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努力不等于脱贫

00 努力的人真不少,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大学的校园里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往往家境贫寒,总是身着运动装,背着从淘宝买来的打折书包,每天清晨便踏着晨光来到图书馆,直到保安们扯着嗓子喊“到点儿了,闭馆了”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图书馆。

他们坚持,他们努力,他们励志,他们看上去收获满满。可是,你终究会发现,他们努力了几年,却乏有收获,临近毕业,却被生活中的各种焦虑禁锢,不禁仰天长叹:努力了这么久,自己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别误会!努力不等于脱贫

01 个人之殇: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这类人有一个特点: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自己认知能力也极度有限,可能高考考的还不错,于是在高中毕业后,也不清楚该报啥,看着各种专业的字面意思,稀里糊涂填报了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专业后,美其名曰,到千里之外的他乡求学……可真的能学有所成并不负众望吗?这个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到头来却发现,所谓的努力只是对未来生活的一厢情愿罢;所有关乎人生走势的问题,其实根本就没有用心想过,有的人即便是想了也想不明白,因为多数人根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所以生活留给这群人摔不完的坑和踩不尽的雷!而所有的后果都需要这群人自己来扛,穷光蛋子、光棍杆子、“三和大神”……

别误会!努力不等于脱贫

02 教育之殇:(一)短视带来的层层脱节

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系统里这么多年,我们从来都只是强调学习成绩,所有老师也都在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多花时间学习,让学生努力学习,学生们永远都在被比较,而他们被比较的标准永远都是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绑架了所有参与学生教育环节的人。从短期来看,注重成绩貌似是正确的选择,可人生路漫长,学习成绩远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重要。

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系统的(学习体系的)层层脱节也带给了学生太多错误的观念:高中老师永远都在说: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可是,请问:你真的有勇气轻松地读完大学吗?如果你轻松地读大学,那毕业后还能轻松地工作吗?事实上,我们接受的教育是不合格的,甚至的千疮百孔的教育而已!

别误会!努力不等于脱贫

03教育之殇:(二)读书无用

大多数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也努力寒窗苦读了十多年,但很多人内心的真实世界是这样的:知道要努力学习,也努力学习了,可就是不知道努力学习之后能干什么?于是,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因为不知道能干什么,所以继续在焦虑中选择努力学习,考研、考公务员、考各种证书……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焦虑的状态可能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儿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大家都努力学习过了,可大家都不知道这样的努力对自己发展的意义是什么?你说读书有没有用?

别误会!努力不等于脱贫

04解决问题——思考能力才是核心关键

想法上的不同终究会落实成现实的不同,最终的差异不仅是翻倍再翻倍,简直是天壤之别。事实上,所有人的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赚钱,可没有几个人真正研究过赚钱这个事情的!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赚钱分为四个层级:

(1)一份时间仅出售一次(给老板打工);

(2)一份时间出售N次(写书出版销售&发行唱片&讲网络课程);

(3)用时间和精力积累可以生钱的资源(封闭式平台写作);

(4)花钱买别人的时间及花钱买可以生钱的资源(老板思维)……

别误会!努力不等于脱贫

如果能精彩准确的思考,努力一定不会白费;如果能精彩准确地思考,就一定能脱贫;如果能精彩准确地思考,就一定能改变生活。关于今天的话题,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到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欢迎大家在任何地方关注我,关注“天花板同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