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正式發佈十代酷睿:10nm終於成了!但市場定位有點耐人尋味

從2006年一個代號為Merom的65nm工藝酷睿2 Duo的開始,Intel製造工藝一直堅持兩三年升級一代的穩定步伐,但是在10nm上遭遇了一些挫折,如今距離2014年的第一代14nm、第五代酷睿Broadwell已經有五年之久。

intel正式發佈十代酷睿:10nm終於成了!但市場定位有點耐人尋味

去年,5月28日,臺北電腦展,Intel終於發佈了萬眾期待多年的首個10nm工藝產品家族,代號Ice Lake的第十代酷睿移動筆記本處理器,包括酷睿i7、酷睿i5、酷睿i3三大序列和銳炬Iris Plus和芯顯卡,而且都更換了新的LOGO標識(如下圖)。

intel正式發佈十代酷睿:10nm終於成了!但市場定位有點耐人尋味

10nm Ice Lake是一個全新的工藝平臺,也是迄今為止最先進的筆記本平臺,擁有新的晶體管技術和工藝、新的CPU/GPU架構、新的平臺集成技術,6月份批量供貨,搭載這新一代U的筆記本也會很快上架(給你們劃個重點intel聲稱,Ice Lake IPC性能相比於Skylake(六代酷睿)平均提升了18%,最多可達40%,不過注意這只是對比四年前的六代酷睿。

intel正式發佈十代酷睿:10nm終於成了!但市場定位有點耐人尋味

實際性能方面,以15W熱設計功耗的單核心性能威力,Ice Lake相比於五年前的五代酷睿Broadwell提升了超過45%。

GPU核顯方面的提升幅度更大,執行單元數量一下子提升到最多64個,最高頻率1.1GHz,浮點性能最高單精度1.12TFlops、半精度2.25TFlops,同時增強光柵器,每時鐘週期可處理16個像素,三級緩存也增大到3MB。按照每代平均4% ipc來說,1x1.04x1.04x1.04≈1.17 ,這18%也是沒毛病的。


intel正式發佈十代酷睿:10nm終於成了!但市場定位有點耐人尋味

在這發佈會結束後,我在各論壇上看見了對於這U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說筆記本先天有一定的缺陷,瓶頸從來都是散熱,即便能耗比上去了,在性能和續航之間也會更偏向續航。而另一種看法則是說現在桌面主機市場早就不行了,都是以OEM為主。筆記本和服務器領域才是大頭,哼哼~~~作為PC界的老司機,我就不單方面的發表個人觀點了,這機會就留個精通現代市場的你們吧!可直接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