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看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有多麼渺小

最近有許多關於吃野味的話題,人類不尊重自然,必然受到自然的反噬,願這次疫情過後,我們牢記悲痛吸取教訓。

人禍可避免,天災難逃,在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面前,是一部人類的血淚史,災難無情,人有情,災難面前,人人團結互助定能使降低損失,還記得08年汶川地震的慘烈還歷歷在目,那時我還是個初中生也曾貢獻過自己的零花錢,也很榮幸生在這片眾志成城的土地。現在技術的發展也使傷亡程度大大的降低,可是在過去,人類就沒這麼幸運了。


如今的意大利那不勒斯灣附近,旅遊勝地吸引著全球的遊客,有美食有葡萄酒,這裡有座活火山也是世界聞名,被稱為“歐洲最危險的火山”的維蘇威火山,好在這幾十年都挺安靜的。但是兩千年前的人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看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有多麼渺小

龐貝古城遺址和維蘇威

公元62年2月8日,一次強烈的地震襲擊了這片土地,當時的勤勞龐貝城人民又重建了自己的家園,這座大城市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但是他們不知道更大的危險在等著他們。公元79年,火山大爆發。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看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有多麼渺小

羅馬作家小普林尼《書信集》

當時的龐貝古城是古羅馬帝國與世界各地貿易往來的重要城鎮,商賈雲集,熱鬧非凡,到1876年,考古學家提議挖掘,幾經努力,龐貝古城的真面目才得以重現,競技場、酒館、民居、街道、神殿等應有盡有。還有許多人形石雕,其實是被岩漿燒死的真人,岩漿包裹冷卻後形成的卻像一尊尊雕塑一般。曾經有多麼繁華就有多麼的悲涼,火山爆發後18個小時內,無數生靈哀嚎下,這個極其繁榮的古城就這樣消失了。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看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有多麼渺小

智利作為南美少有的發達安定的國家,人民安居樂業,可是受到的自然災害卻不少,因為所處位置的原因,火山海嘯等自然事故頻發。

1960年5月21日,智利發生9.5級地震,這是人類觀測史上最大的地震。而且一直到5月30日,該國一直受地震的侵擾,六座死火山重新噴發,又新增3處火山。這次災難導致200多萬人無家可歸,同時這次地震還引發了史上最大的海嘯。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看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有多麼渺小

智利地震

海嘯的威力如此巨大,很快橫跨太平洋襲擊日本和菲律賓,日本15萬人流離失所。智利人說“沒人能夠控制災難之母”,這句話太中肯,痛定思痛的智利政府也是加強了各項防震措施。在工業商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地球遭受了許多破壞,以前沒有人為干預的時候地球都在怒吼,如今在人為干預下,自然更加的不穩定,下面要說的自然災害其實含有更多的人類因素。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看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有多麼渺小

來自網絡

1889年的約翰斯頓,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布里亞縣,當時也就兩萬人口左右。那時賓夕法尼亞州正在下暴雨,一座水壩不堪重負,決堤而出,56億加侖的水湧出,山谷都塌了,2209人遇難。19世紀通訊設備及其落後,只能通過報紙讓外界知道,當時外界想支援的時候問當地人最需要什麼,他們說最需要的是棺材而不是其他的物資。洪水過後,大量的屍體,垃圾堆積在約翰斯頓,政府調動了7500名工人,用了3個多月才將廢墟清理乾淨。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看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有多麼渺小

洪水過後

約翰斯頓當時一直受水災的干擾,當地有條河叫康莫夫,這條河經常發生洪災,為了防止洪災就在附近山峽修壩,將這條河分成了東西兩部分,東部的水被大壩攔截,山峽也形成了一個人工湖,這裡一度很祥和不在水災氾濫。直到1875年有個商人的到來,將人工湖周圍建造了俱樂部,本來是個好事兒可以帶動當地旅遊和經濟,可他非要作。

為了讓人們能從人工湖中捕捉到魚,商人決定將人工湖的洩洪道修在湖底,這個決定是個天大的錯誤,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這樣做,水庫會崩塌,但是這個人現在只顧眼前利益,就導致了後面的悲劇,也就是說這次的悲劇其實完全可以避免的。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看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有多麼渺小

洪水過後

我們無法阻止自然災害,只能多加預防,同時防範於未然,做好危機教育,完善救援機制。像日本、智利、新西蘭這樣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對自然災害的預防措施就很到位。同時避免人為災難,比如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導致了4700多人喪生,引起了社會的思考,人類在環境和利益面前如何抉擇。也有許多的災害是未解之謎,比如“三大世界自然災難之謎”,關注我,帶你看更多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