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密切監視:4月29日晚18時小行星抵達地球!可能發生撞擊

小行星撞擊地球在科幻電影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但現實生活中真正經歷過的人則屈指可數。事實上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遠遠高於我們的認知,其威力小則夷平一座城市,大則滅亡整個文明。近一個月來,NASA一直密切關注著一顆直徑超400米的小行星。研究人員預警稱:這顆小行星將以3132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地球衝來,並於2020年4月29日18時前後飛抵地球上空…

NASA密切監視:4月29日晚18時小行星抵達地球!可能發生撞擊

這顆小行星名為1998 OR2,直徑達到史詩級的4000餘米,約為珠穆朗瑪峰高度的一半!由於其體積龐大,即使用普通的望遠鏡也可以輕鬆觀測到亮斑。目前,意大利虛擬望遠鏡項目團隊已經獲取了這顆小行星的飛行軌跡與圖像,計算結果表明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17:56抵達近地處,存在撞擊的風險。

NASA密切監視:4月29日晚18時小行星抵達地球!可能發生撞擊

1998 OR2被天文學家稱為近地天體(NEO),即長期處於距地0.05AU的範圍內(1AU=日地距離)。NASA表示,近地天體在繞太陽運行時經常會接近地球,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小行星和彗星受到行星引力、星際飛屑撞擊的影響後會發生變軌,甚至直接進入地球軌道(例如3月份地球的“第二個月亮”)。

NASA密切監視:4月29日晚18時小行星抵達地球!可能發生撞擊

雅爾科夫斯基效應也會導致小行星偏離飛行軌道。當太空岩石受到直射的太陽輻射加熱並冷卻釋放熱量時會產生的微小的推動力。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擾,小行星或小行星撞擊碎片會墜入地球,此類事件在地球環境及生命演化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就是最好的證明。

NASA密切監視:4月29日晚18時小行星抵達地球!可能發生撞擊

在天文學界,凡是直接超過140米的近地天體均被認為具有“潛在威脅”。儘管小行星1998 OR2撞擊地球的概率頗低,但考慮到它碩大的體積,我們不能不對其提高警惕。要知道,這種規模的小行星一旦撞擊地球,消失的將不僅僅是一兩座城市、幾個國家,而是整個人類文明都將因此而崩潰甚至消失。

NASA密切監視:4月29日晚18時小行星抵達地球!可能發生撞擊

地球時時刻刻被數萬顆小行星所包圍,這些小行星的軌道複雜多變,所受的影響因素又甚多,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更是無法避免的。在20世紀,一顆小行星撞擊西伯利亞地區,直接導致2072平方公里的通古斯卡森林瞬間灰飛煙滅。任何一次哪怕微不足道的撞擊所引發的連鎖反應都有可能是滅頂之災……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