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也”字

也說“也”字

文山樵唱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一個社會個體來說,一個人即使窮其畢生之力也難以將漢字文化研究透徹。

打開字典,你會發現,一個字可以有多種寫法,可以有多種讀音;一個音調下面可以有很多個字,即使一個字有一個讀音,但語氣的不同也可以讓人有多種解讀。據說,我們日常使用的漢字只有兩三千字左右,但這並不妨礙人們之間的正常交流,但我總覺得,我們在沒有找到更好的表達方式之前,一些人將一些字進行了形狀、語氣方面的轉化,使我們能夠根據這些轉化而交流、而領會出不同的意思,才使人們之間能夠正常或不正常交流,比如“也”字。

“也”字拖著一條彎曲的尾巴,讓人有一種蜿蜒前進的感覺。在現代的字典裡,“也”字可以作為助詞,也可以作為副詞。但字典只能是字面上的解釋,一個“也”,寫法不同,產生的字面以外的意思也會不同。筆者小時曾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古時候,一個官員即將出任某省的考官,臨行前,向他的老師告別,他老師的家鄉正好是這位官員即將赴任的地方。官員就問老師:“老師家鄉的子弟是否有應參加考試的?”老師答道:“我家的孩子愚笨的很,寫個‘也’字都不知道挑鉤。”古時候八股文都離不開“之乎者也”,於是,官員會意。在閱讀考卷時,對“也”字不挑鉤的考生多加照顧。考卷雖然密封,但擋不住文字中蘊含的密碼,後來,官員老師的子弟不少都中了舉人,在之後的幾十年,這個家族一直保持著寫“也”字不挑鉤的習慣。看來,密封的考卷也擋不住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字作為副詞時,其中有一種解釋是表示同樣。例如:水庫可以灌溉、發電,也可以養魚。但在日常生活中,在某些情境下,“也”字是不能作同樣來理解。筆者的一位朋友就曾遇到過。某日,其同事的一位好友來訪,其時,已到下班時間,他的同事與其好友電話相約了幾個人吃飯,扭頭看到我的朋友在旁,於是說:“你也去吧!”朋友見是同事相約,沒有多想,便答應下來,去後才發現,人家是有事商量。自己在場別提多尷尬了。後來,朋友說,自己錯誤領會了同事的意思,話中為什麼帶個“也”字?那是因為當時你在場,人家不喊著你,覺得不給你面子,冷落你;讓你去吧,本不用你參加。於是,話中帶個“也”字,也是委婉地希望你不去的意思。要不,為什麼不更爽快地說“咱們一塊去!”呢?這是“也”的妙用。後來,我的朋友就學乖了,凡是遇到這種情況,一律推脫有事,解脫了自己,也方便了別人。

在我的家鄉,從前有打聽媒的習俗。以前的男女結婚,靠得是媒妁之言。有那不信任媒人的家庭,在媒人提親後,就會自家偷偷去打聽男方或者女方的家庭、個人品行情況。“媳婦咋樣看小舅,家庭咋樣看襖袖。”舊時代,誰家的閨女不出閣,是不能隨便拋頭露面的。於是,有心人就會看未來媳婦的弟弟,一般說來,弟弟模樣不差,姐姐也不會差到那裡去。接下來,有心人就會向四鄰八舍打聽這家人的為人處世情況。倘若有人說:“很好,不錯!”那麼,這樁親事就八九不離十了。倘若有人說:“也行。”那麼,打聽人的人就會犯一下嘀咕了。這些關於“也”字的用法在字典上是查不出來,古人不是說嗎——“功夫在詩外”,在某些情況下,大約是指此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