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侯考:西鄉侯是鄉侯非縣侯 張飛司馬懿裴松之都曾封此爵

西鄉侯考:西鄉侯是鄉侯非縣侯 張飛司馬懿裴松之都曾封此爵

此前曾專門論述諸葛亮的武鄉侯不是縣侯,而是鄉侯。

與武鄉侯一樣,張飛、司馬懿、裴松之等14人的西鄉侯,也都是鄉侯,比縣侯低一級。

侯爵以軍功為主

前人很多誤解,包括易中天也誤以為西鄉侯、武鄉侯屬於縣侯,因為他們覺得張飛、司馬懿、諸葛亮都是響噹噹的朝中大員,怎麼會只是鄉侯,甚至比魏延這個南鄭縣侯還低一級。

其實,軍功爵,主要以軍功晉爵為主,軍功少,爵位自然低一些,而且也不影響職位匹配。

封爵,就相當於現在的技術職稱。職稱高,職位不一定高,職位高的,職稱也不一定高。單位裡某些二三把手領導職務高,職稱可能只是中級,而一個老資格的普通員工,職稱可能已經到了副高,這種情況也很常見。

蜀漢軍職人員因為有軍功,在劉禪朝要升為縣侯也是很容易,如魏延南鄭侯、吳壹濟陽侯、吳班綿竹侯、姜維平襄侯、馬岱陳倉侯、句扶宕渠侯、王平安眾侯,都是縣侯。

而行政人員因為少有軍功,職位比肩丞相,爵位也不會超過鄉侯,如李嚴都鄉侯、蔣琬安陽亭侯、費禕成鄉侯。

行政人員諸葛亮的武鄉侯比軍職人員魏延的南鄭縣侯低一級,沒什麼問題。為何張飛這種猛將也才封到鄉侯?

因為劉備朝基本是鄉侯封頂,和曹操時期差不多,曹操手下猛將如虎、謀臣如雲,但五子良將、二荀程郭等也都只封到亭侯,鄉侯只有夏侯惇一人,到了魏蜀第二代才大肆擴員,鄉侯縣侯越來越多。

劉備得荊州定江南後,張飛封新亭侯,和關羽漢壽亭侯一個級別了。到了劉備定蜀中,稱王稱帝后,章武元年(221年),張飛進封西鄉侯。

這時前將軍關羽已死,如果沒有追進爵位,爵位就永久停止在了亭侯一級,而和張飛一起受封的五虎上將馬超由都亭侯進封斄鄉侯。張飛是右將軍、馬超是左將軍,屬於並列級別。

到劉禪建興元年(223年),次一等的趙雲才遷鎮東將軍,封永昌亭侯,同年被封亭侯的還有都亭侯魏延,爵位比鄉侯低一級。這一年封鄉侯的有武鄉侯諸葛亮、都鄉侯李嚴。建興八年,魏延大破郭淮、費瑤有功,進封南鄭侯,比諸葛亮武鄉侯高一級。

張飛是涿郡西鄉縣人,馬超是扶風斄城人,是以故鄉封土,如果屬於縣侯,那麼他們都比趙雲高出兩級,而且是從亭侯越過了鄉侯升遷,這是幾乎不可能的。

西鄉侯考:西鄉侯是鄉侯非縣侯 張飛司馬懿裴松之都曾封此爵

司馬懿曾封西鄉侯

從晉升軌跡可知西鄉侯非縣侯

暫時放過張飛,我們再看看其他五位西鄉侯的晉升軌跡。

1)司馬懿。曹丕即位魏王,司馬懿封河津亭侯;魏文帝受禪篡漢,司馬懿升一級,封安國鄉侯。黃初五年(224年),改封西鄉侯(《魏略》載詔書稱西鄉侯,《晉書》作向鄉侯);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即位,升一級,改封舞陽侯,為縣侯。

可見司馬懿是因曹丕稱魏帝才從亭侯晉升到鄉侯,而在文帝朝從安國鄉侯到西鄉侯,只是平移,都是鄉侯,直到新帝繼位才升到縣侯。如果西鄉侯已經是縣侯,新帝繼位反而成了平移,沒有升遷,這就很不合理。

2)劉放。《三國志》記載,“漢廣陽順王子西鄉侯宏後也。”這裡有兩處錯誤,一是廣陽順王應該是西漢廣陽頃王劉建,因順和頃字相近而誤。劉建子西鄉侯是劉容,也因宏和容字相近而誤。劉放在魏明帝即位後也進封西鄉侯,原來的西鄉侯司馬懿則升一級封舞陽縣侯。

劉放的晉升順序和另一個人孫資同步,而每次都高孫資一級。劉放為關內侯,孫資為關中侯;劉放進爵魏壽亭侯,孫資為關內侯;劉放升到西鄉侯,孫資為樂陽亭侯。

這種同步晉升,每次都低一級的感覺不好受吧,還好,後來這個孫資還是迎頭趕上了,他因招誘公孫淵有功,升左鄉侯,終於與西鄉侯劉放同級了。景初二年(238年)平定遼東,兩人再次同步由鄉侯升為縣侯,劉放為方城侯,孫資為中都侯。可見劉放的西鄉侯,也是比亭侯高一級、比縣侯低一級的鄉侯,而非縣侯。

3)張既。曹操時,張既跟隨鍾繇,西征馬騰等,斬殺衛固、張琰,封武始亭侯。曹丕即位後,涼州張進、黃華、麴演等為亂,張既平亂有功,升一級為都鄉侯。後來又代鄒岐為涼州刺史,平定河西胡亂,徙封西鄉侯,增邑二百戶。

張既從都鄉侯到西鄉侯,是“徙封”,一般都是平調,張既因有功,只是改變了封地,增加了戶口,還是屬於鄉侯。223年,張既去世,兒子張緝襲爵西鄉侯,嘉平六年(254年)密謀誅殺司馬師失敗反被誅。

4)曹玹。曹操兒子曹玹,建安十六年(211年)封西鄉侯,早逝,無子。建安二十年(215年),兄弟曹林的兒子曹贊繼承曹玹爵位,也早逝,無子。魏文帝讓曹贊弟弟曹壹過繼給曹玹,襲爵西鄉侯。黃初二年(221年),曹壹從西鄉侯(鄉侯)升為濟陽侯(縣侯)。黃初四年,曹壹由縣侯進爵為公。

5)張瑛。張瑛是關內侯張嶷之子。延熙十七年(254年)張嶷戰死後,長子張瑛被封為西鄉侯,次子張護雄襲爵關內侯。張嶷如果不戰死晉升為亭侯毫無問題,長子張瑛並無卓越軍功,也不知名,正常途徑襲爵只能為關內侯,只是蜀漢朝撫卹忠烈,特意褒獎,才越過亭侯一級封為鄉侯。西鄉侯如果是縣侯,這優待就未免太過分了。

如果算上襲爵的張緝、曹贊、曹壹,一共有9個西鄉侯,如果再加上東漢靈帝時的竇靖、朱儁,漢末三國西鄉侯有11人。

西鄉侯:竇靖(168年-),朱儁(184年),曹玹(211年-215年),曹贊、曹壹(215年-221年),蜀·張飛(221年),張既(221年-223年),張緝(223年-254年,可能有改封),司馬懿(224年-227年),劉放(227年-238年),蜀·張瑛(254年-263年蜀漢滅)。

其中張既兒子張緝西鄉侯的爵位長達32年,與司馬懿、劉放二人重疊,懷疑張緝襲爵後不久,曹丕改封司馬懿為西鄉侯,同時也調整了張緝的封邑,只是史書未記載張緝徙封何鄉。封地調整也是常有的事,先是張既由都鄉侯徙封西鄉侯,後來司馬懿又由安國鄉侯徙封西鄉侯,張緝也可能由西鄉侯徙封他鄉。

西鄉侯考:西鄉侯是鄉侯非縣侯 張飛司馬懿裴松之都曾封此爵

朱儁也曾平黃巾有功封西鄉侯

東漢無西鄉縣只有西鄉鄉

西鄉侯既然不是縣侯而是鄉侯,西鄉可能不是指涿郡西鄉縣,而是涿郡下一個比縣低一級的鄉。

查西漢郡國,幽州涿郡下轄有西鄉縣,所以很多人認為張飛是涿郡西鄉縣人,西鄉侯為西鄉縣侯,其實不然。

西漢確實設置有西鄉縣,為侯國,西漢也有西鄉侯,如劉放的先輩劉容(《三國志》誤為西鄉侯宏)。王莽新朝(9年-23年)改西鄉縣為移風縣,東漢縣廢。

可能早在西鄉縣改移風縣時就分出了鄉一級的西鄉,再晚就是東漢廢移風縣時,可能只保留了鄉一級的西鄉。

西漢廣陽王劉建已知有五子,廣陽王劉舜(襲爵)、臨鄉侯劉雲、西鄉侯劉容、陽鄉侯劉發、益昌侯劉嬰,彼時因為有西鄉縣,不能確定是否為鄉侯,即便三國時的西鄉侯、陽鄉侯確實為鄉侯,也不能說明西漢時的西鄉侯、陽鄉侯一定是鄉侯,不排除陽鄉如西鄉一樣,是從西漢時一縣降級成了東漢三國時一鄉。

東漢末也有西鄉侯爵位。168年,漢靈帝即位,竇太后堂弟竇靖為西鄉侯;靈帝末,184年,朱儁(又作朱雋或朱儁)平定三郡黃巾有功,由都亭侯升為西鄉侯,185年又因功升錢塘侯(縣侯),可見西鄉侯還是屬於介於亭、縣之間的鄉侯。

西鄉侯考:西鄉侯是鄉侯非縣侯 張飛司馬懿裴松之都曾封此爵

注三國的裴松之也是西鄉侯

因為西鄉在涿郡(曹魏范陽郡),蜀漢張飛和張瑛的西鄉侯則是虛領,實際封地在漢中南鄉縣內,西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因此處曾是西鄉侯張飛封地,改為西鄉縣,也就是現今的西鄉縣。

即便西晉時漢中設有西鄉縣,但此後大多時候都不歸東晉、南朝管轄,西鄉侯虛封之地應該還是涿郡(范陽)境內的西鄉鄉。

東晉虞預,咸和中(大概是327年)封西鄉侯,328年平定蘇峻之亂,進封平康縣侯。可見這裡的西鄉侯也是鄉侯,不是縣侯。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注三國的裴松之也被封為西鄉侯。《上三國志注表》最後一句就是:“元嘉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書侍郎西鄉侯臣裴松之上。”

南梁宗室蕭勸也是西鄉侯,弟弟蕭勉為東鄉侯,都是鄉侯,因為他們還有個弟弟蕭勃為曲江鄉侯,肯定是鄉侯無疑。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蕭勸、蕭勉兄弟都死於侯景之亂,陳霸先禪代南梁時,蕭勃兵敗被殺。

除了西漢劉容的西鄉侯是否鄉侯待考,其他14人的西鄉侯都屬於鄉侯,包括張飛,沒有一個是縣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