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控、降”三字決 解碼恆大全新戰略

在過往發展的道路上,恆大一直以“規模”取勝,然而,伴隨著宏觀經濟與房地產市場發展節奏的變化,敏銳的恆大今年開啟了新一輪戰略轉型,決心在“降負債”的道路上換檔加速。

3月31日,恆大在交出2019年“成績單”的同時,也正式啟動新戰略。據介紹,從今年開始,恆大要運用一系列“加減法”,通過銷售高速增長、嚴控土地儲備規模、有息負債大幅下降,進行發展模式的轉變。“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許家印表示,“高增長”就是要實現銷售高速增長,今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控規模”就是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而“降負債”就是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一增、一控、一降,恆大將如何做到?我們不妨一起來一探究竟。


“增、控、降”三字決 解碼恆大全新戰略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目標明確+路徑清晰

恆大降負債決心堅定

  根據市場趨勢和自身發展啟動新一輪的轉型,敏銳如恆大目標就是降負債。所謂“降負債”就是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目標明確後,戰略執行尤為關鍵。根據恆大計劃,將通過“高增長”+“控規模”兩條腿走路,大幅降負債。“高增長”是指實現銷售高速增長,今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而“控規模”則是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每年降低3000萬平方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

  許家印在現場算了筆賬,“18年、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三大優勢+一季度開門紅

恆大降負債底氣何來?

  從早期勇於加槓桿,抓住房地產業黃金髮展期問鼎行業冠軍,到如今行業平穩發展之際啟動新戰略,追求“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高低之間收放自如,恆大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經營閥門。同時具備的三大優勢,則為恆大新戰略的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充足的土地儲備。業績報告顯示,恆大土地儲備約3億平方米,即使在完全不拿地,仍可支撐多年開發,可謂“糧草充足”。

  出眾的銷售能力。今年2月,恆大啟動 “網上賣房”,帶領行業進入地產營銷新時代,迎來了一季度業績“開門紅”:銷售額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行業排名第一,在刷新公司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歷史紀錄的同時,為今年8000億銷售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恆大通過實施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大幅降低營銷、管理、財務三大費用。

“增、控、降”三字決 解碼恆大全新戰略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擁有這三大優勢,通過“高增長”+“控規模”兩條腿走路,堅定地朝著一個“目標”進發,恆大此次戰略轉型,決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相信恆大將由此步入穩健發展的全新週期,三年後的“新恆大”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