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曾為無數人創造了超級英雄夢的斯坦·李於11月12日去世,享年95歲。從1989年的《不可思議的綠巨人》到《復仇者聯盟》系列,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斯坦·李:“我最驕傲的是,也許我做的一些事情能娛樂到他人。”這位超級英雄在人生的舞臺上謝幕了,一路走好。

2018年真是一個悲傷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告別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3月14號霍金去世,他只是去了群星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3月18日李敖去世,“我從無滿臉傲氣,卻有一身傲骨”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8月15日櫻桃小丸子作者櫻桃子去世,有你在天國守護,小丸子還在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9月17日常寶華去世,滄海一聲笑,風骨永流傳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9月11日單田芳去世,這一次,再無下回分解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10月25日李詠去世,告別時,我希望身邊擺滿話筒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10月30日金庸去世,飛雪連天難尋射白鹿,笑書神俠無處倚碧鴛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11月3日藍潔瑛去世,靚絕五臺山,世間無倩影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11月12日斯坦·李去世,希望你只是去了平行世界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生活無常,分別時刻在上演,人們都說,如果沒能做到好好告別,將來是會後悔的。

可是每一次,就算提前做好準備,在腦海中想象無數遍告別的情境,在鏡子面前反覆練習告別時要說的話,要做出的表情,可是離別還是讓人猝不及防,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下面是 Lens 讀者們分享的故事。

@紅塵來呀來 今天高考,就寫個應景的吧。高考完聚餐結束,大家在飯店門口道別,我的眼淚突如其來,哭著跟甚至平時不怎麼喜歡的人也深深擁抱了。朋友問我怎麼情緒這麼激動,不像我。我說今天在這裡告別的部分人,可能以後都不會再見到了。現在我畢業三年多了,一語成讖。

@杏仁牛奶綠

道別,初中寢室在五樓,每一次我媽來學校送我走的時候,我會坐在床上跟她笑著說再見,等她走了過了三分鐘後,我估摸她走下了樓梯,我才會走出寢室走到窗臺望著她走出寢室大鐵門的背影,我媽很少會回頭,但是我依舊望著她,直到拐角處消失了也不捨得離開。

@breezesea

那年秋天,去看生病的奶奶。

哭著擁抱,心裡清楚地知道那就是最後一面,嘴上卻說著過一陣我再來看你。離開的時候,拉著箱子邊走邊哭,那就是最後的告別。

@Pastrycook

大概就是,你出門前的一句再見成了我們的最後一面

@BLACK-MILK_

開學的時候為了不和媽媽告別,走了離家門口一段路的距離坐車,沒想到媽媽就跟在我的後面,車窗外面,她已經落在我後面了。

我不脆弱,但我並不喜歡離別

張小嫻說“沒有枯澀的淚水,也沒有遺憾,離去的人根本不知道那即將是一場告別。帶著微笑遠離,是最幸福的一種離別。所有的不捨,留給等待的那個人。一天將盡,離別之後,明日我們還會相見嗎?明日,也許是天涯之遙。”

很多人說了再見就很少能再見得到了,每次我們都會以為我們下次一定會再見面的,可是下次是什麼時候?還會有下次嗎?每次轉身過後可能面臨著的是沒機會再見了,即使這樣我們還是不得不要說再見。

沒有什麼是永垂不朽的,遇到的每個人都會是每個人生命中的一個過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離別是人的一生中必經的成長之路,是人生歷程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離別是一件很傷感的事,但是我們不能總是沉溺在悲傷的情緒當中。生活中的離別是無法避免,既然我們沒有辦法去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我們就從容的去面對, 把每一天當作是最後一天過,用最真誠的心對待身邊的朋友,用真心和耐心給予家人最暖心的陪伴。

我相信,無論如何,所有的離別都是最好的安排。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