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人津事一一文哏大師蘇文茂尊師重道 不相信有人會說六百段相聲

天津素有“曲藝窩子”之稱,名家輩出,聞名全國。相聲作為曲藝裡最重量級的種類,深受各個階層市民百姓的喜愛。相聲的第一個黃金期應該是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德”字輩的萬人迷李德鍚最先在天津走紅,性格孤傲的他走紅後說的一句話,被同行與觀眾一致認可,“以前我是小萬人迷,現在我可以叫萬人迷了吧!”接下來,“壽”字輩的張壽臣、馬桂元、馬三立;“寶”字輩的常寶堃、劉寶瑞、侯寶林,先後在天津走紅,讓天津的相聲地位超過了它的發源地北京。


津人津事一一文哏大師蘇文茂尊師重道 不相信有人會說六百段相聲


文革以後,曲藝大發展,“文”字輩的相聲演員成為了行業的主力軍:李伯祥、魏文亮、蘇文茂……等相聲演員立足天津,紅透全國。其中,蘇文茂自成一派,蘇式文哏相聲,不但詼諧幽默,而且文明健康,深受各界人士喜愛,收音機裡每天定時播放。著名段子《蘇批三國》、《論捧逗》、《文章會》、《美名遠揚》、《新局長上任記》等等,尤其是《論捧逗》這個傳統段子,百聽不厭,至今也沒有哪位相聲名家的表演可以接近蘇文茂與馬志存的那個版本。


津人津事一一文哏大師蘇文茂尊師重道 不相信有人會說六百段相聲


1929年出生於北京的蘇文茂,少年時期在天津做藥鋪學徒,當時正是“小蘑菇”常寶堃與趙佩茹搭檔,在天津紅得發紫的階段。蘇文茂喜愛聽相聲,崇拜常寶堃,一心想拜常寶堃為師,學習相聲。到了1943年,蘇文茂終於得償所願。


津人津事一一文哏大師蘇文茂尊師重道 不相信有人會說六百段相聲


蘇文茂成名之後,舞臺上是一如既往的謙謙君子,舞臺下是尊師重道的楷模。晚年的蘇文茂,隨兒女移居國外,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總會在恩師的忌日去八寶山祭拜。

津人津事一一文哏大師蘇文茂尊師重道 不相信有人會說六百段相聲


蘇文茂不但與恩師感情上情同父子,在藝術造詣上也對恩師崇拜之極。晚年在一次電視訪談節目中,被問起怎樣看待最近一名火爆的相聲演員自稱會說六百段相聲的時候,“會說六百段?胡說八道!……我的恩師常寶堃先生,一輩子會說96段相聲,寫滿了一副扇子的兩面,表演以前,打開扇子讓觀眾點,點到哪段就說哪段。這是真功夫!”如今的相聲段子好像都沒有名字,演員拼湊一些網絡上的零碎笑話,再拿搭檔的家人找點笑料就是一個段子,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段相聲到底該叫個啥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