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範閒一樣穿越?這4個古人最像現代人

2019年底,《慶餘年》這部電視劇火了。在劇中,主人公範閒是一個從現代穿越到古代的人,他的思想和認知與那個時代格格不入,也由此引出了一系列權謀故事。

那麼在中國古代,有沒有人看起來像範閒一樣,是個穿越者呢?有沒有人的理想、預知、設想和當時格格不入,不被其他人所理解,但是卻和現代的有著不同程度的相似?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有誰最像穿越者?

NO.1 王莽

像範閒一樣穿越?這4個古人最像現代人

王莽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現在的河北邯鄲人,公元8年篡奪漢朝皇位,是“新朝”開國皇帝。


儘管新朝在歷史上只有短短的15年,但王莽卻妥妥地排在最像穿越者排行榜的第一名。

首先,王莽鼓勵科學試驗和發明創造。王莽時期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王莽甚至還親手解剖人體。這些都和當時佔主流的儒家學說格格不入,王莽當時試驗的很多事物都被儒家學說認為奇技淫巧。王莽甚至發明了短裙,讓他的妃子在後宮裡穿著短裙。


像範閒一樣穿越?這4個古人最像現代人

王莽設計的短裙

其次,王莽實行土地國有化,禁止私人買賣土地。均土地一百畝,多佔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還是普通百姓,立刻要無條件交出土地,分給貧民,土地不許買賣抵押,這個和建國後的土地改革何其相似!寫《毛澤東傳》的羅斯 特里爾對王莽曾評價——“封建主義寒冬中提前報春的社會主義之鳥。”

第三,王莽廢除了奴隸制度。要知道不僅在西漢,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上奴隸制一直存在。豪門大戶蓄奴,買賣奴婢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西漢當時就是一個半農奴制的國家。王莽認為王莽認為買賣奴婢有違於“天地之性人為貴”的大義,規定奴婢為“私屬”,不準買賣。王莽企圖以限制奴婢的買賣的方式,限制奴隸範圍和數目的擴大,使其最終自然消亡。

第四,王莽實行計劃經濟。政府控制物價,禁止商人囤貨炒作,供大於需時政府按本錢買,需大於供時候政府再以平常物價賣出,消除貧富差距。他在長安、洛陽、邯鄲、臨淄等地設置了“五均官”,五均官管什麼呢?主要是平準物價,調節市場,徵稅等,以調節市場為例,貨物滯銷時,以合理的價格收購,貨物漲價時,以平價出售,以維護市場秩序; 這不就是妥妥的國家調控嗎?此外王莽還搞了幣制改革,王莽在世界鑄幣史上開創了主、輔幣相結合的“寶貨制”,對後世的幣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就是全世界今天使用的幣制。

在今天看來,王莽的思想遠遠超越了當時社會生產力和發展水平。固然每個時代都會有超前的思想,但是像王莽這樣超越了將近2000年的,可以算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NO.2 沈括

像範閒一樣穿越?這4個古人最像現代人

沈括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簡直是一個全才。數學,物理、化學樣樣精通,而且很多成就也是超越了當時的科技水平。

數學方面,沈括創立了“隙積術”和“會圓術”。這兩個名詞大家估計覺得很陌生,“隙積術”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的二階等差級數求和法。這個公式在現代數學中被廣泛應用,而沈括創立的時候是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而會圓術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弓箭的弓和絃來計算圓弓形弧長的方法。會圓術的創立對於中國的天王學和數學有著重大的價值。

物理上,沈括研究出了人工磁化指南針的方法,並且發現了磁偏角現象。這個發現比西方早了400年。

沈括在各個學科上的建樹毫無疑問地超越了同時代的人,被人懷疑成穿越者也不足為怪了。


NO.3 李贄


像範閒一樣穿越?這4個古人最像現代人

李贄


李贄 (公元1527~1602年),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李贄最像穿越者的表現就是他追求人人平等,鼓勵男女平等。他是最早表現出追求個性自由、倡導平等意識的中國思想家,而這些都是與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等級制相悖的。

李贄斷言“堯舜與途人一,聖人與凡人一”,表現了其社會平等思想。他在這方面的突出言論還有反對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李贄招收女弟子,為婦女立傳。他認為“人有男女”則可,“見有男女”則不可,就是說性別有男女很正常,但並不是男子的見識就天然高於女性。什麼“頭髮長見識短”這樣的話不過是狹隘的男權思想作祟。李贄提倡婚姻應當自由戀愛,失偶婦女也可以再嫁,沒有必要去枯守空房。

李贄在社會價值導向方面,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這實際是代表資本主義重商思潮。

NO.4 陸士諤

像範閒一樣穿越?這4個古人最像現代人

新中國


1910年,上海醫生陸士諤寫下來一本科幻小說《新中國》。

在這本小說中,陸士諤寫到中國將會舉辦世博會。地點就在上海浦東,中外遊人蜂擁而至。在小說裡他驚訝地發現,租界已經收回,昔日趾高氣揚的洋人見了中國人彬彬有禮,而街頭新生事物更多。電車改成了地下形式“把地中掘空,築成了隧道,安放了鐵軌,日夜點著電燈,電車就在裡頭飛行不絕”,雖然他沒有寫下地鐵這個名詞,但這很明顯就是指地鐵。 陸士諤還寫到黃埔和對岸浦東之間通過一座很大鐵橋連接。

像範閒一樣穿越?這4個古人最像現代人

上海世博會


看當今的中國和上海,陸士諤當年在小說中的想象雖然不是百分百實現。但是世博會、南浦大橋,地鐵等早已實現。以1910年代的眼光,卻能準確預見百年後的鉅變,這何嘗不是一種奇蹟!

除了上述四位,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先賢名人有超越當時的思想或行為。究竟為什麼他們會有著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思維、預見和理念,有的不是超出10年,20年,而是以百年千年計?這些目前還是一個謎,穿越者則是關於這些謎底的一個猜想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