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新冠病毒為何能躲過全球監控?

2009年,科學家們曾啟動一個項目,旨在尋找可由動物傳染人、進而引發大流行的未知病毒。該項目只是逐步形成的全球傳染病監控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

儘管存在這樣一個網絡,還有成千上萬名科學家在努力避免暴發危險的新疫情,但後來引發新冠肺炎疫情的冠狀病毒還是在2019年底向未做好準備的世界大舉進軍,而這種病毒當時並未被發現。這種病毒是如何躲過有針對性地尋找此類威脅的疾病探查工作的呢?

美媒:新冠病毒为何能躲过全球监控?

一些專家說,監控網絡存在諸多缺陷,就像有很多網眼的漁網,由於資金和人力太少很難真正起到作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病毒研究中心副主任、病毒學家邁克爾·布赫邁爾說:“我們一直都在掏空監控機制,這個問題已持續了太長時間。這樣一來,我們在世界範圍內發現並遏制傳染病威脅的能力就出現了很多盲點。”

目前約有60萬種——甚至更多——未知病毒有能力由動物傳染給人。為了找到此類“溢出性”微生物,科研人員一直在調查野生動物和人類混雜在一起的“熱點”地區,如為開發而被徹底毀壞的林區、農業地區以及售賣野味的市場。取樣工作一般側重攜帶大量病毒的物種,如蝙蝠、老鼠和猴子。科學家們隨後進行實驗室檢測,以確定新發現的病毒是否具備感染人類細胞的能力。此外,研究人員還努力研究會讓帶病動物與人類聯繫到一起的各種生態學及社會性推動因素。

研究人員們完全清楚,曾引發非典疫情的冠狀病毒可能再次構成威脅。引發非典疫情的冠狀病毒最初於2002年曾浮現,隨後傳至近30個國家和地區,疫情於次年逐漸平息。2007年,研究人員發佈一份報告稱,蝙蝠體內存在很多其他類似病毒,這種病原體由此成了“定時炸彈”。他們強調指出,有些和人類密切接觸的動物可能從蝙蝠身上獲得此類病毒,這讓病毒實現人類感染變得更容易了。此後,多個科學家團隊都重複提到這種擔憂。

美媒:新冠病毒为何能躲过全球监控?

總部設在紐約市的非營利研究機構生態健康聯盟的疾病生態學家凱文·奧利瓦爾說,該聯盟的研究人員以及其他研究團隊在內的科研夥伴此前已在蝙蝠體內發現多種與非典有關的冠狀病毒,但他也說,新冠病毒造成溢出效應的原理目前還不確定。

更好地瞭解由動物感染人類的原理對於預測溢出效應至關重要。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流行病學家羅希特·奇塔萊說,新冠疫情反映出,全球在預防流行病上投入不足。身為該局“預防新型病原體威脅”項目負責人的奇塔萊指出,事後大家都過度強調去治療傳染病,相比之下,早期探查工作的資金投入很少。

再有,約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健康保障中心主任托馬斯·英格爾斯比表示,未來,開展疾病監控工作要與研究當地醫院收治傳染病患者的情況進行更有效的整合。英格爾斯比樂觀地認為,我們今天親眼目睹了疫情造成的嚴重破壞,鑑於此,未來幾年會流入大量新資源。他說:“我們正在經歷一種地震般的體驗。決策層、科學界和資金贊助方都會討論如何防止疫情重演。”

美媒:新冠病毒为何能躲过全球监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