更薄更柔軟。

以上是織麻布、縫口胎的工序步驟,鄉人就這樣祖祖輩輩重複著這樣簡單單調的生活,廝守著這片熱土,直至七八十年代,由於工農業的迅猛發展,化工布料、塑料繩索的出現,這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才被打破,捻麻線、織麻布等的手工技藝才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作者簡介::韓拜生,天水秦州人,教師,本科文化,熱愛文學,在《西山文藝》、《西部文學家》、《當代文藝》、《秦州微刊》、《家鄉雜誌社》、《歷史揭秘大全》、《西垂文苑》、《秦州文藝》、《現代作家文學》等信息平臺發表文章多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