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在觉醒,世界在沉沦|《小丑》构建的疯癫世界离我们有多远


“我不知道是我疯了,还是外面的世界疯了?”这取决于是谁在制定疯的标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对于“疯”的标准。奥斯卡获奖影片《小丑》,带我们走进疯癫世界。

小丑在觉醒,世界在沉沦|《小丑》构建的疯癫世界离我们有多远


一、控制了你的“笑”,谁就控制了你


小丑在觉醒,世界在沉沦|《小丑》构建的疯癫世界离我们有多远


男主亚瑟,自幼被母亲鼓励要笑,要用笑容感染鼓励周围的人。这让我们想起小时候的自己,父母告诉我们要善良友善,对周围的人抱有爱意,做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我们按部就班,不问所以然,按照这要求去学着展露笑容,就算在感觉悲伤需要用眼泪来宣泄的场合,也变脸一般将笑脸挂在外面。


假的久了,就忘记了什么是真。亚瑟难过时身体却在发笑,这种刻入肌肉的条件反射行为,已经超越了他能力控制范围。本来是传递情绪媒体的身体开始异化,不受控制,做出有悖于情绪的反应。


眼泪不被应允,所以选择自我毁灭。假笑占领高地,将男主控制,堵住了他宣泄的出口,让他成为一个“没有”悲伤的肌体。悲伤的权利被剥夺,也就意味着发声的机器被摧毁。


小丑在觉醒,世界在沉沦|《小丑》构建的疯癫世界离我们有多远


网络媒体删帖员不分昼夜删除着怨怼和哀愁,将欢笑和热闹摆了出来,这,像极了亚瑟被修理过后的笑。


亚瑟的笑脸被管理,笑点也被定义。单口喜剧场上,什么能开玩笑什么不能,条条框框已被写好。亚瑟杀掉了那个指责他的人,但是后面千千万万个,未能消失殆尽。

二、怎样看待“疯子”,就是怎样看待世界


小丑在觉醒,世界在沉沦|《小丑》构建的疯癫世界离我们有多远


著名学者胡适曾说过有这样一句话:“你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这句话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但是看完《小丑》我想说,怎样定义疯子,怎样看待疯子,怎样和疯子对话。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现代医学对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分类,定义,以疾病之名进行治疗管理。目标所及之处,既是让他们回归“正常世界”。


可是疯是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别化对待的,此地的疯子,在彼地可能是受人崇拜的部落首领。此时的普通人,经年之后可能被定义为疯子。


文明不是看读了几本书,建了几层楼。文明,是人怎么看待人,理解人。

你要做的,是疯子,是小丑,还是那个正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