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太陽與日落太陽怎麼拍比較好,有沒有好的照片可以分享?

一世歡喜不為世俗所及


選好機位,最好用上三角架,測光最好對太陽周邊光區,構圖,等待太陽昇或落到合適的高度。


天麓樵夫


日出與日落的拍攝是個需要很大篇幅才能論述清楚的問題,也不知道能不能說清楚。

日出、日落時分,每天最短暫的精彩時刻,是攝影師的最愛,但由於日出與日落的時間較短,光比較大,曝光、氣氛上非常不易控制等等,拍攝難度很大,我就結合自己的經驗,選重點給幾點建議。

選擇合適的攝影地點

拍攝日出或日落的攝影點,因季節不同及太陽昇降方向而不同,拍之前一定要作好功課,而且應該選擇自己熟悉的地方。這個地方除了日出或日落的方向合適,最好選擇地勢高、展望好且視野寬闊,而且最好有非常出色的前景,因為在拍攝時,僅僅是太陽,沒有合適的前景搭配,是不會有好作品的。

把握最佳的黃金時段

日出日落日間較短,我個人經驗以太陽出沒於地平線前後約四十分鐘左右為最佳時刻;我們不妨更具體一些:

早上:日出前30分鐘,日出後的1小時內。

晚上:日落之前的1小時,日落後的30分鐘。

這兩個時段不僅僅光線變化巨大,在色溫上也變化巨大,非常適合表達各種氣氛。

尋找合理的前景陪襯

前景在日出日落時非常重要,如果彩霞滿天,畫面中沒有其它對比的要素,會非常單調乏味。前景可以是提前觀察好的,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一些枯木、花草、人物等做為前景陪襯,大家經常看有人拍日出或日落以天安門,國家大劇院,故宮角樓等當前景,就是這個因素。下面這張照片拍自於盤錦紅海灘,在這麼強的光比下紅色是很難顯出來的,但用小河作前景,是因為水在光照下是亮的,曝光上不至於下面一團黑,效果不錯。

技術上的幾點參考

上面提到了拍攝的內容,但找到這些地方後,如果在技術上沒有掌握好,一樣拍不出好的作品,我這裡只提最重要的幾點:

光圈快門及濾鏡的運用

拍攝日出最大的難題是曝光的運用,因為光比較大,眼睛看到和自己想表達的氣氛往往由於曝光的不準拍攝不出來,在具體的曝光控制上,提個小的經驗:日出日落時亮部與暗部兩者之間的曝光量甚至會超過4、5級以上,此刻,以天空測光做為曝光標準,地面景物會因曝光不足成了剪影,若以地面測光,則原本天空絢爛的色彩,因曝光過度失去所有細節和色彩,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漸變鏡對亮部進行控制,或者分別按天空的亮部和地面暗部為標準,加上平均測光,進行包圍曝光拍攝三張,然後把照片合成一張。我個人喜歡手動控制曝光量,隨時根據明暗狀況測光,並注入您要表現的效果而靈活運用,這也是數碼相機最大的優勢。

慎防光暈滲入

無論拍攝日出或日落,鏡頭總是朝著太陽方向以逆光拍攝,畫面中已經拍攝到太陽,產生光暈是很難避免的現象。光暈的產生破壞畫面中美好的色澤與質感,因此按下快門前應先仔細觀察,調整拍攝角度,使之減少或消失,可以用手,帽子、紙張等進行遮擋或移動角度,如果實在不行,可以把光暈安排在角落或深色位置,給後期修片留下餘地。

隨著數碼相機感光元器件寬容度的進步和後期功能的強大,一些曝光的問題似乎越來越小,但一張曝光準確的照片還是效果最好的。

如果你掌握了我說的這幾個重點,應該能拍出比較美麗的日出日落的照片了。

不知道我的建議是否對你有參考價值?


水手視界


這是最近在小區海邊拍的日出東方的照片!!

下面幾張照片是在農村老家照的夕陽西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