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供銷社,炸糕,記憶中的小時候

記憶中的小時候從來都是帶著對某種東西的深刻眷戀,比如轟鳴的火車,供銷社裡貨架上的好吃的,家鄉的傳統美食——黃米麵炸糕,這些共同組成了小時候的故事與回憶。

火車,供銷社,炸糕,記憶中的小時候

青龍橋車站

小時候的遠途交通出行還是依賴於火車,記憶中放學的路上遠遠就能聽到火車轟鳴聲。那時候渴望坐上火車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印象中第一次去北京就是坐著家鄉的綠皮火車,一路鑽山洞,特別興奮。而青龍橋車站作為京張鐵路上的一座重要車站,每每路過都要趴在車窗上看了又看。那時候小學課本上剛學完《詹天佑》,著名的之字形鐵路就在這裡產生。

現在如今的青龍橋站,經過了百年的歷史滄桑與浮沉,依然屹立在那。復古,美麗,又完全還是小時候的樣子。

火車,供銷社,炸糕,記憶中的小時候

官廳汽車站

如果說長途需要坐火車,那麼短途出行一定是坐汽車的。當時家庭還沒有自己的小汽車,那麼去汽車站坐車就是唯一的選擇。記憶中的汽車站,是端著茶葉的售票員,是青白相間的車站候車廳。十里八村,鎮上的人都要來車站購票,候車。

現在小時候最熟悉的汽車站已經廢棄了,但濃濃的80年代風依然充滿美感和屬於小時候的記憶。

火車,供銷社,炸糕,記憶中的小時候

供銷社

當然,小時候有各色好玩的好吃的幾乎都聚集在供銷社。長長的貨架,站在貨架裡的阿姨會幫你從貨架上拿下來,你選中的商品。現在城市裡已經難見供銷社的身影,只有在老家的大街上,依然能看到當年留下來的“保證供給”幾個大字。

火車,供銷社,炸糕,記憶中的小時候

胡麻油月餅

當時的供銷社和副食門市部總會在中秋前夕,做這種胡麻油月餅。金黃色的餅皮,濃香的胡麻油香味,大人小孩咬上一口,香酥可口。如今,在老家依然可以買到這種月餅,它依然是當年的樣子,絲毫沒有迎合現在的精緻華麗,但這是家鄉的味道,也是小時候的味道。

火車,供銷社,炸糕,記憶中的小時候

紅薯粉條

如果說秋天吃月餅,那麼小時候冬天吃的最多的就是粉條了。一到深秋,街上村裡到處都是賣粉條的,一卡車的粉條自然也成了風景線。很多家裡都會囤上半袋子,冬天就著白菜,開始了熱騰騰的白菜燉粉條。

火車,供銷社,炸糕,記憶中的小時候

紫皮大蒜

囤白菜,囤粉條,當然更要囤大蒜。小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買上幾辮大蒜掛在來,留著冬天慢慢吃。家鄉的大蒜是鮮辣無比的,味道衝,辣味足。過年時就這餃子,別提多過癮了。

火車,供銷社,炸糕,記憶中的小時候

隨聲聽

除了吃,年輕人最愛的就是隨聲聽了。磁帶塞進去,一按播放鍵,就能聽到美妙的音樂,相當於現在的MP3。現在的孩子可能都沒見過,但確是我小時候記憶中最棒的物件了。最近又翻出了當年的隨身聽,佈滿灰塵,但也充滿回憶。

這些就是我手機中的照片,也是我記憶中的小時候。

“#自拍我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