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虎口脫險》讓法國人笑了近半個世紀,一部喜劇電影教科書

經典《虎口脫險》讓法國人笑了近半個世紀,一部喜劇電影教科書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關二戰的喜劇電影,也是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據電影資料記載,《虎口脫險》上映於1966年,主演是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和布爾維爾主演,當時在法國上映轟動一時,這一影片讓法國人笑了近半個世紀,2008年4月8號,《歡迎來北方》以1760萬人次觀影次數成為法國電影史上的冠軍,在它之前最受歡迎的法語電影,是觀影記錄1700萬的《虎口脫險》。

經典《虎口脫險》讓法國人笑了近半個世紀,一部喜劇電影教科書

《虎口脫險》是一部看不厭的喜劇,就像本人在這幾年來已經不止十刷本片。影片的背景是二戰中的法國,此時法國已經亡國,國家被德國控制,民眾被迫接受德國的統治,為了自保,大多選擇與德國人和平共處,可心裡還是想把德國人逐出法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才有了法國民眾幫助英國空軍對抗德國軍官虎口脫險的故事。

經典《虎口脫險》讓法國人笑了近半個世紀,一部喜劇電影教科書

儘管二戰題材類的電影很少被拍成喜劇片,因為沉重的歷史很難讓人笑出聲,可這部影片做到了,影片沒有用血腥的戰爭場面展現殘酷,相反用了小小的細節來表現溫情,處於戰爭之中的英法兩國就像好朋友,法國軍隊竭盡全力保護英國的空軍,儘管他們此時被德國操控,但是他們心裡仍然深愛著自己的祖國,而英國是他們戰爭勝利的希望。影片中沒有背叛、逃跑等消極因素,只有正義和非正義兩個陣營,正義的一方團結友愛最終戰勝了邪惡的一方,而過程還是那麼的輕鬆搞笑,充滿樂趣。其實劇情很簡單,就是主角們在德國軍官的追捕下分分合合,最終逃離的故事。片中處處充滿了編劇的精心製作,合理的安排讓每一次分合都那麼的合情合理,且還笑料不斷,看完後讓人神清氣爽,容光煥發。

經典《虎口脫險》讓法國人笑了近半個世紀,一部喜劇電影教科書

還有就是導演對主要人物的設置,牢騷不斷的指揮家和老實巴交的油漆匠,這裡面有兩方面的衝突,首先是階級方面,從各自的職業上可以看出,然後是性格方面,兩個人的性格鮮明且截然不同。他們兩人之間不斷的小衝突讓影片笑料不斷。當然這種人物設置在現在的電影裡屢見不鮮,雖說表面上體現的是吵吵鬧鬧,但最終要突出的還是輕鬆與溫情。片中多次出現的法國民眾,對英國人的幫助,對所謂“德國鬼子”的鄙夷,也顯示了在那個時代,反德法西斯的觀念深入了法國人心中,被敵軍佔領家園的憤恨,也驅使著他們,向英國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經典《虎口脫險》讓法國人笑了近半個世紀,一部喜劇電影教科書

客觀來講,《虎口脫險》這部影片還是存在一些bug,在部分劇情上禁不起觀眾的推敲,畢竟在守衛森嚴的德軍佔領區能夠不傷毫髮地逃出生天,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就是一部活脫脫的抗德神劇。為了喜劇效果,片中德軍的形象蠢化、喜劇化,部分角色甚至沒有智商可言,德軍崗哨不嚴,作風死板,甚至於讓鬥雞眼的士兵去擔任機槍手,這也是本片被很多觀眾詬病的一面。

經典《虎口脫險》讓法國人笑了近半個世紀,一部喜劇電影教科書

但是如此的法式經典故事,仍然在現實的架構中,延展它自身的邏輯,在影片的喜劇效果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這就是屬於法國人的喜劇浪漫,無需太多的較真。而相比之下,國內又有多少喜劇片能與這部60年代的老片,一較高下呢。恐怕少之又少。

經典《虎口脫險》讓法國人笑了近半個世紀,一部喜劇電影教科書

那些能夠引觀眾發笑而又略帶感動的喜劇故事,以及能夠活靈活現、具有立體感的喜劇角色才是最重要的。我想,這部經典,應能被稱為戰爭喜劇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