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輝市:不誤農時 實現“菜籃子”有效供給

映象網新鄉訊(記者 崔學慶 通訊員 李娟)2020年伊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衛輝市雙管齊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大局,特別是在入春以來全力組織春耕生產和農牧業復工復產,確保不誤農時、夏糧豐收,並實現了“菜籃子”有效供給。

不誤農時確保夏糧豐收

衛輝市小麥種植面積50萬畝,據農技人員返青苗情調查,一類、二類苗計47萬畝,佔總面積的94%,生長健壯,群體適宜。三類苗、旺長苗計3萬畝,佔總面積的6%,這類麥田,在農技人員指導下,弱苗採取加強施肥澆水促弱轉壯,旺苗採取水肥調控和化控的措施加強個體發育與防倒伏。截至3月15日,全縣小麥拔節前澆水和病蟲草害防治已經完成。

為了進一步解決農民生產中的難題,衛輝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各級農技人員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採用了不同的服務形式。

現場技術服務。各基層農技推廣區域站農技人員深入春耕一線,到小麥春管、早春蔬菜種植、蔬菜大棚等現場進行技術指導。針對用工難問題,一方面號召菜農互助,另一方面幫助協調就近用工。同時,指導田間作業群眾注意疫情防控,既抓好田間生產,又做好個人防護。開春以來,出動專家和農技人員1500餘人次對生產一線進行現場服務。

微信指導服務。組織70名農業科技包村人員入所分包村微信群、種糧大戶群,在各微信群進行農業技術服務指導和溝通交流,以及農情信息發佈,指導群眾在科學防控疫情前提下儘快安排春耕生產,開展及時、無障礙的農技指導服務。截至目前,發佈技術指導微信共計7500餘條,線上線下溝通交流技術問題8000餘次。

網絡平臺服務。廣大農技人員不斷創新服務方式,通過中國農技推廣App、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知農雲課堂、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及時製作上傳農技指導視頻、文字課件,及時更新病蟲情報、農情、農技、農業政策信息110條,開展技術指導、遠程問診。同時,通過郵樂購、扶貧平臺、益農信息平臺、農業農村部全國蔬菜合作社查詢供求、農技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打通供求信息等手段,累計銷售蔬菜200多萬斤。

重點服務。針對重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產業示範園,農業農村局派出技術骨幹對行業內精準服務,做好技術、產銷對接工作,解決難題,確保生產經營正常有序進行。

保障“菜籃子”生產供應

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衛輝市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確保蔬菜、糧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積極組織蔬菜等副食品生產內銷外運,加強物資調配和市場供應。疫情最嚴重時期,農技人員通過協調各方需求,外調和內銷各種因信息不通暢等因素滯銷的本地蔬菜10萬斤以上,解決了生產者的銷路問題。

據悉,衛輝全市目前在田蔬菜約2.9萬畝,可產各類蔬菜3.6億斤。冬季預留早春小拱棚和地膜覆蓋及冬春播種移栽的棚室蔬菜共2萬多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衛輝組織各蔬菜基地和農戶開足馬力,在督促菜農做好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時,緊抓蔬菜生產,3月初已全部播種完畢。

在衛輝市唐莊鎮南社為中心的萬畝蔬菜種植基地,每天有5萬斤左右的新鮮蔬菜上市,涵蓋大小白菜、生菜、莜麥菜、芫荽、胡蘿蔔等10多個品種,而且保證不漲價,確保及時輸出新鮮安全的蔬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物質保障。

全力做好畜牧業生產

目前,衛輝市生豬存欄16.8萬頭,出欄5萬頭,全市養豬場800多家,規模以上養殖場200多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衛輝市多措並舉促進畜牧業穩定發展。

加強畜牧養殖場消毒滅源和重大疫病防控工作。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為養殖場發放新冠病毒科普知識宣傳頁5000餘份,發放消毒藥品1000公斤,消毒養殖場等重點場所840個,消毒面積達422330平方米。免疫禽流感93.61萬羽,豬口蹄疫2.64萬頭,牛羊口蹄疫2.87萬頭,新訂購禽流感疫苗100萬毫升。

加大督促指導力度。建立包鄉聯場責任制。農業農村局班子成員包鄉,負責該鄉養殖業疫情防控及養殖技術業務指導工作,全體技術人員分包所有的養殖場戶,通過現場和微信等多種方式加強對養殖場戶技術指導,在確保養殖產業發展不停息的同時,督促所有養殖場戶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暢通畜產品銷售渠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採取與新冠疫情防治指揮部溝通和單位出證明等方式,幫助養殖場戶出售生鮮乳、禽蛋、活畜禽等畜產品,確保了疫情防控期間畜產品養得好、銷得出。

支持畜牧相關行業復產復工。督促、服務飼料廠、獸藥廠及養殖企業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完備復工條件,全面復工。

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為堅決守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條底線,衛輝市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使其成為夯實農業基礎、促進農民增收的幸福工程。按照集中連片、整體推進的要求,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總體目標,衛輝市在嚴守耕地紅線的同時,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在衛輝市上樂村鎮的段莊村和軍營村,耕地面積8000餘畝,由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暢,其中有6000餘畝是鹽鹼地。當地老百姓歷來澆水有著“一水、二水減產,三水絕收”的說法。用群眾的話說,“原來澆一水的話可以收四五百斤(糧食),如果再澆兩水的話,能收個二三百斤,再澆就不行了,產量很低”。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衛輝市農業農村局規劃了從水質較好的村界一線打井,集中輸水送至鹽鹼田的辦法,新鑽的機井井管全部使用耐鹽鹼的PVC管道,並將原本彎曲的田間小路衝直推平硬化,聘請當地群眾作為項目監督員,使老百姓耕地澆水無後顧之憂。

“從2019年開始,上級給我們搞高標準糧田建設,給我們打井修路,我們的糧食產量在2020年一定會上新臺階。”採訪中,群眾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據瞭解,衛輝市2019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共3萬畝,總投資4600萬元。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萬畝,高標準農田2萬畝。項目區涉及10個行政村。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5%,在河南省內位於第一梯隊。

(映象網新鄉新聞熱線:15903739797,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