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夏天氣溫 37℃ 會覺得熱,而洗澡水溫 37℃ 會覺得冷?

為什麼夏天氣溫 37℃ 會覺得熱,而洗澡水溫 37℃ 會覺得冷?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人類是能在環境溫度變化的情況下保持體溫相對穩定的恆溫動物。

反之的則為變溫動物(叫冷血動物是錯的),如蛇、蜥蜴、烏龜、鱷魚等。

ps:只要是恆溫動物都可能攜帶狂犬病毒,被恆溫動物咬傷、抓傷均有必要檢查或者接種狂犬病疫苗。

為什麼夏天氣溫 37℃ 會覺得熱,而洗澡水溫 37℃ 會覺得冷?


對於人類來說,人體核心溫度為37℃,下丘腦為人體的“恆溫控制器”,而體表則有許許多多的溫度感受器,用來感知皮膚與外界的溫差,從而選擇機體散熱或者產熱!


為什麼夏天氣溫 37℃ 會覺得熱,而洗澡水溫 37℃ 會覺得冷?


當我們的體溫失溫,就會有如下症狀:

輕度失溫(35℃-37℃):不停的發抖、不能做複雜動作;

中度失溫(33.88℃-35℃):劇烈抖動、行為失常、說話含糊、意識茫然;

重度失溫(30℃-38.88℃):說話困難、思維遲鈍、陷入昏迷。

而當我們過熱的時候,就需要通過血液的循環、呼吸、出汗等方法來散熱,比如將溫度較高的血液帶到四肢與體表,充分接觸體表微氣流;吸入較涼的空氣,置換出溫熱的空氣;而出汗則是體表汗液蒸發帶走大量的熱量降溫。

而為什麼夏天氣溫 37℃ 會覺得熱,而洗澡水溫 37℃ 會感覺冷呢?

其實就是關於物體在介質中的傳熱係數的問題!(在科學研究面前人類只是物體)。這個概念和我們高中學習的傳聲係數一樣屬於物理屬性,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液體次之,氣體最慢。

物體在水中的傳熱係數是230 watts·m-2·°C-1,而在空氣中的傳熱係數是9 watts·m-2·°C-1。(數值比較重要,單位可忽略)

考慮環境以及物體材質等因素,人體在水中的傳熱能力大概是空氣中的25倍左右。(紀錄片《荒野求生》第一季·美國蒙大拿系列中也曾經提到過——身體在水中損失熱量比在空氣中快25倍)

而同樣在37℃的條件下,在37℃空氣中,人體會自發散熱出汗,汗液蒸發帶走大部分熱量,而空氣仍是37℃,並且由於傳熱係數緣故,傳熱較慢或者說抑制了人體的散熱,導致體感溫度更高,這時溫度感受器感知到了皮膚與外界的溫差,讓人感覺到熱;

而當人體置身於37℃水環境中時,水傳熱係數大,可以把人體體表的溫度快速傳導出去,人體產生的熱量不會像在空氣中那樣積聚在體表,而是迅速的分散到了水中,所以就會覺得冷了,這是泡澡的情況;而如果是沖澡,流動的水加快了溫度的傳遞,且外界氣溫通常低於37℃,熱交換更加劇烈,導致溫度進一步降低,從而感覺到冷!

但是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無論泡澡

或者沖澡

你見

或者不見

都是不穿衣服的呀....


那還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為什麼夏天氣溫 37℃ 會覺得熱,而洗澡水溫 37℃ 會覺得冷?


這邊建議提高水溫!泡澡舒適溫度建議36℃-38℃;沖澡舒適溫度建議38℃-42℃度(溫度我瞎編的)

所以為了精確控制溫度,猛戳客服頭像,小店出售各式各樣性感的溫度計!


為什麼夏天氣溫 37℃ 會覺得熱,而洗澡水溫 37℃ 會覺得冷?



文中部分內容、圖片來源於百科及網絡,我們尊重版權,如若存疑或需轉載請與知小二聯繫!未經允許進行轉載將法律追責。對上文若有其他見解歡迎在文末留言提出,知小二願同每一位求知者,同知其二,其三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