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內地投資800億受阻,卻買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他還捐100億

引言

從古至今,我們都不缺乏願意去在幫助他人的慈善家。這些慈善家,在自己的經濟條件變好之後,也不忘回饋社會。也正是由於這樣,他們的事業才能越走越遠。在遠古時期,人們的生存條件都還比較惡劣,大多數人都過著十分窮苦的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都有很多通過經商獲得財富的人去友善地幫助他人。

其中的范蠡因為幫助國君成功復國,而被人們熟知,他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商人。在他在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他還將自己的一部分錢財拿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史記》稱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這段文字是說他在十九年的時間之中,三次得到鉅額財富,但也三次將自己獲得的財富用去幫助貧苦的百姓和周圍的人。在歷史上,他是一個成功的大商人,同時他也是一個慈善家。


到內地投資800億受阻,卻買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他還捐100億

范蠡

如今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們國家也出現了很多有優秀的企業家,他們在自己的事業上大有一番作為,擁有著鉅額的財產。在這些企業家中,不少的人在變成富豪之後,沒有隻顧著自己物質上的享受,而是把自己的一部分財產拿出來為國家為社會做著自己當貢獻。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個熱心於公益項目的大企業家,他打算到內地投資800億受到阻礙,做公益的積極性卻沒有一定改變,花了一大筆錢買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不僅如此他還捐款100億,這個人就是著名富豪王永慶。

到內地投資800億受阻,卻買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他還捐100億

王永慶

王永慶,1917年出生於臺北一個以中種植茶葉為生的家庭之中。王家有著豐富的茶葉種植經驗,再加上他們家中一共有六個孩子,靠著一家人的辛勤和汗水,家中的茶葉生意很快就越來越好。在當地王家也算是比較富裕的家庭。可是隨著茶葉的供給量在不斷提升,種茶葉再也不像之前一樣能賺很多的錢,王家的茶葉生意也就不那麼好做了,賺的錢也只夠勉強維持一大家子的生活開支。之後家中的父親換了疾病,作為王家長子的王永慶不得不揹負起家中的責任。15的王永慶為了幫助家裡減輕負擔,就已經進了米店做事。在米店做了一段時間,王永慶打算自己開一個米店,但是米店開起來之後由於競爭激烈,生意也不太好。為了做好自己的生意,他每家每戶上門推銷自己的大米,為買米的人提供很多周到的服務。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米店終於開了下去並且不斷做大,他在之後還開了一家米廠。他不僅靠著自己的雙手數承擔起養家的責任還獲得一筆財富。

到內地投資800億受阻,卻買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他還捐100億

在手頭比較充足的時候,王永慶決定找點其他的事情做,在仔細研究了市場行情之後,他進入了建材行業,開始做塑膠產業。一開始他身邊的家人和朋友都不能理解他的做法,但他還是堅持的自己的決定。在之後的日子裡面,人們都發現王永慶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到內地投資800億受阻,卻買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他還捐100億

他開設的塑膠工廠越做越大,越做越強,他的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膠粉生產企業,他還被人們稱為"塑膠之王"

當自己的企業不發展壯大的時候,王永慶還不忘回饋社會,公益事業也做得十分到位。在他成為世界首富之前,他就有心想為祖國做貢獻,原本拿出800億投資內裡的一些產業,加快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由於當時的一些原因,王永慶的投資計劃沒有落實下來,不過他的一顆愛國的心沒有發生改變,他仍熱心於公益項目。

到內地投資800億受阻,卻買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他還捐100億

之後王永慶來去了美國,斥巨資買下了面積相當於1億平方米的土地無償捐獻給了國家。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面,王永慶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在內地共投資上千億元,扶持發展的企業達到了32家。不僅如此,王永慶還十分關注內地的醫療事業,他花費了16億創辦了廈門長庚醫院,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在08年震發生之後,王永慶以企業的名義捐款1億元,是所有捐款的臺灣企業中捐得最多的一家,這也能看出王永慶是真的熱心做公益的。

到內地投資800億受阻,卻買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他還捐100億

王永慶還設立了一個慈善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社會上那些有需要的人,他告誡自己的額子孫在,這個基金會要用心去做並且要一直做下去。經過這麼多年,這個基金會內地捐款達到100億,全部都用於內地的公益項目。

到內地投資800億受阻,卻買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他還捐100億

結語

王永慶的一生,都在為公益事業做貢獻。90的時候仍然堅持公益事業,雖然他現在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這種慈善精神和愛國情懷會一直感染著我們。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