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羅那談談“吃”的那些事兒。

談起西班牙,人們總是會首先想起“熱情

”二字,巴塞羅那尤其如此。

去過那裡的人們也知道,這般形容並沒有偏差。大多數人對這座城的記憶是彩色的,藍色的大海、金色的沙灘、還有光怪陸離的高迪建築,都將這座城市用最明媚的顏色勾勒了出來。

在巴塞羅那談談“吃”的那些事兒。

於我,巴塞羅那是個有溫度的城市。

到了西班牙後,這裡人們總是向我傳遞著一種閒適而快樂的心情,彷彿生活中並沒有什麼鬱悶之事。而這裡的食物與西班牙人的熱情性格一樣,明朗而強烈,能夠給予人強大的味蕾衝擊,讓人印象深刻。

西班牙火腿

到了西班牙,不得不說的就是火腿。無論是高端的飯店,或是地鐵站的早餐車,甚至是菜市場的攤位上,都能看到火腿的身影。

在西班牙較常見的是Jamón(後腿),將連蹄帶骨的整個生豬腿在低溫下以海鹽醃製,然後送往儲藏窖,經過數月甚至數年的脫水、風乾後成熟,簡單自然但滋味豐富。

在巴塞羅那談談“吃”的那些事兒。

在巴塞羅那的街頭,我有幸體驗了兩種火腿的吃法。

一種是常見的傳統吃法,即由專門的切刀將火腿削成薄片,配著硬麵包或是沙拉食用。在巴塞羅那蘭布拉大道上的波蓋利亞市場中,我找到了一個滿是各類火腿的攤位,攤主貼心地告訴我,要選擇油花密而多的火腿,吃起來更香。我按照攤主的建議,選了一袋火腿,小心翼翼的幹嚼了一片,一種鹹鹹的油香味隨著咀嚼越來越強烈。

鹽和時間將油膩的肥油變成了鮮美的寶藏

另一種是在街頭一家賣火腿的小店嚐到的。他們將不適合切片的火腿處理成較小的方塊,裝在厚油紙做成的紙捲筒裡,彷彿一個“火腿蛋筒”,賣的便宜,也很是有趣。火腿塊韌勁很足,不如片狀那麼好吞嚥,生味兒更加強烈,吃了幾塊就有些膩了。但對於喜好火腿的人來說,閒來嚼上一兩塊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巴塞羅那談談“吃”的那些事兒。

西班牙海鮮飯

西班牙海鮮飯的原名為Paella,讀音與巴埃拉相似,是與法國蝸牛、意大利麵齊名的西餐三大名菜之一

。傳統的Paella以西班牙產的艮米為原料,用淺口的大圓雙耳鍋為容器烹飪而成。金黃色的米飯裡點綴著蝦仁、螃蟹、黑蜆、蛤、牡蠣、魷魚等各類海味,鮮香至極。在西班牙街頭,除了常見的金色paella,還有不少店會售賣加了墨魚汁的黑色海鮮飯。

在巴塞羅那吃上一頓正經的paella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飯店裡的paella通常是兩至三人份,而且還需提前預定才能享用。那天下午,為了吃上一頓正宗的海鮮飯,我跑遍了手機裡收藏的好幾家店,都被告知沒有預約、不能接待。

最終,在一場烏龍中,我在住宿酒店旁邊的一家小館子如願以償的買到外帶版的paella。當時在訂餐時,我選擇了菜單上的一人份,可付款時我才知道,海鮮飯雖然印著單價,但默認都是兩份起點。店主見我是第一次到訪巴塞羅那,便大方地提出“請客”。我有些不好意思,便又點了幾分小吃,才心滿意足地拿著海鮮飯回了賓館。

我對Paella“熱情”的印象大概就是始於此處。趁熱吃上一口,鮮亮而強烈的味道,又為這個城市增色不少。

在巴塞羅那談談“吃”的那些事兒。

tapas

tapas是西班牙以一款特色小吃,聽起來神秘莫測,實際卻十分簡單。tapas直譯過來便是“蓋子”,通常是由一塊小小的硬麵包配上火腿、三文魚、小鹹菜等組成的冷盤小吃,的確像西餐版的“蓋澆麵包”,一口便能吃上一個,十分方便。

據傳,發明tapas的本意便是“圖方便”,是為解決旅客無暇吃飯而形成的,一口就能解決一頓飯。

西班牙人以慵懶聞名,吃飯的時間也的確很晚。在巴塞羅那的餐館裡,傍晚的“happy hour”是tapas最常出現的場景。人們點上若干小食,端上幾杯紅酒或是桑格利亞,便能嬉笑寒暄到夜幕降臨。

在前往巴塞羅那之前,一位馬德里的本地女孩囑咐我一定要試試tapas,再配上一杯熱情洋溢的桑格利亞酒,告訴我這才算是到過了西班牙。我接受了她的安利,簡單享受了一次西班牙的“happy hour”。tapas的味道並沒有給我留下過多的印象,但那杯充滿熱帶水果香氣的桑格利亞酒倒是讓我喜歡極了。

我暗自猜想,或許那杯酒和微醺的氣氛,才是不少年輕人吃tapas的目的所在吧。

在巴塞羅那談談“吃”的那些事兒。

在我心目中,巴塞羅那是代表日光的城市,鮮豔、熱情、強烈,卻又完美地保存了自然的味道。

無論是高迪的建築,或是街邊的飲食,西班牙人總是擅長以大自然為藍圖,任意組合,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色彩。拿著那一卷火腿,我行走在明媚的街頭,和來往的行人相互點頭問好,自由的味道從未如此強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