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幾個測試看孩子是否具有同理心

一九二O年,美國心理學家鐵欽納首度使用同理心這個詞。同理心

(Empathy),又叫換位思考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作為父母。我們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為具有同理心的人。我們不妨來做些測試,看孩子具有怎樣的同理心,以便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培養規劃。


通過幾個測試看孩子是否具有同理心

關注情緒測試

具有同理心首先要看孩子是否能夠關注別人的情緒。如果孩子兩歲左右,你可以注意觀察:

1、當別的孩子嬉笑時,孩子是否會抬起頭或扭過臉去看。

2、當週圍人情緒有起伏,或高興大笑,或生氣訓斥時,孩子是否會注意到這些情緒變化。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麼說明孩子已經開始關注別人情緒了。

正確解讀情緒測試

1、在一張紙上畫出三個大頭棍狀的人物,在操場上站成半圓形。這三個人的臉上不畫五官,只是一片空白。畫一個孩子在中間跌倒,帶著悲傷的表情,甚至可以加上一些簡筆畫的眼淚。讓孩子說出或模擬操場上其他人臉上的表情。

2、找各種表情特寫的雜誌圖片。只剪掉眼睛和眉毛。看看你的孩子是否能通過看別人的眼睛來判斷任務的情緒。它們是悲傷的眼睛嗎?快樂的眼睛嗎?

如果孩子在這些測試中表現出色,那就說明你的孩子非常善解人意。

但善解人意只是第一步。要培養一個有同情心的人,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還要教會他們推測別人在想什麼。這種類型的認知同理心需要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所以它受到孩子的年齡和神經發育的限制。下面要測試你的孩子是否具有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通過幾個測試看孩子是否具有同理心

認知同理心測試

1、你把葡萄乾盒子裡裝上玻璃彈珠,讓孩子預測隔壁鄰居看到這個盒子會怎麼想。如果孩子回答“葡萄乾”,那就說明他有能力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2、使用兩個女孩玩偶——萍萍和娜娜來表演這樣的場景:萍萍把一個玩具放在她的籃子裡,然後離開房間。萍萍走了之後,娜娜拿了玩具並把它放進了一個盒子裡。當萍萍回到房間時,她將到哪裡去找剛才那個玩具呢?

為了完成這個看似簡單的測試,孩子必須發展出認知同理心,才能知道萍萍會在她原來放玩具的地方去找她的玩具。要完成這道題,孩子必須明白“你知道”與“別人知道”之間的區別。兒童通常要到4歲左右才有可能通過這個測試,但大多數孩子要到6歲。如果通過了,就表明他們已經開始擁有認知同理心。

親社會行為測試

1、給孩子讀下面的故事:

一天早上,小明上學太晚了,沒來及吃早飯。終於到午飯時間,小明打開午飯正準備吃時,他注意到一個孩子獨自坐著,看起來又傷心又餓。小明想他一定是把午飯弄丟了,或是忘了帶。小明不知道該怎麼辦。

然後問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 ?讓你的孩子從下列選項中選擇:

  • (a)我要告訴老師。
  • (b)我不會分享,因為他應該記住帶午餐;因為我下午可能會餓。
  • (c)我願意分享,因為我可以想象如果我是那個孩子我會有什麼感覺。

答案(c)表現出最親社會的行為。

2、創造這樣一個場景。你的朋友把一些笨重的東西,比如一個大箱子,搬到一棟樓裡或一輛車裡。這樣他的雙手都佔著,就不能自己開門了。跟在孩子後面,但假裝沒有注意到你的朋友需要幫助。即使他撞了好幾次關著的門,你也要假裝沒注意。看看你的孩子會為他開門嗎?如果他掉了鑰匙之類的東西,看看孩子會幫他撿起來嗎?


通過幾個測試看孩子是否具有同理心

培養同理心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工程,這幾個簡單的測試只是想提醒父母關注同理心並開始從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關注得越早,培養得越早,孩子越有可能成長為具有同理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