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冷知識系列03-太平軍之“舌尖上的中國”

導語

太平天國運動是公元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在廣西金田村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也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

太平天國冷知識系列03-太平軍之“舌尖上的中國”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太平天國運動浮雕

“聖庫”制度是太平天國極為獨特的一套後勤保障制度,即國家將通過生產或戰爭所獲取的物資統一收繳至“聖庫”,而國家的軍械、錢糧、物資等又統一由“聖庫”發放。這非常類似現代共產主義國家的“公有制”。

太平軍嚴格執行著“繳獲一切歸公”的原則。在1851年9月佔領廣西永安後,洪秀全下令“各軍各營眾兵將...所得金寶、綢帛、寶物等項,不得私藏,盡繳歸天朝聖庫,逆者議罪。”

太平天國冷知識系列03-太平軍之“舌尖上的中國”

1851年太平天國永安建制

因此太平軍中,官兵只允許持有少於5兩銀子,凡超過此數,小額則充公,大額就斬頭。

至少到1853年冬,根據英國傳教士在天京的觀察還能夠看出太平軍在嚴格的執行“官兵一致”的平等原則。

全軍都實行供給制,上至天王洪秀全,下至普通士兵,標準基本差別不大。不過是天王每天額外有10斤肉的補貼,然後依官階品級遞減。直至總制(太平軍中級軍官)每天還有半斤肉。

太平軍按規定每25人每禮拜可領取200斤大米,油鹽各7斤。此外,下級軍官還可以向上級申請數目不等的買菜錢。

史載某太平軍卒長(相當於連長)每月從上級那裡領取“多至金一二兩,銀首飾數十兩”的買菜錢(從這裡分析,銀首飾多半是搶掠百姓而來,但明顯搶完不敢私藏,是交給聖庫後統一派發)。

這些錢用來採購豬肉、活禽給軍中弟兄們改善伙食打牙祭。若是遇到攻下大城市等重大軍事勝利或逢年過節,聖庫還會另外派發“加餐費”。

例如1853年太平軍在湖北武昌過新年時,就每營發豬一頭,錢數貫。有時還會發放牛羊,為此特設“宰夫街”,專為部隊提供肉食。

正文

說了這麼多,我們再來看看太平軍領到食材後都是如何烹調的呢?(稍微有點慘不忍睹、忍俊不禁)

太平軍領到諸如牛、羊、豬、狗這些活物後,一律用刀矛殺死,也不會放血清洗,就直接扔到鍋裡煮。

有時佔領區的鄉親們給太平軍送來活雞,他們也如法炮製,甚至還沒等煮熟就迫不及待地撈出來分食乾淨。

由於太平軍主要來源於社會底層的貧苦大眾,對於昂貴的食材也知之甚少。本來需要水發起來的乾貨被直接拿去爆炒;應該油炸的卻被用來水煮。

於是就經常發生海參炒白菜、魚翅燒豆芽、燕窩燉蘿蔔、人參悶五花肉這種混搭的“江湖菜”做法。

軍中的廣西“老兄弟”普遍喜歡吃煎炒的食物,且絕不喝湯,說是喝湯拉肚子。但每道菜裡都要加秦椒,又苦又辣,直衝咽喉。

太平天國冷知識系列03-太平軍之“舌尖上的中國”

特產陝西,全國皆有栽種的秦椒

在吃水果時,又不愛去皮,比如吃金桔,就連皮帶肉吞下;吃蓮子還帶著蓮心都不會覺得苦。

在太平軍的菜單上,最受歡迎的非魚莫屬。如果有誰得了一條魚,自己捨不得吃,往往首先獻給上司享用。

諸王辦喜事,部下們進獻食品中也以魚最為尊貴。時值戰亂,漁民也逃難而去,因此太平天國政府還在天京專設“典天魚”的衙門來負責城內各處的魚塘水產養殖。所產之魚通常是王府專供。

除了水中游魚,就要屬地上走狗為貴了。太平天國在祭拜天父時,必定選用狗肉。而遇到殺豬宰羊的時節,也會想盡辦法再去弄條狗來一鍋燉,說是鮮美無比,別有一番風味。(聯想到玉林狗肉節,不知廣西人嗜狗,是否是歷來已久的傳統?)

太平天國冷知識系列03-太平軍之“舌尖上的中國”

還有一則有趣的記載,太平軍在一戶富貴人家搜出了珍珠。而領頭的軍官居然把珍珠磨成粉末吞入肚中(還不如拿來敷面膜美容)。

然後他振振有詞的解釋道:“我可不是為了治病,只因為上交聖庫就會給上面的權貴拿去奢靡揮霍,私藏又犯了天條。所以還是委屈自己把這不祥之物吞下肚中。想必天父也不會怪罪。”

太平天國冷知識系列03-太平軍之“舌尖上的中國”

這種回答也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結語

看完太平天國時期的飲食風俗。我們可以得知,終天國一朝,“聖庫”制度都是嚴格貫徹始終的。

因此才會出現故事中,繳獲珍珠也不敢私吞,上繳又不甘心,只得磨成珍珠粉自己沖水喝掉,這種荒誕至極的情況。

再者就是,因為參加起義的多為勞苦大眾,對上層社會的文化知之甚少,才會出現拿各種食材混搭烹調的奇特手法。

太平天國這種特殊飲食習慣是與其階級性和文化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也為今天的我們增添了一些寶貴的研習史料,供我們學習參考。

太平天國冷知識系列03-太平軍之“舌尖上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