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貧窮 富餘傲慢

貧窮者自帶敬畏之心,為了生存,學會了自律,審時度勢;同時,偏於悲觀,往往將事情的發展結果考慮到最悲慘的地步,也就不敢盲目去嘗試,喜歡按部就班。

富餘者擁有不請自來的傲慢,有種高高在上的成就感,總感覺,沒什麼問題,一切盡在掌握中的自豪感。不自覺的,偏於樂觀,總能把壞的事情往好的方向設想。即使,發生了令人悲傷的事情,也會認同,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傲慢油然而生。

當然這不是所有人的態度呈現,只是大概的一種態度結果。

富餘的人,有失去的餘地;而貧窮者,一旦失去或失敗,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所以生存的氛圍與環境造就了我們,不一樣的我們。

現在全世界都在擔心印度,說他們人口基數龐大,密度高,醫療環境差,設施設備差。一旦疫情爆發,那將會是災難級的。

為什麼沒有人反過來問問世界,起碼目前來看疫情最嚴重的是富餘的歐美國家呢?

傳染病,先重在防禦,然後才是醫療。防禦成功了,醫療差一點又怎麼樣呢?相反,防禦力不夠,醫療再好,也會被大量的患者擠兌,那時候醫療成了部分人的醫療,又如何談的上好呢?

言歸正傳,因為窮,窮怕了,也就不敢生病,這是我國老百姓的統一思想。一場病,不只是要不要命的問題,更是會不會拖垮整個家庭的大事件。所以我們不敢病,怕傳染,對病毒有敬畏之心,甚至害怕。

怎麼辦?我們躲開它,把自己藏起來,藏到它找不到,等它厭倦了,走了,我們才重新回到馬路上,繼續前行。

同樣,印度人民也窮,也會怕。當然也有不同,他們有種族,有西化,更有宗教。可能會對防禦造成些許的變化,但總歸還是窮苦大眾居多,他們也會躲起來,會願意躲起來。所以並不一定就像網上傳的那般,大流行。

最後,我們還是做好自己吧。世界好,我們更好;世界不好,我們儘量保持原狀。這我也就是一個貧窮者的期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