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生,永遠不設限——不設限的5條法則

‍‍人的一生有無限的可能性,‍‍今天的你也許不知道將來的你會是什麼樣子的。有的時候,成功跟我們的努力有關,更多的時候,成功跟我們的思想有關。成功的人生,永遠不設限。‍

一、‍不要因為年齡而對自己的人生設限。

成功的人生,永遠不設限——不設限的5條法則

姜尚

‍‍曾經看到一個消息,‍‍一個收費站的女收費員,‍‍當收費站要被裁撤的時候,‍‍失聲痛哭。她說,‍‍我已經年過40了,‍‍也沒有什麼其他‍‍工作經驗,‍‍一輩子就是會收費,‍‍我‍‍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啊?

年過35,年過40,在職場上確實是一道坎。很多單位,在招人的時候,都有年齡的要求。但是,這是否是我們人生設限的理由呢?是否年齡大了就幹不成事業了,就不能成功了呢?

年齡對事業,對成功,有一定的影響,但卻不是根本性的障礙。‍

功成名就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渴望的事情,沒有誰願意一生碌碌無為,也沒有誰願意放棄一絲成功的希望。

其實成功是個積累的過程,當你積累到有足夠成功的條件了,那麼你也就離成功不遠了。大千世界,每個人的人生路肯定不同。

不要對自己的年齡設限,‍‍歷史上有很多人‍‍少年得志,也有很多人大器晚成。

很多事例告訴我們,年青時的不得志與挫折、磨難,並不會影響他們的大器晚成。

在此,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上那些大器晚成的著名人物:

最著名的當屬姜尚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姜尚年輕時雖貧寒,但胸懷大志,勤苦學習,不斷鑽研治國興邦之道。直到暮年,終於遇到了施展才華之機。所謂,"太公八十遇文王"。

吳承恩。家境清貧。自幼聰明過人,但多年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有機會《西遊記》的創作。

劉邦。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劉邦在沛縣聚眾響應陳勝吳廣起義,稱沛公。此時的劉邦已是47歲的"高齡"了。

齊白石。齊白石從小家境貧困,世代務農,僅在12歲前隨外祖父讀過一段私塾。12歲學木匠,15歲學雕花木工,掙錢養家。27歲才開始正式學畫畫。56歲後才開始出名。

現代企業家中,董明珠36歲從國企辭職,任正非43歲創立華為,尹明善54歲創立重慶力帆,張忠謀56歲開辦臺積電,徐文榮60歲起步橫店的故事也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二、‍‍不要因為學歷而對自己的人生設限。

‍‍很多‍‍年輕人‍‍踏上工作崗位‍‍或者走上創業之路,‍‍往往對自己的學歷耿耿於懷。

‍‍是的,‍‍如果有一個‍‍高的學歷,‍‍如果是北大、清華等名校畢業,‍‍對我們的就業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學歷又怎麼辦呢?

‍‍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努力的進修,‍‍去學習。‍‍也有很多開始學歷很低,但是‍‍後來通過不斷進修‍‍取得高學歷的例子。

‍‍但是,‍‍這個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有時候工學矛盾很突出。有人‍‍‍‍畢竟年齡大了,‍‍又要養家餬口,所謂"‍‍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阿慶嫂",‍‍不可能‍‍有時間去脫產學習了。怎麼辦呢?

‍‍其實‍‍人生‍‍是一所大學校,‍‍‍‍職場也是一個大學校。‍‍‍‍沒有‍‍高學歷能取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由於歷史的原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如毛澤東、鄧小平等,學歷都不高。

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很多企業家,學歷也不高。

宗慶後,杭州娃哈哈集團掌門人,最初的學歷只是初中。後來曾自學企業管理,並取得浙江工人業餘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大專文憑。從賣冰棒起家,宗慶後用了26年時間成為胡潤和福布斯財富榜首富的"雙料王"。

曹德旺,9歲才上學,到14歲就被迫輟學。後來創辦福耀玻璃集團,是國內的"玻璃大王"和"慈善大王"。回顧曹德旺的創業歷程,為了謀生,在街頭賣過菸絲、販過水果、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經年累月一日兩餐食不果腹,在歧視者的白眼下艱難謀生,嚐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魯冠球,15歲輟學,做過鍛工,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傑出代表人物,魯冠球創造了一萬向集團。

他曾經說過,"人的一生,從生下來一直到生命停止,整個過程都是學習的過程,人生精彩不精彩,關鍵看你怎麼學。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無知的,人如果不學習就會永遠無知,無知就會做出無恥的事情。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

‍‍我們再舉幾個作家的例子吧。一般來說,‍‍作家是需要‍‍知識和文化的,‍‍但是‍‍有些真正的大作家‍‍卻‍‍往往‍‍最初的學歷並不高。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先生第一學歷是小學肄業。命運坎坷的莫言生不逢時。他5歲上學,11歲時因造反和家庭成分問題,尚未畢業即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不得不輟學。可憐的他,連一紙小學文憑都沒拿到。在歷經周折入伍之後,莫言於1984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拿到大專文憑。

成功的人生,永遠不設限——不設限的5條法則

再如二月河,高中畢業入伍,在部隊歷任戰士、宣傳幹事、連副指導員。1978年轉業,任臥龍區宣傳部科長等職。二月河因其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他稱為"落霞三部曲",被海內外讀者熟知 。2006年收入至少1200萬元人民幣,為該年度的第二名。

‍‍‍‍也就是說,‍‍在最需要‍‍知識和文化的‍‍領域,‍‍一些學歷不高的人‍‍也是可以建功立業的。

‍‍搞自媒體的人,粉絲眾多的網紅,很多人‍‍學歷也不高。‍‍比如,"‍‍農村‍‍九妹"‍‍就是一個家庭婦女,‍‍文化不高,‍‍但是她的名氣很大,‍‍現在已經是‍‍今日頭條上有名的大咖。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特別是有了智能手機和互聯網,通過視頻的形式創作,對於學歷的要求很低,互聯網創業的門檻也變得越來越低。

三、‍不要因為專業而對自己的人生設限。

‍‍很多朋友,‍‍常常抱怨自己的專業不好,‍‍或者‍‍把自己的人生不如意,‍‍職場的不成功‍‍歸結到‍‍自己‍‍專業上去。

‍如果是學生,在專科、本科的時候不喜歡所學專業,‍‍或者覺得專業冷門,‍‍可以‍‍修一個雙‍‍學位,也可以‍‍通過考研、考博改換門庭。

考證也是出路。‍‍比如說考教師資格證、‍‍律師資格證、建造師資格證、‍‍外語證書等。多一個證書,就多一條出路。‍

‍‍專業有冷熱,‍‍但是‍‍專業沒有好壞之分。‍‍比如說‍‍現在‍‍很多哲學歷史文學專業‍‍找‍‍工作很難,‍‍但是‍‍很多人也並不是‍‍非要專業對口才‍‍工作的。

‍‍‍‍世界上很多的政治家,‍‍沒有幾個是學政治學的。‍‍‍‍學政治學的人,‍‍能夠成為‍‍高官或者政治家的也是鳳毛麟角。

‍‍馬雲‍‍的專業是英語,‍‍據說他本人對電腦操作也不是‍‍很熟悉,‍‍但他現‍‍管理著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成功的人生,永遠不設限——不設限的5條法則

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學的是‍‍法律,楊瀾學的是英語,何炅學的是阿拉伯語,都不是播音主持的科班,‍‍也沒有人說他們不專業。

專業不對口,‍‍是不是意味著‍‍專業的浪費呢?‍‍當然不是。‍‍大學‍‍教給了我們知識,也豐富了我們的人生經歷。我們所學到的,‍‍更多的‍‍是一種‍‍做人做事的‍‍方法,‍‍更多的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而不僅僅是一種‍‍技能。

‍‍職場上有一種贏者通吃的現象。‍‍不管你是哪個專業,‍‍都要進入一個行業。‍‍不管專業對口不對口,‍‍你都要‍‍憑著對工作的熱愛,‍‍慢慢的‍‍熟悉他,‍‍掌握它,‍‍最終愛上他。

‍‍等到‍‍你在這個領域成功之後,‍‍說不定有一天‍‍你又回到你的專業上去了。‍

‍‍‍‍進入職場之後,‍‍一方面‍‍要‍‍學習跟你‍‍工作相關的專業,‍‍把自己從外行變成內行。‍‍另外一方面,‍‍你在學校所學的專業技能,‍‍也要‍‍想法設法‍‍用在你的‍‍工作上面。

以公務員為例,‍‍學哲學的,哲學的思辨訓練;‍‍學歷史的,‍‍‍‍歷史的經驗教訓,‍‍對‍‍歷史規律的把握;‍‍學文學的,‍‍良好的‍‍語言文字訓練,都能幫助你更好地工作。‍‍總之,‍‍‍‍你的專業‍‍不會‍‍‍‍白白浪費。

把‍‍自己的不成功‍‍歸咎於專業‍‍這是‍‍極為‍‍不成熟,‍‍也是極為錯誤的表現。

‍‍前段時間,‍‍出現了一個‍‍所謂的流浪大師,在自媒體上頗為轟動。他‍‍原來是上海審計局的公務員,‍‍他說‍‍自己上大學時‍‍不喜歡那個專業,‍‍是他的家人‍‍強迫他學的。他喜歡文學。

‍‍他走上了工作崗位之後,與單位和家人格格不入,後來辦了病假,‍‍最後流浪街頭‍‍成為所謂的‍‍流浪大師。

‍‍流浪大師‍‍真的是大師嗎?‍‍我想‍‍如果不是為了‍‍跟風炒作,‍‍誰心裡都有一個答案。

他‍‍沒有很好地對待自己的專業‍‍和人生。‍‍如果他在‍‍當公務員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文學的學習研究,即使不能成為大家,也會小有成就吧?

‍‍我曾經調研過一個非名校的‍‍歷史學碩士研究生班,‍‍這個班有20多個學生。就業的時候,形勢很嚴峻。‍‍一是非名校,‍‍二是歷史學,冷門專業。後來‍‍這20多個學生‍‍沒有幾個是搞本專業的,有公務員,‍‍有律師,‍‍有檢察官,‍‍有英語‍‍老師,也有培訓機構的‍‍負責人。

‍‍學習專業知識一時,‍‍職場之路,‍‍人生之路卻是一世。

四、不要因為出身而對自己的人生設限。

‍‍常常有一些人在討論所謂‍‍原生家庭的問題。‍‍很多人‍‍自嘲說‍‍為什麼沒有一個好爸爸‍‍啊。

‍‍投胎是個技術活,‍‍如果你有幸投胎到‍‍富貴人家,‍‍那你可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但是‍‍多數人是沒有那麼幸運的,‍‍只能‍‍出生於普通人家。

‍‍特別是在中國,‍‍過去農業人口占‍‍70%,往上數三代,‍‍大家都是農民。

‍‍很多‍‍農村出來的人到了城市,‍‍在職場上開始的時候是處於‍‍不利地位的,是處於就業鄙視鏈的底端的。‍‍但是很多人慢慢的‍‍殺出一條血路來。

‍‍因為從農村出來的人‍‍肯吃苦,‍‍能受罪。‍‍而那些‍‍家庭條件‍‍優越的人,因為無所謂,不會那麼拼。所以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

‍‍相聲大師侯寶林小的時候非常貧窮,也沒有什麼文化和學歷,‍‍為生活所迫,到戲班當學徒。‍‍經常是‍‍挨師傅的打,而且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就是在這麼艱苦和惡劣的環境中,‍‍他自學相聲,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終於成為一代‍‍相聲名家。

‍‍我們熟知的‍‍一些藝人‍‍王寶強、岳雲鵬、宋小寶等‍‍也都是草根出身,貧寒出身。

‍‍所以‍‍不要認為自己出身不好就沒有出路。

‍‍俗話說得好,‍‍一個人頭上有一顆露水珠。‍‍上天‍‍把‍‍一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總是會給他一碗飯的。‍‍只是‍‍這碗飯吃的好不好,‍‍飽不飽‍‍要靠你自己把握了。

‍‍‍‍你端的是泥飯碗,瓷飯碗,鐵飯碗還是金飯碗,‍‍需要你自己來打造。

五、不要因為過去而對自己的人生設限。

‍‍有一些人,‍‍過去可能有一些不好的經歷,‍‍經受過人生的挫折,‍‍往往就自暴自棄了,‍‍認為沒有什麼前途了。‍‍其實‍‍這也是‍‍不對的想法。

‍‍大家都熟知的‍‍褚時健,‍‍原來是‍‍菸廠的廠長。‍‍後來‍‍因經濟犯罪坐牢。‍‍出來的時候已經70多歲了。‍‍但他‍‍‍‍‍‍不服老,‍‍不願對生活的磨難和挫折低頭。‍‍在家鄉‍‍承包荒山種橙子,‍‍打造出著名的品牌——褚橙,‍‍一炮打響,‍‍‍‍人生翻身。

‍‍‍‍自媒體人氣之王‍‍杜子建,早年間年輕氣盛‍‍跟人‍‍打架,打傷人入獄。出獄後痛定思痛,‍‍決定通過寫作來改變人生。他把自己關在屋裡兩個月,‍‍寫出了《活罪難逃》小說,一炮而紅。現在,"今日頭條"上粉絲已達1500多萬。

‍‍這些犯過罪,做過牢的人‍‍都能夠‍‍獲得新生,東山再起,‍‍取得成功。‍‍我們過去的那一點點‍‍挫折,那一點點經歷又算得了什麼呢?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此早有精闢的論述。孟子曰,故於是人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西方也有"自助者天助之"的說法。

‍‍千萬不要對‍‍自己的人生設限。‍‍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也許‍‍開始的時候,人生之路會走得困難一點,‍‍會走得磕磕絆絆一點,但是,只要選準了目標,‍‍只要認準了一點,‍‍只要不怕辛苦,只要‍‍堅持不懈地奮鬥,‍‍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人生之路。

‍‍朋友們,‍‍這個世界‍‍沒有別人能夠幫助你,‍‍能幫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還在‍‍迷茫的路上,‍‍那麼請‍‍奮鬥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