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韩村 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农村

据传说,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在梅花屠杀了很多无辜的平民百姓。正要向南进攻时,忽见约八公里之处,云雾迷漫,白茫茫一片大水汹涌淹来。直吓得小鬼子一溜烟地向北仓惶撤退,因此那个地方的人才幸免于难,这里就是韩村。

韩村自古人杰地灵有着与时俱进的思维和远见。改革开放以后,便自发的组织起了建筑队承接大小工程,是最早的挣钱途径之一。村里还建起了砖窑为修屋盖房的村民保障了便利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民生的需求,三个蜂窝煤厂应运而生,型煤远销市区和郊县,曾经一度闯出了自己的品牌,大大解决了人们想挣钱又找不到门路的难题。如今打工的越来越多,几个泵件铸造厂给这些不想离开故土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种地上班两不误。可以说,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村民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

韩村自古人杰地灵,有着淳正的乡风和朴实的传统观念。老人颐养天年,老有所乐;女人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人人和睦相处,彼此友善,从不计较恩怨得失,,并且非常好客。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家里过的紧,每逢来了亲友,父母忙前忙后,把仅有的一瓢白面烙成油酥饼招待客人,我们姐弟几个只能躲到旮旯里去肯玉米面窝头。时光荏苒,习俗不变。赵县三大镇,吃喝数韩村,蒸菜八大碗,更是特别讲究,还有电视台采访过。每逢大事小情,尽事主八分诚意。有一年,去宁晋办事,顺便看望一个朋友,光是礼品就买了一堆。眼看天已近晌午,便起身告辞,主人非常有礼貌的把我们送出门外,车子已经开走,才听得朋友在后面直喊:要不吃了饭再走吧!

现在手机一约,三五聚拢。或饭店,或家里。酒菜摆好,两杯下肚,谈天说地,喻古论今,至到聊得没词了,也不会汹酒闹事。他们也许不太富裕,钱多钱少都是自己挣来,花的心安理得,不再乎那点吃喝。

到了闲暇季节,年轻的妇女们就在广场跳起了舞蹈,曼妙的音乐,伴着优美的舞姿,引的许多路人驻足观看。她们跳出了健康、快乐和窈窕的身材,不失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不过有些人把娱乐当成了习惯性的赌博,整天沉醉在麻将桌上,对于自己和社会氛围不是件好事!

眼下,当选的村支委开始工作。他们正值年富力强,有着很接地气的人脉。希望咱们的子弟班带头人,开拓思路,为村民多办实事。不要像猫有鱼吃就不想捉老鼠那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使韩村成为名符其实的文明村,小康村!

请同志们转发正能量,赞美新农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