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兩個下鄉的知青來到內蒙,知青之一的陳陣一去就愛上了這片草原,當陳陣第一次遇見狼時,他緊張、害怕,用鐵器擊打的聲音驅散了狼群。然後他看見了騰格里給予他的微笑,像是遇險之後的慶幸,這也開始了他與狼的不解之緣。

《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陳陣與他的小狼、以阿爸為代表的牧民、搞開發的外來戶、以包順貴為代表的有關部門、狼群,他們彼此之間的恩怨錯綜複雜,以至於每一次衝突的爆發,觀眾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狼圖騰》是以狼為視角為主角的書和電影,但在亞洲是虎的天下,非洲是獅的江湖,美洲是熊的領地,狼在動物世界裡進不了第一梯隊。僅在肉食類哺乳動物裡,一對一,能打敗狼的就有棕熊,北極熊,虎,獅,黑熊,美洲豹,美洲獅,豹和鬣狗等。群對群,狼群也只能屈居第三,排在獅群和鬣狗群之後。但狼卻是最有智慧的,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對狼在描寫可窺見一斑。當然豺狼虎豹再猛,也不是人的對手,最兇殘的還是我們人類。

《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可惜電影裡沒有很好體現出狼的智慧,幾場群狼出動的戲大多看不出狼有什麼計謀,多是在一旁稍等然後突然出擊,給幾個追逐的鏡頭和咬住獵物的特寫草草了事。場面最大的追馬也不過就追追咬咬抽抽套馬杆就完了,更多體現的是狼的兇狠。還有小狼也幾乎沒有狼性,變的溫順服帖,確實很可愛,不過徹底抹殺了狼的野性這個主題。

在自然法則的另一邊,一個一直被文明社會的人類所鄙夷的狼的社會,卻顯得更加有序。他們遵循大自然的饋贈,不到萬不得已並不向人類進攻。無奈禁不住人類一再掠奪食物、殺死幼崽甚至埋下各種陷阱。於是他們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進行了反擊,極其聰明的報復。在幾次狼軍出動的時候,也都有犧牲。然而,他們卻好似真的戰士那樣,聽從指揮、運用智慧、膽識和勇氣,完成了一次次偷襲。

《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總體來說故事完整,但人物情感處理還不夠細膩,人與狼之間的情感聯繫過於薄弱了,少了幾分複雜、微妙和悲壯,反而有一種男主一廂情願對小狼好的錯覺。人物情感流於表面,未能深入挖掘。而且說教意味很濃重,失去了大自然所應有的震懾力。

狼的幾場戲真的沒有原著中文字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大,以至陳陣對狼的敬畏很是蒼白,陳陣照顧小狼的戲也不多,沒有體現足夠對狼的尊敬與愛。增改的戲還不錯,只是畢力格阿爸的戲份太少,缺少圖騰般的引領作用。

前面的幾場狼與黃羊,狼與馬群,沒看過書的人只會感受到狼的兇殘吧?馬群死亡的那一個畫面確實震撼,但是僅限於畫面的震撼了,完全沒有體現出狼的精神,只有最後兩隻狼的自殺,和白狼王被吉普車累死仍保持尊嚴能體會到狼的那種精神。

《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真狼、美工、攝影出色,有質感的場景,蔚為壯觀,但礙於時長關係,有關狼的智慧、尊嚴和自然規律,狼之於人的圖騰內核挖得還是淺了點,情感和隱喻流於表面。狼馬追逐起了高潮,後面昇華顯得略為單薄。最後一幕憶起PI的人虎之別,狼扭頭而走。放在國內這樣的電影比較難得,儘管它有缺憾。

弱化故事,強化自然規律,人成為旁觀者。環境對草原、狼對羊的侵襲與人滅狼是劃等的,這是自然生存法則。狼的尊嚴及戰鬥精神對主角的改變差一口氣,迴歸草原的小狼代表僅存的信仰,天空中那一抹圖騰是草原文化的延續。

當年讀原著,覺得冗繁,電影似乎精煉了些,但主要的衝突、重要的場面都得有留下。關於漢與蒙,人與狼,草原與城市,自然與生產,種種矛盾有了更貼合天地的觀念跟抉擇,但陳陣的彆扭在故事裡化不開。

《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影片具有強烈的批判現實主義和反思意義,具有強烈的悲憫情懷。特別是在現代工業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生態問題已然成為全球性問題,環境破壞和汙染已經成為地球這個“村落”里人人感同身受而又無法迴避的生存危機問題。人與自然如何相處,每個人都該認真思考。

故事的另一條線是狼與人的衝突與矛盾,草原狼與草原人,他們彼此是對方尊敬的敵人,都是在騰格里下求生存,彼此有生死相爭,但又彼此敬畏,互守規則,他們和草原的其他生態都是草原穩定而豐饒的環節,同時又從中汲取存活下去的養分與力量。

主角馮紹峰和竇驍,與包順貴則是外來人,但在他們身上代表著外來人對草原自然壯美抱有天真幻想。且作為主角他也代表了觀眾的立場,因為該角色承擔的任務是“見證自然與生命的壯美”,他們不會在草原上過多停留,插隊結束後自然會回到文明世界。

《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本該是重點的人狼情誼,應是電影最感人的地方卻闡述的非常平淡,飼養小狼的艱辛僅流於牧民的反對,對小狼的觀察和愛意也只是摸摸小狼、和它親嘴之類的小動作而已。我看到的只是一個想養狼的瘋狂知青,而不是迷上狼愛上狼的人。

書中,嘎斯邁只是淳樸蒙古女性的代表,電影中卻安排了她與陳陣戀愛的情節,似乎又走了現代電影必須談戀愛的老套,而陳陣的感情好像也不那麼單一,一部分給了小狼,一部分則給了嘎斯邁,不知這究竟是與人與狼的故事還是人與人的故事?

《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狼最讓我們震撼和感動的,是它們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小狼死了,雖然痛心,但是我並沒有絕望,狼王還活著,它還帶著那些倔強而強悍的生命在另一個地方活著。從陳陣養狼開始,我認為他就是不懂狼之所以為圖騰的意義的,直至小狼為了自由而瘋狂的反抗,走向死亡的時候他才真正明白了,什麼是狼的精神,所以他才會用鐵鍬砸死小狼。

影片中這一幕是讓人感到血腥和痛心的,當懷著各樣心情的人們做同樣一件事的,一起拋小狼的時候,我們只能感嘆人們對生命的不敬畏,只能感慨人們對自然的不瞭解。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在畢力格阿爸他們堅持不能過度掏狼崽的態度上可以體現,人與自然也要遵守中庸之道,這樣才能和平相處。

人在地球物種中特殊的地位,難免使人不自量力地站在自然的對立面。片中狼群報復牧民是,我一面希望看到狼群憤怒的毀滅力,一方面害怕牧民處境更加艱難。人真的會自覺將自己當成地球的一份子嗎? 真正破壞這一切草原的平衡與秩序的是外來戶們。因為缺乏對草原的敬畏,他們肆意地、瘋狂地破壞著草原,沾沾自喜於自己的力量,卻做著毀滅的暴行。在面臨生存問題及更多的資源的誘惑時,應該或者說幾乎肯定會自私地只做一個人,不是自然沒有教訓人類,而是人的心給外界的太少,給自己的太多,不到禍至頭頂,依舊不亦樂乎。

《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大自然萬物平等,為什麼就不把狼的生命當生命?不尊重他們的生命?就像畢力格阿爸說的,沒有狼,黃羊就會把草原上的草都吃光,需要一個平衡,才對大家都好。電影裡的阿爸非常明確地告訴陳陣,狼雖然吃羊但它並不可惡,真正可惡的是羊,羊會把草吃光,到那個時候蝗蟲蚊子會肆虐,整個大自然的環境將會受到破壞……

還有看到那些外來戶破壞草場、濫殺天鵝和狼,也讓我覺得心痛憤怒,人類對環境的這種掠奪性的破壞,真的過分愚蠢了!還有另一個感受就是對狼的尊重和敬畏。他們的堅韌,聰明,勇敢,團結,寧跳崖也不要被人抓的尊嚴和骨氣,對自由的渴望和堅持,令人動容!

《狼圖騰》裡,狼僅剩一個圖騰的符號

最質樸,最自然的東西總是最能直抵人心靈深處的,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對於生命、生存最純淨、最返璞歸真的善良嚮往。從生命之初,到成長成熟,直至衰老枯竭,人性與狼性、尊重與尊嚴、馴服與自由、政治與和諧、平衡與對抗,當各種關係的一方只是為了求生,為了活下來這種最原始的動機,我們一定會被震撼到。

人性是貪婪的,狼性是兇狠的,兇狠的出發點是為了生存,貪婪的出發點是無盡的慾望和自私。在特定的時代和特定的背景下, 我們無法改變什麼,跳脫來看, 我慶幸, 今天的我們:正在一點一點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