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嬰兒,你是誰的?

沸沸揚揚的河南周口嬰兒失蹤案已告一段落。目前的現狀很是狗血,據澎湃記者調查,失蹤嬰兒案的策劃者是孩子的“親生父親”,也就是“生物學”父親。目的是要回自己孩子。

在官方尚未明確結果之前,這個結論尚有爭議和改變。然而,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有存在的。科技的發展,對於“生物學”父親的鑑定,輕而易舉。據權威部門統計,每一萬例親子鑑定中,就有10%的非親生子女。也就是說,親子鑑定中,每一萬對,就有一千個父親,在養著別人的孩子。這就存在著一個問題,這種家庭的孩子,該屬於誰呢?

孩子,是構成一個家庭穩固和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家庭則是構成社會和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每一個孩子,對於其家庭來說,都是最珍貴的禮物和結晶。在某一天,當某位父親懷著忐忑的心情在親子鑑定機構徘徊等結果之際,就是對家庭和諧產生裂縫的開端。

毋庸置疑,當拿到被“綠”了的結果,再堅強的男人,內心也是洶湧澎湃。這是對人性尊嚴的挑戰,因此產生的無數個結果和百感交集,一點也不奇怪。

生產力的發展會帶來物慾橫流的誘惑。當這種誘惑在心裡紮根,就會長出心中的“罌粟”,這種花是美麗的,但也是致命的。

河南周口失蹤嬰兒事件,只是個例。法律告訴我們,這個嬰兒的法定監護人,是他戶籍本上的父親。傳言的“生物學”父親,一樣是犯了拐賣兒童罪。而浪費巨大社會資源,消費了眾多網民善良的始作俑者,也就是“生物學”父母親,就是在心裡長出了“罌粟花”。

每一個孩子的到來,都是清白的,無辜的,是值得善待的天使。當某一天,成年人在物慾誘惑之際,請想一想周口嬰兒事件,權衡自己該不該,在心中栽一朵好看又致命的“罌粟花”?

周口嬰兒,你是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