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家成福氣聚寶盆

1.和伴侶好好話話,家庭才幸福和諧

現代社會,夫妻之間平等相處,再也不必如古人所謂的相敬如賓舉案齊眉,但是,很多夫妻似乎走入另外一個極端,就是互相之間,不能好好說話。

有這樣一對夫妻,幾十年來,生兒育女,生活中卻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他們之間不是沒有愛,而是不能好好說話,遇事互不相讓,總想壓到對方,吵架總是揀對方的痛處短處狠下殺手,不留一點情面。有時候,半夜三更大半個村莊都響徹他們的爭吵聲。

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的吵架就是說話,就是溝通,吵完了,事情也就明朗了,疙瘩就解開了。可是,生活在如此年年月月日日的爭吵中,他們家長大的孩子,要麼抑鬱孤僻,無法與人相處,要麼就是父母的翻版,一言不合就互懟。

生活在這個社會,壓力大,誰都有難處,誰都不容易,有了煩惱怨恨,不對最親的人宣洩,又能對誰傾訴呢。伴侶之間好好說話,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分。

現代文學史上,錢鍾書和楊絳算得上是一對人人稱羨的文壇伉儷,他倆一見鍾情,一往情深。錢鍾書說,見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娶她之後再沒想過旁人!

好好說話,家成福氣聚寶盆|和顏悅色,朝朝暮暮情長久

楊絳


但是這樣一對詩情畫意的才子才女,也得吃人間煙火,那個博學風趣的男人,從來不會做家務活,卻為了心愛的女人,笨手笨腳地做“早餐”,一做就是一輩子。

那個劈柴生火燒飯洗衣樣樣外行的才女,經常給煙煤染成花臉,或燻得滿眼是淚,或給滾油燙出泡來,或切破手指,卻儼然成了女漢子,心甘情願做“灶下婢”。

在國外,楊絳生孩住院,錢鍾書到醫院探望,說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過了幾天,他又把檯燈砸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再過幾天,他又說把門軸弄壞了,門不能關了。楊絳又說:“不要緊,我會修。”

不管怎樣能幹的妻子,在這樣的處境中,面對生活中如此低能的丈夫,不被氣瘋,估計也得產後抑鬱吧。

但是楊絳,那個“最才的女”,沒有指責,沒有怨言,有的是理解,有的是包容。她用“最賢的妻”心,好好說話,寬慰丈夫,那得需要多深的愛,多大的包容,多勤的雙手,才能讓這個生活在知識世界裡的男人,不為日常生活羈絆,繼續著他的理想與事業。

好好說話的夫妻,才能比翼齊飛,哪怕遭遇困境也能相濡以沫,共同奏響和諧幸福的家庭樂章。

好好說話,家成福氣聚寶盆|和顏悅色,朝朝暮暮情長久

錢鍾書與楊絳


2.和父母好好說話,是對他們最大的孝敬

有學生作業不做上課吵鬧不服老師教育,只能把家長叫來學校。那做母親的很焦急,也很煩躁,一來就氣勢洶洶的要罵兒子,誰知話還未出口,根本無法出口,那兒子當著老師的面就罵他母親一個狗血噴頭。一個根本沒有生活能力的學生,樣樣都靠父母供給,對生他養他的母親竟然如此粗聲大氣無情無理,真讓人心寒。

著名作家史鐵生在最狂妄的年紀突然雙腿癱瘓,變得暴怒無常。他寫道,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脾氣壞到極點,經常是發了瘋一樣地離開家,回來又中了魔似的什麼話都不說。母親成了他的出氣筒,好像他所有的苦難都是母親造成的。

而母親呢,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身患肝病,疼得整宿整宿睡不著,口吐鮮血,心裡口裡記掛著的還是自己的兒子。她要兒子不僅僅是活著,還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可是兒子,從來都沒有想過母親,從來也不知道母親的艱難與痛苦,他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是最沒有前途的人。

後來母親死了,他才突然醒悟,母親的苦難與偉大才在他心中滲透得深徹,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把她召回去了。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作家史鐵生用痛徹肺腑的切身感悟,就是要告訴大家,一個人不管落在一個怎樣的境地,都要和父母好好說話,那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敬,那是一個家最大的福氣。

好好說話,家成福氣聚寶盆|和顏悅色,朝朝暮暮情長久

史鐵生《秋天 的懷念》


3.和孩子好好說話,是人生的必修課

世上有多少孩子,是在父母的打罵下成長的,或是調皮,或是做錯事,或是毫無緣由。

2019年年入1.6億,紅遍全網的古風博主李子柒,在她特別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後來父親去世,繼母對她很惡毒,她在博客中寫道:“6歲時候的我,被繼母拽著頭髮往水溝裡按,被打得半死不活的時候,都生生的沒掉過一滴淚。”

好好說話,家成福氣聚寶盆|和顏悅色,朝朝暮暮情長久


對年幼的孩子,那是多麼可怕的折磨,作家蘇珊·福沃在《中毒的父母》中說過: “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紮在子女的心頭。”

這個從小苦命的孩子,如果繼續在繼母那裡,那麼她的人生可能一片黑暗,她的心靈會是怎樣的孤寂扭曲。幸虧還有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只是為了活下去,李子柒廚藝、養蠶、繅絲、刺繡、竹藝、木工等等樣樣精通。爺爺去世之後,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這世上的至親之人,因此,她容不得任何一點對奶奶的傷害,她要用命護著。奶奶能給予她的,就是可以和她好好說話。

好好說話,家成福氣聚寶盆|和顏悅色,朝朝暮暮情長久

李子柒和奶奶


但是,世上也有多少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之一下,品學兼優,而這只不過就是與孩子好好說話。

曾是北大校長的胡適,父親去世的早,他母親二十三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帶著幼子,獨立支撐著一大家子。大哥是敗家子,吸鴉片煙,賭博,年年的大年三十,都有幾十個債主堵在家裡要債。大嫂是個最無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個很能幹而氣量很窄小的人。她們常常鬧意見,母親以她的和氣榜樣,以她的仁慈,隱忍,溫和,從來沒有說一句傷人感情的話。

她對自己年幼的兒子,更是寄予了全部的希望,她對兒子的影響是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作為一個鄉村母親,她教育出了一個留洋的博士兒子,請看她是如何與兒子好好說話的。

每天天剛亮時,母親便把兒子喊醒,叫他披衣坐起。等兒子清醒了,便對他說昨天做錯了甚麼事,說錯了甚麼話,要他認錯,要他用功讀書,要他學習父親的種種好處。說到傷心處,她會潸然淚下。到天大明時,她才把兒子的衣服穿好,催他去上早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

她以她樸素的觀念,在兒子品格的培養上,可謂用心良苦。哪個孩子不會做錯說錯呢,哪個母親會這樣天天引導自己的孩子反思自己的所做所為,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呢。

孩子稚嫩的心靈,需要父母去呵護,孩子美好的品格,需要父母去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需要父母去養成,這一切,都源於和孩子好好說話。和孩子好好說話,是父母的必修課。

好好說話,家成福氣聚寶盆|和顏悅色,朝朝暮暮情長久

胡適


一個家庭的幸福,往往從好好說話開始。一個能與孩子好好說話的人,他必定也會與父母好好說話,與伴侶好好說話。

幸福的家庭,人人嚮往,幸福的家庭,需要經營,幸福的家庭,和風細雨。好好說話,家成福氣聚寶盆,和顏悅色,朝朝暮暮情長久。

能好好說話的人,不管何時何地,都是備受歡迎的,不僅是家庭的福氣,也是單位的福氣,更是社會的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