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除害蟲,瀘州請來10多萬“救兵”

為除害蟲,瀘州請來10多萬“救兵”

近日,瀘州園林科研中心工作人員將15萬頭赤眼蜂、1600頭異色瓢蟲,以及200塊昆蟲病原線蟲海綿塊施放到瀘州植物園及石洞國有花圃內。這是瀘州園林綠化部門首次將生物防治應用到園林植物病蟲防治中。“我們的目的,就是以蟲治蟲。”瀘州市園林綠化科研中心工作人員曾貞說。

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

生物防治,植物園內施放蟲卵

10多萬頭治蟲“幫手”,裝在一個小小的保溫箱內,密密麻麻的蟲卵,整齊地排列在紙卡上。瀘州園林科研中心工作人員說,假以時日,昆蟲就將破殼而出。

赤眼蜂蟲卵比芝麻還小,一張赤眼蜂蟲卵卡就有3000頭。有趣的是,有的赤眼蜂幼蟲已經孵化出來,雖然個子微小,但憑肉眼也能清楚地看到它們在爬行。不過,昆蟲病原線蟲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在瀘州常見的園林綠化植物中,皂莢、柳樹、藍花楹等容易受到天牛的侵害;小葉榕、桂花、楨楠、犁樹等易染蚜蟲、粉蝨、蚧殼蟲等。此外,石洞國有苗圃的花苗也容易染上蚜蟲。

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

根據園林植物特性、分佈等情況,工作人員將赤眼蜂蟲卵卡掛放到瀘州植物園內一片桂花林中,將異色瓢蟲蟲卵卡掛放在梨樹林裡;而在石洞國有苗圃大棚內,溫度和溼度特別適宜蚜蟲生長,主要施放蚜蟲的天敵——異色瓢蟲蟲卵。

瀘州園林科研中心工作人員說,掛放蟲卵卡過程很簡單,儘量掛到能夠背風擋雨的枝葉叢中,讓這些蟲卵能自然孵化就可以了。

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

有的放矢,讓天敵KO害蟲

“這根皂莢樹死後,發現樹幹內竟有10多隻天牛。”在瀘州植物園某處,一株皂莢樹因受到天牛的侵蝕而死亡,對此,園林綠化工作人員老胡很是惋惜。

瀘州植物園內,皂莢樹、柳樹都長出了嫩綠的新芽。不過,其中幾株樹幹上有多個小孔,裡面溢出黃褐色粉末狀東西。“這是天牛留下的糞孔,也是我們要放海綿塊的地方。”工作人員一邊介紹,一邊將一個個糞孔清掏幹靜,再將昆蟲病原線蟲海綿塊塞進去。

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

天牛俗稱春牛兒,對樹木破壞性極強。曾貞介紹,天牛幼蟲在樹體內啃食樹芯三年以上,才會羽化成蟲出來,像這種大樹,可能會有很多隻蟲在樹體內來回啃食,導致樹木吸收水份和養份漸漸衰弱,就沒法再繼續生長。

昆蟲病原線蟲能主動搜尋到天牛等寄主害蟲,進入害蟲體內釋放共生菌,使害蟲患病死亡,“接下來,我們還要持續觀察,看實際效果如何”。

實際上,在實施生物防治時,均有針對性地引入害蟲的天敵,除了用昆蟲病原線蟲對付天牛,還用異色瓢蟲捕食蚜蟲、粉蝨,用寄生性天敵昆蟲赤眼蜂通過破壞害蟲的卵,達到持續控制和消滅害蟲的目的。瀘州園林科研中心工作人員說,千萬別小看這些昆蟲,一頭異色瓢蟲,一生中可捕食2萬個蚜蟲。

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

以蟲治蟲,探索生態環保

近年來,儘管提倡高效低毒低殘留,但由於長期使用農藥,一些害蟲已經產生抗藥性,而且大量害蟲的天敵又在這個過程中被殺滅,致使害蟲越發猖獗。此外,許多種化學農藥嚴重汙染水體、大氣和土壤,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群健康。

生物防治病蟲害的效果究竟如何,現在還不清楚,但它在生態環保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曾貞表示,生物防治本質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目前瀘州園林科研中心正在進行積極探索。

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
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
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

文丨楊敏

瀘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QQ群:389250002 電話:3100837

为除害虫,泸州请来10多万“救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