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中國電視劇行業幾乎是從零起步,卻在今天取得了世界電視劇產量第一的顯赫成績。雖然這標誌著我國已經成為了名符其實的電視劇生產大國,但我們不能忽視,大批經典的引進劇集在這波洶湧的發展浪潮初起步時,的確曾極大程度的豐富和滿足了當時的中國熒屏,這些引進劇勾連著幾代人深刻的記憶。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大西洋底來的人》海報

上世紀80年代初,電視機逐漸走進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但由於中國的電視劇事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剛剛開始緩慢復甦,中國的電視節目無奈陷入了“無米下鍋”的窘境,於是,電視臺想到了引進國外影視劇。1980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從美國引進的科幻電視劇《大西洋底來的人》,神秘的西方世界,科幻的故事情節,隨處可見的新奇事物,讓這部美劇在神州大地造成了星火燎原的轟動效應。尤勇當年看這部劇的時候是在他媽媽單位的工會,每天晚上早早地去佔位置,就跟看電影一樣。嚴寬正是通過這部劇知道了世界上有個洋叫做大西洋,後來還從母親口中得知,大西洋不是最大的洋,更大的洋叫做太平洋。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大西洋底來的人》劇照

劇中的麥克來自大海深處,是一個海陸兩棲、手上長蹼的高等生物,偶然被人從岸邊救起,從此就和科學家瑪麗一起致力於對抗邪惡、保衛人類的高尚事業。這樣的劇情在今天看來未免有點“小兒科”,但當時卻像磁石一樣牢牢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觀眾,甚至有單位評選先進時,工人們竟寫上了“麥克·哈里斯”。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大西洋底來的人》中的麥克

劇中主人公佩戴的“麥克鏡”在中國的流行服飾史上是一個重要標誌,這款俗稱“蛤蟆鏡”的墨鏡引來年輕人們爭相購買,當年最時髦的事情是效仿麥克時絕對不能撕掉眼鏡上面的商標。愛趕時髦的尤勇當年也買了一個那樣的蛤蟆鏡,不過因為那時候國內沒有原樣的眼鏡,尤勇買的是一個仿製品。

《大西洋底來的人》同時還帶動了一項運動,扔飛盤,這本來是劇中人物在沙灘上休閒放鬆時做的一項運動,因為這部劇,在全國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大家仍飛盤的身影。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加里森敢死隊》海報

作為僅次於《大西洋底來的人》引入國內的第二部美國電視連續劇,1980年10月份開播的《加里森敢死隊》同時給我們帶來了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劇中特立獨行的“酋長”、風流倜儻的“戲子”、插科打諢的高尼夫、暴跳如雷的卡西諾,當然還有沉穩剛健的加里森中尉本人,都是整整一代人心目中無可爭議的“兄弟連”。他們既是戰功赫赫的英雄,也是劣跡斑斑的罪犯,這種古怪的人物設置本身就讓當時的觀眾深受震撼,《加里森敢死隊》中 “頭兒——” 的稱呼方式更是沿用至今。據說“頭兒——”這個稱謂是當時上海電影譯製廠老廠長陳敘一老先生專為《加里森敢死隊》獨創的一種稱謂,因為既灑脫又親切而且朗朗上口,所以後來成為小團體當中稱呼領導的專用名詞。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加里森敢死隊》主演陣容

能將五位個性不同的主人公塑造得惟妙惟肖,該劇的配音立下了汗馬功勞。迄今為止,還沒有哪部電視劇的配音陣容能夠和《加里森敢死隊》相比,作為當時極為罕見的美國長篇連續劇,《加里森敢死隊》集合了當年上海電影譯製廠最精銳的配音力量,為加里森配音的童自榮、為戲子配音的喬臻、為酋長配音的施融、為卡西諾配音的楊成純、為高尼夫配音的尚華,那些刻骨銘心的聲音在如今聽來依然是如此悅耳動聽。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加里森敢死隊》劇照

26集的《加里森敢死隊》當年在播放到16集的時候就打出了全劇終的字幕,後來得知是因為這部劇播出後被認定為是一部純打鬥的娛樂劇,沒有什麼藝術價值,所以在播到一般時停播了。《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這兩部電視劇不僅造成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觀,並且也引發了中國觀眾對於美國電視劇的極大熱情。在這之後,還有《俠膽雄獅》《豪門恩怨》等諸多美國引進劇陸續和中國觀眾見面。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1990年《正大綜藝》開播

1990年4月21日,一檔名為《正大綜藝》的大型綜藝益智節目在中央臺開播。節目中除了“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外景拍攝讓人大開眼界之外,節目最後的《正大劇場》也成了中國觀眾接觸海外電視劇的一大平臺。而作為在《正大劇場》播出的第一部電視劇,《俠膽雄獅》留給無數人美好的回憶。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豪門恩怨》劇照

此外,1991年引進的美國長篇電視劇《豪門恩怨》也在中國觀眾中間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部反映美國著名石油富豪家族命運的電視劇,籠絡了大批死心塌地的鐵桿觀眾。並且對於中國觀眾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因為在此之後的十幾年裡,無論是《創世紀》《天地男兒》這些港劇引發的收視熱潮,還是《大宅門》《喬家大院》這樣的內地古裝劇創造的收視奇蹟,一切都足以證明觀眾們對於此類豪門家族劇的熱情從來沒有停止過。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成長的煩惱》劇照

說到90年代的引進美劇, 1991年引進的美國家庭情景喜劇《成長的煩惱》是一部當之無愧的電視佳作,直到今天仍被全國各地的電視臺反覆播放。西維爾一家人樂天豁達的性格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該劇不僅僅受到成人和家長的歡迎,尤其還倍受中小學生的喜愛。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成長的煩惱》劇照

電視劇《成長的煩惱》把一種名為“啟發式教育”的全新美國教育方式介紹給了中國觀眾。通過這部電視劇,我們看到了美國家庭中孩子成長經歷的一切,更是體味了普天下為人父母的心路歷程。除此之外,《成長的煩惱》的成功更是給中國情景喜劇的創作發展樹立了一個榜樣。2005年開播的家庭情景喜劇《家有兒女》就是受其影響最深的一部,無論是劇中一家五口的情節設計,還是三個孩子迥然不同的個性特點,都讓我們看到了當年《成長的煩惱》的影子。

美國電視劇初進中國,是中國電視劇史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1985年,北京郊區平谷縣出現了全國第一個“彩電村”,看電視成為最大眾的休閒娛樂方式。不僅《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等持續颳著美劇旋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劇也被大規模的引進。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大俠霍元甲》劇照

引進劇的第二波浪潮在1984年,這一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實現了零的突破,而香港電視劇《大俠霍元甲》橫空出世,為民族榮譽而戰愛國情懷恰好與之呼應,鼓舞了無數的中國大眾。直到今天聽到這首主題歌,我們依然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大俠霍元甲》當中不添加特技的武打場面已經相當落伍,不過對於從來沒有在電視屏幕上目睹過中國功夫的八十年代觀眾來說,不用說迷蹤拳了,光是陳真的招牌動作“後踢腿”就足以讓人目瞪口呆,而陳真的扮演者梁小龍更是被觀眾冠上了“鐵腿大俠”的封號。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梁小龍扮演的陳真

當時有無數人後悔沒和大俠“霍元甲”活在同一時代,無法得到迷宗拳的真傳。而在全國上下一片練武熱中,無數熱血男兒紛紛自創迷宗拳。《大俠霍元甲》的熱潮還沒過,他的姊妹篇《霍東閣》、《陳真》等也接踵而至。在港劇硬朗風格大受歡迎的同時,以柔情見長的臺灣言情劇也開始攻佔熒屏,給內地觀眾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一剪梅》海報

楚楚可憐的女主角,英俊多情的男主角,再加上百轉千回的故事情節,1985年引進的臺灣言情電視劇《一剪梅》以如此鮮明的特點在80年代迅速攻佔了內地熒屏,賺走了無數女性觀眾的眼淚。費玉清為這部電視劇演唱的同名主題曲也成了當時最流行的歌曲,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幾句,90年代初當時髦的卡拉OK興起時,這首歌也是點唱率極高的熱門曲目,即使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仍舊有不少人記得。這部經典的臺灣劇後來並沒有大規模重播,而是在二十年後推出了由趙文卓和蔣勤勤主演的翻拍版本《清河絕戀》,雖然故事內容幾乎沒變,但卻難以再次喚起全國規模的收看風潮了。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阿信》海報

上世紀80年代,隨著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國內地掀起了第一輪日本流行文化熱潮。1984引進的長達297集的日本電視劇《阿信》就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日劇代表作。在沒有各色勵志培訓和勵志書籍的80年代,《阿信》就是最好的勵志教材。女主人公阿信的坎坷經歷和奮鬥精神激勵了無數國人,她從最底層做起,以堅韌面對挫折,用汗水換取成果,創辦了著名的百貨連鎖企業八佰伴。從阿信的身上,人們看到了善良、真誠、永不放棄的精神力量。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扮演阿信的老青幼三代演員

當年《阿信》的童年篇播出時,很多家長更是藉著劇中小阿信的勤勞和努力教育孩子,從做家務到不挑食,方方面面都能把阿信當成活教材。劇中顯示出的東方文化背景下相似的家庭觀念和孝道理念更是被很多中國家庭作為楷模。《阿信》不屈不撓精神不僅影響了一代中國人,也影響了後來很多中國、日本、韓國電視劇的選材,但比起後來其他的勵志作品,《阿信》動人而不煽情,曲折而不誇張的風格仍然顯得極為吸引人。

當《阿信》後來被重新配音再次播放時,這部幾十年前的老劇再次顯示了它不同凡響的號召力,打敗其他熱播劇集成為同時段全國收視第一名。雖然時代變遷,商業模式日新月異,阿信生活時代的學徒制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是阿信的創業故事,非但沒有褪色,反而更具有道德意義。

《阿信》《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還記得這些引進劇嗎

《人在旅途》劇照

上世紀八十年代不少中國觀眾對南洋小島新加坡的瞭解並不多,甚至連它的具體位置也說不上來,《人在旅途》是大多數人接觸到的第一部新加坡電視劇,透過這部劇不僅看到了多條主線的新鮮故事,還通過這部劇知道了原來新加坡人也是說中文的,同時也對經濟發達的新加坡增加了不少了解。

當時在幾乎沒有流行音樂的中國內地,《人在旅途》這首與電視劇同名、好聽又上口的主題曲迅速被傳唱,不少少男少女喜歡這首歌喜歡到守著電視抄歌詞的程度。從來不怨命運之錯 不怕旅途多坎坷 向著那夢中的地方去 錯了我也不悔過”歌詞句句入耳,感人至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