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感受历史和小资的好去处-愚园路

愚园路,上海西区一条马路,从最东端的静安寺一直延伸到最西端的中山公园附近。

据钱化佛所述(由郑逸梅执笔)的《三十年来之上海》一书中所说:“愚园原在静安寺东北半里许。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明张氏所创葺,后屡次易主,民国五、六年后废。今西区愚园路,即以园而得名也。”。1918年的上海地图中还标有愚园,估计在1920年左右被拆除。

法国梧桐,当年这一带是法租界,岁月变迁,愚园路上的梧桐树仍旧是老旧岁月的模样。

上海感受历史和小资的好去处-愚园路


上海感受历史和小资的好去处-愚园路


钱学森故居,岐山村,愚园路1032弄111号。岐山村得名自周文王发祥于岐山而凤鸣岐山的典故而来。

上海感受历史和小资的好去处-愚园路


上海感受历史和小资的好去处-愚园路


王伯群住宅,愚园路1136弄31号,现为长宁区少年宫,有关这处住宅的最出名的故事版本要数在这里演绎的“金屋藏娇”的典故。国民党要员王伯群喜欢上了交大的校花,为藏美人,不惜接人馈赠,将如此一座英国庄园式的豪宅拿出来藏娇。这幢房屋后来一度成为汪精卫的公馆。

涌泉坊,愚园路395弄。这片房子被人记住是因为它在上海的新式里弄住宅里所具有的开创性的地位。所谓新式里弄,是于上个世纪初在上海开始出现的一种结合了中国特点的西化建筑。建筑一排连为整体,独门独户分为多家,每家一般三层,底楼有小花园,二楼和三楼各自分割。

上海感受历史和小资的好去处-愚园路


刘长胜故居,愚园路81号。这里是过去中共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同志的故居,现在则陈列着关于地下斗争的各种资料。

董竹君旧居,愚园路1320号。近代企业家董竹君,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1948年,董竹君带着她的人生传奇,迁入这幢充满英国城市别墅风格的小洋楼。

圣约翰大学旧址,诞生于1879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今址为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遗留有韬奋楼、东风楼、格致楼、纪念坊等建筑,顾维钧、宋子文、张爱玲、邹韬奋、荣毅仁、林语堂、贝聿铭等都是该校的杰出校友。

路易·艾黎故居,愚园路1315弄4号。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上海的住处,也是中共党员的接头地点和避难所,经常在一起工作的朋友主要有宋庆龄、史沫持莱、马海德等。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愚园路1376弄34号。瞿秋白、陈独秀、罗亦农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工作和居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