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排頭兵 群眾信賴主心骨

她們忙碌的身影出現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她們沒有強大的後備力量和防疫裝備,她們不是醫生不是護士卻始終奮戰在最前線,她們要敲開一個個緊閉的門,排除每一個隱患,她們是這場戰“疫”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她們的名字叫社區工作者。成千上萬基層的社區工作者,是這場抗疫戰役中默默無聞的“逆行者”,前哨農場街道辦第一居民委黨支部書記李淑娟便是其中一員。



奮戰在一線的“當家人”

疫情防控排頭兵 群眾信賴主心骨

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庚子鼠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李淑娟同志舍小家、顧大家,自大年二十九開始,始終堅守在社區第一線,連續作戰,一刻不敢鬆懈。她深知自己責任重大、擔子沉重,每天起早摸黑,風雪無阻,打電話、發微信、挨家挨戶的摸底排查、宣傳政策、組織安排、部署任務、彙報數據、協調溝通,每一項工作都親力親為,不辭辛勞,以身作則,用無聲的行動發出最有力的動員。她的身上常常備著降壓藥和止疼片,實在太累的時候就吃一片緩解一下全身的疼痛,畢竟她已經是當姥姥的人了,這樣超負荷的工作已經嚴重透支了她的身體健康。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李淑娟同志敢於頂的上去,敢於抗的起責任,是名副其實的奮戰在一線的“當家人”。




群策群力的“動員人”


疫情防控排頭兵 群眾信賴主心骨

“戰疫”期間,社區的工作十分繁忙,任務十分艱鉅。第一居民委轄區共有居民1488戶,3588人,人員眾多,工作量大,僅僅靠社區幹部力量遠遠不夠,面對每天報表、走訪等大量工作,李淑娟在居民微信群發佈信息,動員社區黨員、志願者積極參加防疫工作,信息一經發布,黨員們、志願者們第一時間紛紛響應。不到一天,第一居民委便成立了三十多名志願者“突擊隊”,然後就馬上分別投入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志願者的突擊隊員們日夜進行巡邏,同時利用微信群、電話入戶等各種形式深入宣傳抗擊疫情,提醒居民不得外出,給群眾宣傳防控知識,勸導不聽指揮、不遵守紀律的群眾,對居家的困難群眾進行幫扶救助,送生活必須品。他們不分晝夜,堅守一線,以社區為家、心繫群眾,每天忙得都顧不上喝水、上廁所,但是他們從不說累,從不退縮。


居民群眾的“貼心人”


疫情防控排頭兵 群眾信賴主心骨

“我要3斤雞蛋、2斤豬肉、一包紙抽......”,一大早,李淑娟的微信就叮叮噹噹響個不停。自從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為了切實解決居家隔離人員生活問題,她就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擔當起居家隔離人員的“跑腿員”,用一雙“溫暖”的腿,阻隔了疫情,傳遞著愛心。

轄區居民呂洪順是居家隔離人員,給居民委打電話說覺得血壓有點高。李淑娟接了信息後就立即帶領第一居民委工作人員把電子測壓儀和體溫計送到了呂洪順家門口。“呂大哥,血壓儀和體溫計給您放門口了,有事打電話”。緊接著,她又匆匆跑到隔壁小區,敲了敲高貴雙家的門,告知液化氣罐已罐滿氣放在家門口了,又趕緊把新鮮的青菜和奶製品放在了王鐵友家門前,並隔著門叮囑他,疫情非常時期一定不要出門,有事情隨時給居民委打電話或者發微信。 居家隔離不隔情,“跑腿代買”暖人心。 李淑娟同志帶領著黨員、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免費幫居家隔離人員採買生活必備物資、防護用品等,向全場居民傳遞了別樣的溫情,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體現擔當作為。


柔情似水的“暖心人”


疫情防控排頭兵 群眾信賴主心骨

她每天凌晨3點半和中午12點都會準時的出現在火車站,接回符合條件的復工返鄉人員,親切的把他們帶回家中,按要求進行隔離,在房門口張貼居家隔離標識,安撫好他們的情緒。並一天兩次不厭其煩地詢問他們的體溫,身體狀況,提醒他們避免出門。對於一些年紀較大有慢性病的人員,她都會親自陪同去醫院檢查取藥,同時安撫他們的情緒,不要過度恐慌,做好自我隔離,發現發燒症狀及時就醫,並主動詢問他們需要的物資,購買送上門。



疫情防控排頭兵 群眾信賴主心骨

“巾幗何須讓鬚眉”,為了做好外防輸入工作,李淑娟堅持用自己的細心、耐心換來群眾的安心。


疫情防控排頭兵 群眾信賴主心骨

驟雨疾風勁草顯,駭浪驚濤砥柱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李淑娟同志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站在了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線,將轄區居民群眾的健康放在首位、護在身後,她是疫情防控最美“逆行者”,是疫情防控的排頭兵,群眾信賴的主心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