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從康熙皇帝微服私訪說起

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在位61年。康熙帝比較有作為,執政期間注重調查研究,體察民情,民間流傳其經常微服私訪,稱為一代明君。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洞口

傳說有一次康熙帝和隨從悄悄離開紫禁城,一路西行風餐露宿,來到大同城西南的茶坊村(現位於西韓嶺鄉),駐地巡邏的官兵懷疑他們是噶爾丹叛軍的奸細,將他們一行扣留起來。第二天康熙尋機逃出,隻身一人來到口泉,此時天空烏雲密佈,一個炸雷打下,瓢潑大雨從天而降。康熙一時找不到避雨之所,他抬頭望見南面的山坡下有個高大、古色古香的飯莊,康熙想這一定是大名鼎鼎的穆柯寨飯店了,他三步並作兩步快速跑進了飯莊。此時天色已晚,又困又乏的康熙聞見美味,頓覺飢腸轆轆,陡生飢餓感。於是康熙帝找了個雅座坐下,要了一壺恆山老酒和幾個特色小菜,慢慢地品菜呷酒。他吃了一陣子,進來一個剛剛從煤窯挖煤出來的年約五旬的窯工在桌子的對面坐下,只見這位窯工衣衫不整,消瘦的臉上帶著愁容,他要了一個便菜一碗酒,獨自斟飲。此時的康熙帝本想了解民情,就上前搭話:“老人家,您為什麼愁眉不展呢?”邊說邊讓店小二又端上好酒好菜放到了老窯工面前,老窯工見這位客官和藹熱情,面帶善意就和他慢慢敘談,倆人邊飲邊聊,酒酣面熱話也多了起來。漸漸地,康熙帝從老者口中聽出原由。原來老者姓田,家住懷仁縣鄉下農村,因家中一貧如洗,不得已與兒子來到口泉溝的一處小炭窯,父子倆下窯背炭,養家餬口。不曾想到,兒子前些日子在井下出了意外,死在窯底。老來喪子,傷心至極,遂借酒澆愁。就這樣康熙與這位老礦工直喝到店家打烊,才起身告辭。老窯工喝得暈暈乎乎,力邀康熙帝到他的跌歇處過夜,此時的康熙正好無處安身,於是跟著老窯工向北山而來。由於黑燈瞎火,康熙跟在老窯工後面跌跌撞撞來到雀兒溝巷後山的一個天然石洞。當時石洞里人能站著行走,洞很深。老窯工也沒什麼鋪蓋被褥,只是在洞內鋪了些莜麥秸杆和黍穰之類的軟草。由於老窯工喝的不少,又著了風,酒力發作,一進洞便倒頭就睡,很快就鼾聲如雷了。康熙帝平日在京城皇宮裡吃的山珍海味,就寢則是綾羅綢緞,玉錦猞裘,享盡榮華富貴,那受過此罪,現在把他晾在黑不窿洞的石洞裡,轉展反側,無法入睡。他看著憨厚朴實,飽受風霜的老窯工醉臥雜草上睡得正香。拔腳離開吧,又於心不忍,一直捱到天亮。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入口處

明亮的清晨趕走夜幕,一束明媚的陽光射進石洞,熬鷹般的康熙在洞中呆了一夜,此時百般無聊的康熙用寶劍在洞中刻了“焜耀虎符”幾個字。康熙剛剛刻完石壁上的幾個字,酣睡了一晚的老窯工也醒來了,他看見客人在洞中來回渡步,滿臉歉意地解釋起來:“我不該酒後失言,讓你在洞中受苦。”康熙帝忙說:“你在山洞安身立命,我住一夜何妨。”並提出讓他領著到小煤窯轉一轉,看一看。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洞內人工石柱及石床鑿痕

實地走訪調查

1.關於“康熙洞”的諸多民間傳說

通過走訪口泉古鎮的多位老人,瞭解到,他們所談“康熙洞”的來歷與情節基本相同。至於說到“康熙洞”有多深時:有的人說“康熙洞”與對面蛤蟆山的石洞相通;有的人說與七峰山玉龍洞相連;也有人說是直通煤峪口村,上世紀60年代有人點燃膠皮從口泉“康熙洞”進入,從煤峪口村山上的巖洞出來;更有人說“康熙洞”與雲岡石窟大佛座下的洞口相通,50年代初也有人點燃膠皮上午進入“康熙洞”去雲岡看完大佛,下午再從石洞中返回口泉。而且還有的人說“康熙洞”與新榮區的彌陀山相通,說彌陀山上寺院的僧人曾經從山洞中經常來口泉化緣,購買香燭黃裱及寺院日常用品等等,說得異常神秘。還有的人講“康熙洞”分上中下三層,共有九個洞口,下面還有深不見底的深淵水潭,先朝曾設過水牢,騎馬將士經常從洞中跑馬進出等等。這些受訪者將“康熙洞”說得神乎其神。

2.“康熙洞”實地探訪

面對眾說紛紜,要想搞清楚“康熙洞”深度的究竟,只有親自進洞查看。2018年9月21日,大同市政協副主席郭俊崗於9月21日帶隊,在口泉舉辦“關愛百姓,健康義診”活動。期間,郭副主席率領9人在口泉街道主任劉步忠和嚮導郭永軍的帶領下,他們進康熙洞考察。為此,口泉街道還專門配備隨行攝像和拍照人員,留下了珍貴的景像資料。考察隊進到洞內的三叉處又向左邊的洞摸進去,遇到岩石塌落封閉處返回。

2018年11月30日,我與好友三人,專門探訪了一回“康熙洞”。在進洞前我們專門去到暫時寄居一處老院子的李連珠道長處小坐,李連珠道長的住處距“康熙洞”百米左右,他多次進過“康熙洞”,對洞內的情況比較瞭解。李道長給我們講了洞內的構造及注意事項後,我們三人各拿礦燈一盞,就開始進洞了。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座落在坤雲山腳下,前面二十多米的下方就是口泉古民居的後牆。在“康熙洞”口右下方雜草叢生的土坡上躺著一扇長約1.5米,寬約1米有餘,厚約10多釐米的白沙岩石門,兩端雕有十幾釐米長的圓形門軸轉子,這就是原先“康熙洞”的石門,此單扇石門估計有七百斤左右。在石門高三分之二處的中心有一圓孔,據老人們講,原先石門固定在洞口,從石孔伸進手,撥動裡面的機關,才能將石門推開。石門系本地白沙岩所制,風化嚴重,無任何字跡可辯。據李連珠道長講,石門上曾刻“康熙洞”三字,落款處刻有“大清康熙十四年 常炳”字樣。是刻字風化掉了?還是被壓在下面?也許刻字在壓住的一面,因我們人手少又無工具,無法將石門翻過來。但願刻字就在下面,避免人為破毀和自然風化侵蝕,這也起到了保護的作用。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躺在洞口外草坡中的康熙洞石門

現在洞口約三平米左右,洞口垃圾不少。洞高在1.5米~2米之間,寬約1.5米。在進到洞內約60多米處出現一個三岔口,右邊是豎立的石壁,左邊是斜坡狀,洞頂時寬時窄,顯然這是一處斷層狀巖洞。在左邊斜坡岩石上,人工鑿出了四五處類似炕或床形狀尺寸相當的巖體,人工鑿痕明顯,在斜坡斷面較大處,有人工壘砌的石牆多處,有兩處人工砌的好象灶臺的遺物,並有用火的跡象。左邊巖坡上有兩處口小肚大酷似儲藏物品的小倉庫,每個約2米見方,也系人工鑿出。左向西南方的這一段山洞進到約50多米處便到了盡頭----似塌方斜坡狀堵塞,無法再能進入了,只好返回到三岔洞口處。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再從三岔口處向右方探進,當探進到20多米處時,洞頂斷層處有三根六、七十年代的火車枕木支護,顯然枕木是用瀝青煮過,枕木上為滲入瀝青而用排錐撞的不深小孔排列整齊有序。右向的洞也是深50多米就到了岩石塌落的斜坡處不能再進了,我們只好出洞,在返到三岔洞口處,北向處有明顯的塌落岩石痕跡,有人說這才是堵塞了的真正通向更遠處的洞口,我們三人在三叉處稍作停留後返出洞外。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白箭頭橫木為鐵道枕木支護

通過進洞觀察,可以看到,洞內頂部和兩旁岩石基本穩固,無危巖懸掛,洞內乾燥無積水,頂部無滲水,空氣新鮮,用嘴呵氣,可以看出空氣輕微流動,進洞基本安全無危險。在洞內詳細觀察,這是一處很寬的斷層地質構造,傾斜的岩石和豎立的岩石形成夾角,夾角內的碎巖硬度不大,易於人工鑿掘。地面離“康熙洞”約三百米上方的東北方向處,有一處裸露的不深斷層巖洞,結構與“康熙洞”極其相似。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洞內人工牆

探洞後返回李連珠道長處,大家討論不長時間,認定“康熙洞”三岔洞口處,即我們進探的左右兩個洞(西南向和東北向),確係六七十年代“深挖洞,準備打仗”時所挖掘的防空洞,右洞中部三根支護頂板岩石的鐵道枕木就是鐵證。據說三岔洞口處正北方被挖防空洞而堵塞的洞口正是通向煤峪口,雲岡以及新榮區彌陀山的洞口。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結論猜想

走訪民間老人流傳說康熙皇帝在洞中住過確是事實,並表示祖祖輩輩都這樣講。但查閱與康熙皇帝有關的《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編修),《大同縣志》(清·道光十年,即1830年編修),《大同縣志》(民國24年,即1935年鉛印)三部志書,以及大同當地史學家、地方誌專家姚斌先生2015年出版的《大同史話》一書記載,康熙皇帝僅來過大同一次,那就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親征厄魯特噶爾丹後冬即自塞外迴鑾,即於十二月十一日由左雲到達雲岡和大同,十一日和十二日在大同駐蹕兩晚,十二日巡視大同,十三日去陽高,並未記載在口泉住過。康熙微服私訪到訪口泉並住在“康熙洞”的傳說,正史並無記載,野史有無這方面記載就不得而知了,也許這也僅流傳於當地百姓的口口相傳中吧。

不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作為一處民間傳說的景點,在當地流傳數百年而經久不衰,有著廣泛的生命力,在有識之士呼於保護口泉古鎮的今天,近年來不少人慕名而來觀光遊覽頻頻造訪。當地政府和有關方面,若能將“康熙洞”好好保護,將石門放回原處,在洞內依照民間傳說,將老窯工接待康熙住宿時的場景再現,塑康熙和老窯工塑像,活化出來,可以提升口泉古鎮的知名度與帶動旅遊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