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班婕妤: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納蘭容若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故卻故人,卻道故人心易變。

這首詞其實說的就是班婕妤,

一個知書達禮又哀怨的女子。

西漢班婕妤: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1、懂事的女人,委屈了自己

班婕妤生於西漢年間,班家是山西望族,父親班況是漢武帝時的驍將。她還是《漢書》的作者班固、才女班昭的姑母。她自小受到父親的薰陶,不僅熟諳歷代名媛淑女的行事禮節,喜歡閱讀《詩經》之類的典籍,文化涵養極其豐厚。

她生來的貴族氣質和冠壓群芳的才氣,在人群中很惹眼。入宮以後一段時間也很得寵,她非常熟悉史實、擅長音律,經常能引經據典規勸成帝,也能使劉驁陶醉在絲竹聲中。

她輕輕盈盈、深情幽婉,她是才貌雙全的女子,是字字珠璣的書簡,終於等到了那個傾心捨命的人,於是只想象雲靄般日夜縈繞在你身旁,愛於是濃的化不開。

班婕妤和後宮的嬪妃們相處也很融洽。因此她的賢德與才貌在全宮上下有口皆碑,當時劉驁覺得她完全是遇到了知己。

西漢班婕妤: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一次,成帝心血來潮,他想與班婕妤坐同一輛車出遊。可是在當時禮法極嚴,規定嬪妃不能和帝王同“輦”。

班婕妤婉言謝絕:“我聽說老祖宗的古書裡記載:聖賢之君,都有名臣在側。只有夏桀、商紂、周幽王這些帝王才有妃子在座,最後都亡國了。如果我和你同車出入,那就和她們沒有什麼區別。”

劉驁瞠目結舌,班婕妤得到了“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的美譽。

從此班婕妤就成了移動的教科書,誰願意每天被教導呢?她開始肯定是為自己的謹遵禮教興奮了幾日,自己受到所有人的讚譽多麼值得驕傲啊!

班婕妤要的是長長久久的俗世夫妻,但是深宮裡哪得長久?

愛情是有保質期的。劉驁被冷落了幾次,終於興致全無。班婕妤就像一件貂皮襖一樣被束之高閣。

2、滿腹的才華,拯救了自己

才貌雙全,年輕貌美又怎樣?對於年輕氣盛的劉驁,身邊有的是絕色女子,劉驁出去巡遊,看上了據說能在掌心跳舞的趙飛燕。

姿色絕佳,風情萬種的趙飛燕帶著她的舞藝、美得讓人窒息的細腰和要奪取後位的野心而來,並且還帶著她的雙胞胎妹妹趙合德。

這姐妹倆瞬間俘獲了劉驁的心,接著也秒殺很多後宮女人們的性命。

西漢班婕妤: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趙飛燕目的很明確,就是來獨得恩寵的。她和她妹妹的到來,隨後引起了後宮的軒然大波,直接威脅著許皇后的後位。

許皇后越想越恨,又奈何不了她們。於是設置神壇,早晚禮拜誦經,不知是真的詛咒趙氏姐妹早日死去,還是這姐妹倆故意下套?

據說是她倆收到下人情報後,添油加醋給劉驁吹枕邊風:許皇后不僅咒我們兩姐妹,而且還咒皇上。

許皇后於是被打入冷宮。趙氏姐妹隨即將計就計,順帶著誣陷班婕妤也參與其中。劉驁下令在朝堂上當眾審訊班婕妤。

當然,清者自清。面對毫不留情地審訊,班婕妤從容不迫,她說:

妾聞死主有命,富貴在天。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

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訴;如其無知,訴之何益,故不為也。

大意是:我聽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些都是非人力所能改變。我常做好事,尚且沒得到上天的垂憐,更不要說做壞事了。如果鬼神有靈,怎能相信惡毒的詛咒?但若鬼神不靈,詛咒又有何益處?我非但不這樣做,而且也不屑這樣做!

此番言語讓大臣們目瞪口呆,此女子德才兼備果不其然。不僅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劉驁也被折服了。有了這次經歷,班婕妤心如止水。

想想自己的境遇,不就是劉驁手裡的團扇嗎?在炎熱的夏天,自己曾是被君王捧在手心,秋天一到,就被收到妝匣裡。過去的一切恩情早已斷絕,劉驁也不是那個想要攜手同輦的君王了。

班婕妤一邊落淚,一邊手把狼毫,在素箋上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怨歌行》,又名《團扇歌》: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做合歡扇,團圓似月明。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意奪炎熱。

捐棄篋奩中,恩情中道絕。

向來後宮多閨怨,從受寵到失寵,是皇宮每天都上演的故事。有些人用盡手腕爭還爭不到的位置,被自己白白錯過了。她是後悔的,是怨的,否則也不會寫出這樣的詞句。

此後的滿腹才華無人問津,容顏在歲月裡日漸枯萎。但這才華的確拯救過自己,也因此失去了很多。

3、識大體的女人,辜負了自己

班婕妤知道,劉驁從此已經是趙氏姐妹的靠山,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此後選擇去長信宮侍奉王太后,是班婕妤的聰明之處,也是她悔不當初,迫不得已的決定。

後宮三千,誰不想被君王捧在手心?新人笑,舊人哭。昔日尊貴的寵妃班婕妤幹著伺候人的差使,身居長信宮,此後再見成帝比登天還難。

在陪著太后吃齋禮佛的那些歲月中,趙飛燕做了新皇后,她的妹妹趙合德也封了昭儀。劉驁在宮中縱情聲色,正當壯年的他竟因酒色過度,死在了趙合德的床上。

西漢班婕妤: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此時的班婕妤徹底絕望了。她是痴情的,她真的很後悔,回望裡只想身披華彩,被挽著手招搖過市。謹慎而堅忍,都是為了你。

她生是為你而來,一寸寸光陰流逝,你其實只是一閃念就飄然而去,於是在無數個空懸的明月夜,焚香暗禱,生死相依。

漢成帝死後,班婕妤自請為其守陵,終日與屍骨為伴。整日面對著石人石馬,聽著外面荒野的狂風呼嘯,空氣裡瀰漫著燃起的供香。陰冷潮溼又陰暗恐怖,在這樣的環境裡只待了一年,班婕妤便傷心離世。

班婕妤想告訴成帝,自己才是最賢德的妻,是最愛他的人,成帝地下是否有知?她消盡餘生,只是一個惆悵的女子,成就了一段痴情佳話。

一轉身就是一輩子,對於自己這份想要天長地久的感情,終究是被辜負了。

4、

三國時期著名詩人曹植稱讚她:

有德有言,實惟班婕。盈衝其驕,窮悅其厭。

在夷貞堅,在晉正接。臨颯端幹,衝霜振葉。

《辭海》中班婕妤是中國第一位有文字記載的女文學家。鍾嶸在談及她在五言詩發展史上的地位時說:“從李都尉迄班婕妤,將百年間,有婦人焉,一人而已。”

西漢班婕妤: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自古紅顏多薄命,載入史冊的才貌絕佳的女子,多數身世坎坷、歷經波折,而才情極高的班婕妤似乎也沒能逃出這樣的厄運。

她的不幸源於過於懂事,過於守規矩,過於識大體,她中規中矩的內心,一生註定只能把自己禁錮在重重紅牆之內。

她就像那把絲織的團扇,潔白精緻,曾被隨身攜帶,秋天一到,就沒有任何意義。

如此一個集眾多優秀品質於一身的女子,卻因情生怨,成為了“宮怨”的代言人。

秋風漸起,此時傾心回望,幾人懂得這段光陰的愁苦?亦或死生相守的成全。更讓人懂得,謙遜得體終會被眼前的事物蠱惑,人間太多變數只有自己把握。

很多年之後,她收穫了文學史上的巨大成就,也許是對她最大的安慰。

作者簡介:筆名林之眉,自由撰稿人。寫貼近靈魂的文字,給你力量,為你療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