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的天空》和《超市裡的原始人》

最近迷上了一款小遊戲——《滾動的天空》。估計很多人都玩過。這款遊戲也火過一陣。之前看別人玩,並不覺得很有意思。這兩天閒極無聊,在頭條上打開它,立刻就被深深地吸引。

《滾動的天空》和《超市裡的原始人》


操作簡單、節奏明快、目標明確、反饋及時,還具有一定的社交屬性,可以競技對比。

這麼一款小遊戲,卻幾乎結合了當代心理學對人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說是我們已知的人性的弱點。

我們是有多麼喜歡及時的快樂,延遲滿足本身就是反人性,或者說是反人的生物本能。我們愛吃糖、愛攝入油脂、愛即刻美好感覺。

最近看到一本書叫《超市裡的原始人》。我雖然生活在現代我們之中,卻保留著原始人的心理。但並非我們的過錯或者我們的心願,畢竟在生理機制上,咱們的身體,還沒有進化出適應現代文明的合適的方式。

《滾動的天空》和《超市裡的原始人》


所以,我們在文明的基礎上,構建了反人性的文化。這需要道德與法律,甚至還需要人的意志自由和自律。社會的導向是讓所有符合主流價值的人獲得主流的回報,通過類似於獎勤罰懶的機制和手段,讓每個人越來越收斂它的獸性。

設若人性是神性加獸性,那麼文明或者文化的最終及意義是不是去除獸性取其神性,完成人性到神性的蛻變,實現人到神的飛躍?所以文明人、文化人本就是個蹩腳的詞彙,它說明人在根本上是不文明不文化,甚至是反文明反文化的,卻又不得不用文明或者文化去規訓它、去懲戒它、去愚弄它、去限制它、去封鎖它、甚至是毀滅它。

那麼在這個意義上,什麼不是宗教?如果我們問原始人:“你有沒有信仰?”首先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它們能不能理解信仰?因為在它們的生活裡,未必能夠找到對等的存在。信仰並不簡單等於圖騰或者祖先崇拜。那麼如果它們在生活中找不到對應物,很可能就無法理解或者無法很好的理解。假設它們能夠理解,那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承認一個原始人的神性?畢竟承認一個近乎完全或者絕大部分受到本能支配的存在具有神性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

《滾動的天空》和《超市裡的原始人》


現在社會所倡導的信仰自由,其實不過是信仰不自由的另一副假面。有時候,讓你決定你自己其實等於不對你負責。或者等於什麼也沒說/每個人的生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被決定、被支配,其實一個私人化的問題,也是一個公共化的問題也是一個不需要多少答案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