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轉必沉,你的拳是這麼練的嗎?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這麼個段子,說:司馬懿最厲害的就是身體太好了。曹操死了,他沒死;曹操的兒子死了,他沒死;曹操的孫子死了,他還是沒死。打不過諸葛亮,但把諸葛亮熬死了,最後三國歸晉完成一統中國的偉大夢想。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別光有目標、有理想、有能力、有人脈、有金錢,可結果若沒有了健康,一切最終都白忙!所以說,得健康者得天下。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每天堅持練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方面。

太極拳是我們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在繼承的基礎上總結完善而形成的完整習練內容。有歷史的清晰脈絡,又傳續著歷代人的習練之法,這就叫做傳承,也叫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叫做古傳。凡是符合這樣的條件的太極流派就都屬於古傳太極。我們李氏太極拳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屬於古傳太極。這是國家層面幫助愛好者們做出的最為有利的證明。但我們李氏太極拳因歷史原因而不被世人所多知。這就好似練楊式太極拳的基本都知道楊澄甫,卻對比他大二十一歲的哥哥楊少候知道者不多是一樣的。

逢轉必沉,你的拳是這麼練的嗎?

這類的情況在我國真的是太多了!所以,歷史是不能因為我們的不知而去主觀的加以否決的。而做為古傳太極,它保留了過去的合理練法,經受住了一代代人的檢驗,它不似今天不符合傳承條件的教拳者所理解的太極拳那樣,致使練不得法,練不合法,讓從學者白白浪費時間和付出。譬如起伏這個問題,現在教太極拳的人就十有八九都是錯誤的導向。你還別不信。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咱們就說說練拳不能起伏這個要求到底對不對的道理吧!

練拳不能有起伏這個要求肯定是沒有錯的。但為了避免起伏而限制了練拳者在運動中所呈現的弧線運動就是大錯特錯的。只要是練太極拳的,無論你什麼門派,無論你是誰,只要離開了圓練的即非太極。因此,圓,包括弧形都是在整個練習過程中所必須要遵循和體現的。因為太極的千變萬化歸根結底無非一陰一陽罷了。而陰陽若沒有了圓形乃至弧形做為它們二者銜接轉換的連接,則陰陽必斷、必散、必亂,無法相濟。這也是人人都天生具備陰陽,也都在練著那套陰陽的拳卻感受不到太極之妙的一大根由所在。

逢轉必沉,你的拳是這麼練的嗎?

王宗嶽先師在《太極拳論》裡交代的明明白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不相濟,終生都不知何為懂勁。能懂勁則能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是為一氣呵成也!否則就有斷續處,凹凸處,缺陷處。練拳必不得機不得勢,由此,終生也是感受不到什麼叫做圓活之趣的。所以,練拳不能有起伏是要搞清楚說的到底怎麼個沒有起伏才行。

起伏者,於動態運動中,人體的直起直落是也。為了糾正這種起伏的問題,最直接的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習者壓著身體大步低架,從而呈現出近乎水平的運動。這就叫做因噎廢食。正確的練法應該是什麼樣的?其實正確的練法就四個字:襠走下弧。怎麼講?從一個式子完畢再向另一個式子變轉的過程中,實際是重心從實腿的胯向虛腿的胯的變化。

太極拳所有的式子全部是這種陰陽虛實的轉變原理。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按照逢轉(動作轉換)必沉的要求去做。而在這樣的遵循過程中,兩個胯的重心變轉軌跡就好似下圖圖示一樣:

逢轉必沉,你的拳是這麼練的嗎?

練拳,襠不能出尖,故總是要呈現弧形的。從物理學而言,橋的拱形這種弧形是最佳的承重形狀。所以,在我們李氏古傳傳承當中也把這樣的練法稱之為“過橋”。意即圓襠是也。且在襠的外形為圓的基礎上,人體的重心要在從實胯向虛胯變轉的一開始即做到逢轉必沉這四個字。而沉,非松無以實現。故有松沉一說。


具體松什麼而能沉?絕對不是所謂的放鬆,而是松腰落胯。能松腰落胯就能產生沉的效果。在這樣的前提下的重心運動就是上圖下弧部分的呈現。那麼這種練法你能說是起伏嗎?如果不是,那麼你從弧形的一端經過鬆沉到弧形中間的由高向低,再向弧形中間的由低向高向著另一端的運動當然就不能說成是起伏。如果不這麼去練,那麼你練的就是現在大行其道的水平架子了。我們幹什麼都得講一個理字。不合乎原理的練法若還堅持則非智者所為也!

在古傳太極練法當中,十三勢的五步練習內容之一就是開發逢轉必沉的功夫。有了這樣的功夫,你才能感受到什麼叫做“飄飄蕩蕩浪裡鑽,上輕下沉不倒顛”的陸地行舟之妙。練拳是行雲流水,隨曲就伸的過程,那種直起直落的起伏當然不對,而直來直去的壓著重心水平走動亦不對。凡是如此教拳者,都是誤人子弟,自欺欺人也!但不明白知曉者,在教學中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以為逢轉必沉的襠下弧形運動所呈現出來的重心變轉屬於上下起伏而灌輸相反的練法,真是誤人誤己,糟蹋我們的太極拳!面對90年代至今所形成的太極拳轉基因認識,傳播正確練法,欲讓更多的人練的正確真的是任重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終生而為此努力。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以及評論,把你想說的都寫下來吧!

天下太極是一家,理雖同但法不一,各家各練法,傳播正確練法練功不練招,請持續關注“太極的秘密” 交流請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