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也”字

也说“也”字

文山樵唱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来说,一个人即使穷其毕生之力也难以将汉字文化研究透彻。

打开字典,你会发现,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可以有多种读音;一个音调下面可以有很多个字,即使一个字有一个读音,但语气的不同也可以让人有多种解读。据说,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只有两三千字左右,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之间的正常交流,但我总觉得,我们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之前,一些人将一些字进行了形状、语气方面的转化,使我们能够根据这些转化而交流、而领会出不同的意思,才使人们之间能够正常或不正常交流,比如“也”字。

“也”字拖着一条弯曲的尾巴,让人有一种蜿蜒前进的感觉。在现代的字典里,“也”字可以作为助词,也可以作为副词。但字典只能是字面上的解释,一个“也”,写法不同,产生的字面以外的意思也会不同。笔者小时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一个官员即将出任某省的考官,临行前,向他的老师告别,他老师的家乡正好是这位官员即将赴任的地方。官员就问老师:“老师家乡的子弟是否有应参加考试的?”老师答道:“我家的孩子愚笨的很,写个‘也’字都不知道挑钩。”古时候八股文都离不开“之乎者也”,于是,官员会意。在阅读考卷时,对“也”字不挑钩的考生多加照顾。考卷虽然密封,但挡不住文字中蕴含的密码,后来,官员老师的子弟不少都中了举人,在之后的几十年,这个家族一直保持着写“也”字不挑钩的习惯。看来,密封的考卷也挡不住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字作为副词时,其中有一种解释是表示同样。例如: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但在日常生活中,在某些情境下,“也”字是不能作同样来理解。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曾遇到过。某日,其同事的一位好友来访,其时,已到下班时间,他的同事与其好友电话相约了几个人吃饭,扭头看到我的朋友在旁,于是说:“你也去吧!”朋友见是同事相约,没有多想,便答应下来,去后才发现,人家是有事商量。自己在场别提多尴尬了。后来,朋友说,自己错误领会了同事的意思,话中为什么带个“也”字?那是因为当时你在场,人家不喊着你,觉得不给你面子,冷落你;让你去吧,本不用你参加。于是,话中带个“也”字,也是委婉地希望你不去的意思。要不,为什么不更爽快地说“咱们一块去!”呢?这是“也”的妙用。后来,我的朋友就学乖了,凡是遇到这种情况,一律推脱有事,解脱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

在我的家乡,从前有打听媒的习俗。以前的男女结婚,靠得是媒妁之言。有那不信任媒人的家庭,在媒人提亲后,就会自家偷偷去打听男方或者女方的家庭、个人品行情况。“媳妇咋样看小舅,家庭咋样看袄袖。”旧时代,谁家的闺女不出阁,是不能随便抛头露面的。于是,有心人就会看未来媳妇的弟弟,一般说来,弟弟模样不差,姐姐也不会差到那里去。接下来,有心人就会向四邻八舍打听这家人的为人处世情况。倘若有人说:“很好,不错!”那么,这桩亲事就八九不离十了。倘若有人说:“也行。”那么,打听人的人就会犯一下嘀咕了。这些关于“也”字的用法在字典上是查不出来,古人不是说吗——“功夫在诗外”,在某些情况下,大约是指此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