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位老師寫的,竟然這麼說自己的婆婆

平時人們都說自己的媽媽是如何如何的好,我卻想說的和你們的不一樣,請猜猜我要講誰的故事呢?我會驕傲的告訴你,那就是我最尊敬的媽媽----我的“婆婆”。

我婆婆1米6的個子,長臉,短髮。穿著乾淨利索,見人總是滿臉的微笑,對人說話總是笑呵呵的,別人有困難總是伸手幫助,沒有聽她說過一個“不”字。

我和老公都是小學教師。2004年我休完產假也就是孩子6個半月時上班了。婆婆跟我們在宿舍住了5個月,那裡的條件非常不好。當時我小姑子上初三,公公還得上班,沒人給小姑子做飯。我看到婆婆又心疼我們,又惦記家裡,嘴上經常出泡。我們決定讓婆婆把9個月的孩子帶回老家照顧,這樣婆婆既能照顧公公、小姑子、孫子,還能有個愉快的心情。

那是2007年,我兒子三歲時發生的事。一天晚上,兒子吃著花生粒時突然哭了起來,不小心就嗆到了氣管裡,當時沒什麼反應,但是婆婆感覺不對勁,就打電話找來了她的侄子,(我們上班的地方離老家80裡地,那時沒有汽車。)婆婆連衣服都沒穿好就帶著兒子來到了縣醫院,那時已經11點多了,醫院沒有檢測設備,婆婆怕孩子有危險,就做主帶孩子來到了唐山市工人醫院,由於設備不全。早晨又轉到了唐山市婦幼醫院,那時孩子最想喝水,想吃雪糕。由於婆婆懂一些生活常識沒給孩子吃。醫生說:“幸虧他沒有進一滴水,要不手術還得往後推,那樣危險就大了。我們檢查後就可以做手術了”。我看到孩子被醫生推進手術室後,婆婆癱坐在地上邊哭邊說:“孫子好不了,我也不活了”。我們勸婆婆不要害怕,沒事的。就這樣,一直到醫生把孩子推出手術室,婆婆才放下一直懸著的心,手術很成功,取出了2瓣大點的花生米,還有小碎渣,孩子得救了。但醫生說,以後孩子生病就會奔氣管,讓我們多注意孩子不要感冒。婆婆和我們在醫院陪著孩子,照顧著孩子。出了院後,婆婆更是精心照顧孩子,她卻累瘦了,頭髮都白了許多。我們夫妻倆為了工作,為了教育好別人的孩子,沒有耽誤工作。但卻給婆婆加重了負擔,讓婆婆受累了!

婆婆知道我愛吃粽子,覺得買的不太衛生,又沒有“親情味”,決定自己包粽子。她和朋友去很遠的蘆葦地裡採蘆葦葉,穿著靴子,防止蘆葦根扎傷腳。回來時衣服全弄髒了,從不說一聲“累”。回到家先把蘆葦葉洗淨,再浸泡半天,把蘆葦葉放進大鍋裡用開水煮一煮。再準備糯米、紅豆、紅棗、葡萄乾、肉、線繩。一切都準備好了,便開始專心致志地包了起來。我看見婆婆拿起兩三張蘆葦葉,嫻熟地一折,就折成一個兜,接著往兜裡放進一些糯米,再放進一塊肉,再在肉上鋪上一層米,婆婆停了停,用另一隻手拿起半張蘆葦葉,蓋在上面,把多出的棕葉折了一下,用手按住,最後用線繩把粽子一圈一圈地繞緊,綁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有稜有角。我感覺做粽子很有意思,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井井有條,婆婆的手真巧。

婆婆是一個特別勤快、節約的人,也是一個特別善解人意的人。2007年兒子跟我們去楊嶺上了幼兒園,婆婆就和好朋友們做小工“端盤子”“掰玉米”“栽樹”等等,能幹的活都幹。她總是開心地說:“出去幹活能活動筋骨,大家說說笑笑的有意思、開心”。我有時給婆婆買件衣服,她見人就說是兒子媳婦給買的,但是總捨不得穿。我勸婆婆喜歡就穿,總不穿會過時的,穿壞了我再給您買。婆婆總是說:“不要買了,我有衣服,你們省著點吧,孩子花錢的地方很多、還得還房貸。”婆婆有時逛街遇到我能穿的衣服、鞋子會買來給我,我現在穿的皮鞋就是婆婆給買的,穿著特別舒服,同事說:“你的鞋子很漂亮,看著很舒服。”我很開心地告訴她們:“這是我婆婆給買的”。我感覺我們就是母女,平時有什麼心裡話都會說出來,生活在一起覺得很開心。

我們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2018年11月我們的二胎出生了,現在我上班了,又是婆婆給哄孩子。我跟婆婆說:“媽,您都快70歲,沒有這二胎時,您就乾點自己想幹的事,多好呀!”她卻很開心地說:“我也是有了一個孫女呀!哄孩子挺有意思的,雙休日了我可以清閒兩天。再說了你爸我倆都喜歡孩子。我們倆哄著,你們好好上班就行了。”婆婆的話總是縈繞在我耳邊,比喝了蜜還甜。

婆媳的相處在於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互相理解。我覺得我不光找對了對象,更找對了一位婆婆,這就是我要說的----我的婆婆。

作者:趙娜(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長凝鎮溫莊完全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