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紋身,終身難忘,被黑線條捆綁的人生可悲可嘆


一次紋身,終身難忘,被黑線條捆綁的人生可悲可嘆


十七歲的少年,因為全身的紋身,其青春人生充滿了坎坷迷茫,不得不遭受著肉體靈魂的雙重摧殘。紋身真的那麼好嗎?任性的無慾耍酷,可能要付出一生的時間來彌補,一次紋身終身難忘,被紋身捆綁的人生你如何看?

事件背景

“太痛了,要死人的。”即使已經過去快兩年時間,俊哲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清洗文身時的感覺。他覺得自己受不住了,但是,要徹底擺脫身上的文身,他還要清洗至少50次。這個17歲少年,胸前、後背被陸續勾勒出過肩龍、麒麟、十字架的圖案,手指、腳踝處被文下蜘蛛與鬼面。如果不擺脫它們,俊哲就不能重回課堂,不能換回別人正常的目光。清洗文身的過程就像扒一層皮。僅左前臂一處文身,就要清洗七八次。每次清洗後,都需要時間讓傷口恢復,因此每年只能清洗一到兩次,每次清洗費用差不多9000元。這意味著,僅將裸露在外的這一處文身洗掉,要花費六七萬元和幾年的時間。無法衡量的,還有身體的疼痛。每次清洗過後,俊哲胳膊都腫大一倍。

被黑色線條定義的青春和生命

當錯綜複雜的黑色線條佈滿一個人身體之上時,相信每個人都會被嚇得恍惚而不可終日,這些嚇人的線條便是傳說中的紋身。對於紋身而言,印象中只有黑社會組織才會有,紋身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壞人的象徵。本事件裡的少年俊哲雖然十七歲,本該青春年華,美好的青春卻被黑色的紋身線條所佔據,他的青春也因此被束縛。面對學習,學校讓清洗完紋身再回學校。面對未來,更是充滿迷茫,畢竟對於紋身而言,不管事業單位就業,還是當兵都是明令禁止的,何況還是滿全身的紋身。對於青春年少的未來而言前程堪憂。

深思:乖少年步入荊棘地

從俊哲母親的答覆來看,孩子曾經是個乖乖少年,之所以從懂事孩子變成一個誤入荊棘地的孩子,和父母的管教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新鮮勁,俊哲第一次被忽悠紋了身,但其父母發現後,作為父親狠狠的一頓打,就差點踩在腳底下蹂躪了,但叛逆的孩子,捱打後不僅沒有停止紋身,反而“變本加厲”式的把身上沒紋身的其他部位也紋身了,對於孩子到底應該如何管教,放任還是狠打,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記得我小時候,村裡有個夥伴小時候因為頑皮被其父親脫光上衣吊在樹上打,可能每個為人父母者對於管教孩子有屬於他們各自的辦法,但,個人覺得對於孩子教育而言,小時候的陪伴很重要,陪伴中的以身作則式的嚴厲很重要,嚴厲是需要生活點滴習慣中步步為營式的教誨,而不是平時不管,犯錯了一頓猛打,那樣有時候反而更適得其反,起不到應該有的作用。

難以言表的痛,肉體靈魂的雙重摺磨

十七歲,還未成年的孩子卻不得不為自己的衝動付出沉重代價。清洗紋身的代價差不多要剝掉一層皮,這也難怪有網友吐槽:一次紋身終身存在。對於刺紋身到洗紋身,那種刺骨的疼痛一個成人都不一定能忍受得了,何況還是一個孩子,紋身面積還那麼多。當孩子哭著寧願直面死也不想去遭罪那疼痛時,那種感受作為我等吃瓜群眾估計都看的心痛。從俊哲的描述來說,紋過身的他也曾參與過幾次打架火拼,一次是為了幫朋友的女朋友出氣,結果,說好的一起上,只有他自己上了,其他人都跑了,他被對方打的頭破血流,他不得不懷疑電視劇裡那些紋身的兄弟義氣到底還在否,是否值得相信。因為和家裡鬧矛盾,俊哲離家出走在外租房,每個月500,僅僅住了幾天,俊哲給了三百多,結果一向自認為關係不錯租給他房的朋友卻讓他把剩餘的錢補齊,這所謂的朋友義氣可見一斑。對於俊哲而言,紋身不僅讓他遭受肉體上的折磨,精神上的困惑之痛也難以言表。

家庭教育,從心底上對孩子多一些關愛

家庭教育的缺失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未來。對於孩子而言,必須從內心加強對孩子的關愛,這個關愛更體現於日常的默默陪伴,並不是平時疏於管教,等攢到一起一頓猛揍,教育從娃娃抓起,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各種陪伴,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自然會學到更多懂得更多。對於一個人的未來來說,小時候的陪伴對其一生影響甚大,縱觀那些叛逆的少年,那個不是年少無知惹的禍,真正成熟,上了年紀才不會那麼幼稚,無理取鬧,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強孩子小時候的教育,從心底上予以呵護,陪伴。隨著農村人們開始步入城市打工掙錢,留守兒童逐漸增多,為了生活無可厚非,但值得深思的一個道理是,賺錢重要還是孩子教育重要?在很多人心裡覺得自己默默努力賺錢,孩子需要錢馬上給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豈不知這種思想害了多少孩子,就孩子而言,他們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一味的金錢並不能喚醒孩子的感恩之情。舉個很現實的例子,貴州某地,孩子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和其母親在家留守,屬於父愛,孩子在學校很是任性,然某次因為頑皮,其母嚴加管教了幾句,結果這個任性的孩子竟然把其母親殘忍殺害。如此結果不僅讓我們痛心,更需要引起我們重視,尤其對孩子教育的深思。

社會的監督責任遠遠大於一味的懵逼賺錢

作為一個企業而言,無論大小都應該自覺肩負起其應該有的社會責任和監督行事權,社會責任:指其對一個國家應該有的責任比如不逃稅漏稅,不違法亂紀。監督行事權,起碼對未成年成長的監督,對國家安全的監督。尤其重視未成年孩子成長問題,別老想著從這些孩子身上如何壓榨賺錢,這些孩子本身就沒收益來源,如此誘惑式的吸引,何苦?為了錢真的瘋狂了?留點起碼的尊嚴底線吧。別讓你的一時貪念毀了孩子,毀了一個家庭的希望。錢沒了可以賺,但希望沒了就真的沒了。想起前不久看過的一個新聞,某小學嚴令禁止學生上課期間使用手機,但門口的小賣鋪老闆卻自作聰明的搞起了給小學生出租手機業務,一天十塊,如此操作不僅影響了孩子學習讓學校禁令如同白紙一張,同時,更剝奪了本來零花錢就少的孩子生活,有的孩子為了能擔負的起租手機消費,不得不從家裡偷竊或者走上違法犯罪之路,當問及該商家行為,其竟然大言不慚的說道,經商就是為了賺錢,別道德綁架我。如此行為的商家,其真的良心可恥,為了錢連起碼對孩子的眷戀之心都沒,讓人無語至極。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商家不能為了懵逼賺錢而拋棄道德啥都不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