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的目錄

李煜一行三人一邊唱著梁鴻的《五噫歌》,一邊向北邙山翠雲峰方向走去——

:“陟彼北芒兮,噫!顧瞻帝京兮,噫!宮闕崔巍兮,噫!民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當他們終於爬上了翠雲峰,見這滿眼翠綠色的參天古柏,遮天蔽日,還有銀杏樹,葉落金黃已是一地。林間雲霧繚繞幾百尺。

在峰頂臨絕崖處有一道觀叫上清宮。

這上清宮乃太上老君在此煉丹的時候修造。

話說當年老子離開周王城守藏室,悄悄來到北邙山之巔的翠雲峰,徹夜砌起太極八卦爐,以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方位,調動天、地、水、火、雷、山、風、澤之靈性,巧運內外相濟之理,專心精煉了九九八十一天。揭爐時,隨著轟然一聲,只見萬道金光四射,直竄雲霄。老子自嘗一粒,瞬間面露紫氣,脫卻凡骨。於是,老子用仙丹點化他的青牛,跨上牛背,這才升歸洞天福地三清天。

便是現在的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

畫外音——

宇宙分三界:

天界、欲界、冥界

天界分三重天:

洞天、上清天、大羅周天;

一重洞天,此處為普通仙界神仙居住。

洞天又分九宮。各宮司管不同職能。

一坎門:為貪狼宮,居正北,著白色。掌控人間帝王、軍事;管察。

二坤門:為巨門宮,玄黑。居西南,主管人間病符,織造工制之事;

三震門:為祿存宮,著碧雲色。居正東,掌管人間善惡業報司察考核。

四巽門:為文昌宮,著綠色。居東南,掌管人間文章,技藝,祿馬。

五,五黃門:為廉貞宮,著黃色。居中天,主人間災煞,瘟疫。

六乾門:武曲宮,居西北,金白色。掌管人間一切財富得聚,人丁旺衰。

七兌門:破軍宮,居正西,著紅金色。司人間一切戰爭。

八艮門:為左輔宮,居東北,著黃白色。次財宮,輔助六宮和四宮。

九離門:為右弼宮,居正南,著紫色。司管人間喜慶,情愛合和之事。

在天界與欲界中間是離恨天。

居此天者,為欲界地,凡人肉胎累世修業,而進的半仙之人。

離恨天也分九宮,分別配合洞天界九宮分管事宜。

欲界地往下是冥界;

凡人修業善者往上升,作惡業者,則下沉黃泉冥界。

再據業報大小定輪迴。

欲界地凡人有三魂,原魂(命魂)、天魂、地魂。

一個凡人,如果他的天魂為天界文昌宮的星君值臨,

此人一生必定是:

文章獻納麒麟殿,一支天筆驚風雨;定會文史留名千古。

文昌宮:輪值星君有六位,統一著綠色。

按職位級別依次分為:

上將(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命(主災咎)、司中(主右理)、司祿(賞功進士),各有專司,

由於居九宮第四巽位,又稱該宮眾星君為:

“四綠星”

—————————————

貴相星君便是這文昌宮六星之一。

此番下界值臨李煜天魂。

李煜,命魂應該壽終正寢。

由於同是文昌宮值星的司命星君想值臨李煜天魂,他沒有同意換,他就值臨在徐鉉身上,導致李煜非得善終。

這樣一來,他迴文昌宮,會被扣星值。如果星值扣為零時,他會被調離文昌宮。

凡去欲界地輪值的星君下界必從翠雲峰的上清宮出界。

輪完值歸位時,也必須到這上清宮啟動巽門,進入離恨天脫盡欲界地餘氣。

才能從離恨天回到洞天界去。

貴相星君跨進上清宮,直奔左路文昌殿。

隨手將天琴、天筆往寬大的綠色星袍胸前一揣。

再轉到側門一推,便進了離恨天。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菸草低迷。爐香閒嫋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

公元976年,南唐後主李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北宋太宗改封吳王,公元978年七夕壽誕,太宗賜酒鴆殺。

在位總十五年,世稱李後主、南唐後主。死後,葬洛陽北邙山。

故國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他的繼後小周後也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

附:

吳王隴西公(李煜)墓誌銘

[南唐]徐鉉

王諱煜,字重光,隴西人也。昔庭堅贊九德,伯陽恢至道,皇天眷佑,錫祚於唐,祖文宗武,世有顯德。……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馭民,欽若彝倫,率循先志。奉蒸嘗、恭色養,必以孝;事老、賓大臣,必以禮。居處服御必以節,言動施捨必以時。至於荷全濟之恩,謹藩國之度,勤修九貢,府無虛月,祗奉百役,知無不為。十五年間,天眷彌渥。然而果於自信,怠於周防。西鄰起釁,南箕構禍。投杼致慈親之惑,乞火無裡婦之辭。始勞因壘之師,終後塗山之會。……夫人鄭國夫人周氏,勳舊之族,是生邦媛,肅雍之美,流泳國風,才實女師,言成閫則。子左牽牛大將軍某,襟神俊茂,識度淹通,孝梯自表於天資,才略靡由於師訓,日出之學,未易可量。

惟王天骨秀異,神氣精粹,言動有則,容止可觀。精究六經,旁綜百氏。常以為周孔之道不可暫離,經國化民,發號施令,造次於是,始終不渝。酷好文辭,多所述祚。一遊一豫,必以頌宣。載笑載言,不忘經義。洞曉音律,精別雅鄭;窮先王制作之意,審風俗淳薄之原,為文論之,以續《樂記》。所著《文集》三十卷,《雜說》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於弧失之善,筆札之工,天縱多能,必造精絕。本以惻隱之性,仍好竺乾之教。草木不殺,禽魚鹹遂。賞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過,唯恐其聞。以至法不勝奸,鹹不克愛。以厭兵之俗當用武之世;孔明罕應變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義之行,終於亡國,道貌岸然有所在,復何愧歟!

書者雲:

《一夢凡煙》

鳳朝崑玉舞華章

袖帶瀟湘覓女皇

向北還高千萬丈

震雷翻作巽風長

掛袍玄石移雲步

夢落山間歷幾方

幻境不知身客處

歸來笑問老天綱

(全本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