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从康熙皇帝微服私访说起

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在位61年。康熙帝比较有作为,执政期间注重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民间流传其经常微服私访,称为一代明君。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洞口

传说有一次康熙帝和随从悄悄离开紫禁城,一路西行风餐露宿,来到大同城西南的茶坊村(现位于西韩岭乡),驻地巡逻的官兵怀疑他们是噶尔丹叛军的奸细,将他们一行扣留起来。第二天康熙寻机逃出,只身一人来到口泉,此时天空乌云密布,一个炸雷打下,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康熙一时找不到避雨之所,他抬头望见南面的山坡下有个高大、古色古香的饭庄,康熙想这一定是大名鼎鼎的穆柯寨饭店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跑进了饭庄。此时天色已晚,又困又乏的康熙闻见美味,顿觉饥肠辘辘,陡生饥饿感。于是康熙帝找了个雅座坐下,要了一壶恒山老酒和几个特色小菜,慢慢地品菜呷酒。他吃了一阵子,进来一个刚刚从煤窑挖煤出来的年约五旬的窑工在桌子的对面坐下,只见这位窑工衣衫不整,消瘦的脸上带着愁容,他要了一个便菜一碗酒,独自斟饮。此时的康熙帝本想了解民情,就上前搭话:“老人家,您为什么愁眉不展呢?”边说边让店小二又端上好酒好菜放到了老窑工面前,老窑工见这位客官和蔼热情,面带善意就和他慢慢叙谈,俩人边饮边聊,酒酣面热话也多了起来。渐渐地,康熙帝从老者口中听出原由。原来老者姓田,家住怀仁县乡下农村,因家中一贫如洗,不得已与儿子来到口泉沟的一处小炭窑,父子俩下窑背炭,养家糊口。不曾想到,儿子前些日子在井下出了意外,死在窑底。老来丧子,伤心至极,遂借酒浇愁。就这样康熙与这位老矿工直喝到店家打烊,才起身告辞。老窑工喝得晕晕乎乎,力邀康熙帝到他的跌歇处过夜,此时的康熙正好无处安身,于是跟着老窑工向北山而来。由于黑灯瞎火,康熙跟在老窑工后面跌跌撞撞来到雀儿沟巷后山的一个天然石洞。当时石洞里人能站着行走,洞很深。老窑工也没什么铺盖被褥,只是在洞内铺了些莜麦秸杆和黍穰之类的软草。由于老窑工喝的不少,又着了风,酒力发作,一进洞便倒头就睡,很快就鼾声如雷了。康熙帝平日在京城皇宫里吃的山珍海味,就寝则是绫罗绸缎,玉锦猞裘,享尽荣华富贵,那受过此罪,现在把他晾在黑不窿洞的石洞里,转展反侧,无法入睡。他看着憨厚朴实,饱受风霜的老窑工醉卧杂草上睡得正香。拔脚离开吧,又于心不忍,一直捱到天亮。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入口处

明亮的清晨赶走夜幕,一束明媚的阳光射进石洞,熬鹰般的康熙在洞中呆了一夜,此时百般无聊的康熙用宝剑在洞中刻了“焜耀虎符”几个字。康熙刚刚刻完石壁上的几个字,酣睡了一晚的老窑工也醒来了,他看见客人在洞中来回渡步,满脸歉意地解释起来:“我不该酒后失言,让你在洞中受苦。”康熙帝忙说:“你在山洞安身立命,我住一夜何妨。”并提出让他领着到小煤窑转一转,看一看。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洞内人工石柱及石床凿痕

实地走访调查

1.关于“康熙洞”的诸多民间传说

通过走访口泉古镇的多位老人,了解到,他们所谈“康熙洞”的来历与情节基本相同。至于说到“康熙洞”有多深时:有的人说“康熙洞”与对面蛤蟆山的石洞相通;有的人说与七峰山玉龙洞相连;也有人说是直通煤峪口村,上世纪60年代有人点燃胶皮从口泉“康熙洞”进入,从煤峪口村山上的岩洞出来;更有人说“康熙洞”与云冈石窟大佛座下的洞口相通,50年代初也有人点燃胶皮上午进入“康熙洞”去云冈看完大佛,下午再从石洞中返回口泉。而且还有的人说“康熙洞”与新荣区的弥陀山相通,说弥陀山上寺院的僧人曾经从山洞中经常来口泉化缘,购买香烛黄裱及寺院日常用品等等,说得异常神秘。还有的人讲“康熙洞”分上中下三层,共有九个洞口,下面还有深不见底的深渊水潭,先朝曾设过水牢,骑马将士经常从洞中跑马进出等等。这些受访者将“康熙洞”说得神乎其神。

2.“康熙洞”实地探访

面对众说纷纭,要想搞清楚“康熙洞”深度的究竟,只有亲自进洞查看。2018年9月21日,大同市政协副主席郭俊岗于9月21日带队,在口泉举办“关爱百姓,健康义诊”活动。期间,郭副主席率领9人在口泉街道主任刘步忠和向导郭永军的带领下,他们进康熙洞考察。为此,口泉街道还专门配备随行摄像和拍照人员,留下了珍贵的景像资料。考察队进到洞内的三叉处又向左边的洞摸进去,遇到岩石塌落封闭处返回。

2018年11月30日,我与好友三人,专门探访了一回“康熙洞”。在进洞前我们专门去到暂时寄居一处老院子的李连珠道长处小坐,李连珠道长的住处距“康熙洞”百米左右,他多次进过“康熙洞”,对洞内的情况比较了解。李道长给我们讲了洞内的构造及注意事项后,我们三人各拿矿灯一盏,就开始进洞了。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座落在坤云山脚下,前面二十多米的下方就是口泉古民居的后墙。在“康熙洞”口右下方杂草丛生的土坡上躺着一扇长约1.5米,宽约1米有余,厚约10多厘米的白沙岩石门,两端雕有十几厘米长的圆形门轴转子,这就是原先“康熙洞”的石门,此单扇石门估计有七百斤左右。在石门高三分之二处的中心有一圆孔,据老人们讲,原先石门固定在洞口,从石孔伸进手,拨动里面的机关,才能将石门推开。石门系本地白沙岩所制,风化严重,无任何字迹可辩。据李连珠道长讲,石门上曾刻“康熙洞”三字,落款处刻有“大清康熙十四年 常炳”字样。是刻字风化掉了?还是被压在下面?也许刻字在压住的一面,因我们人手少又无工具,无法将石门翻过来。但愿刻字就在下面,避免人为破毁和自然风化侵蚀,这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躺在洞口外草坡中的康熙洞石门

现在洞口约三平米左右,洞口垃圾不少。洞高在1.5米~2米之间,宽约1.5米。在进到洞内约60多米处出现一个三岔口,右边是竖立的石壁,左边是斜坡状,洞顶时宽时窄,显然这是一处断层状岩洞。在左边斜坡岩石上,人工凿出了四五处类似炕或床形状尺寸相当的岩体,人工凿痕明显,在斜坡断面较大处,有人工垒砌的石墙多处,有两处人工砌的好象灶台的遗物,并有用火的迹象。左边岩坡上有两处口小肚大酷似储藏物品的小仓库,每个约2米见方,也系人工凿出。左向西南方的这一段山洞进到约50多米处便到了尽头----似塌方斜坡状堵塞,无法再能进入了,只好返回到三岔洞口处。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再从三岔口处向右方探进,当探进到20多米处时,洞顶断层处有三根六、七十年代的火车枕木支护,显然枕木是用沥青煮过,枕木上为渗入沥青而用排锥撞的不深小孔排列整齐有序。右向的洞也是深50多米就到了岩石塌落的斜坡处不能再进了,我们只好出洞,在返到三岔洞口处,北向处有明显的塌落岩石痕迹,有人说这才是堵塞了的真正通向更远处的洞口,我们三人在三叉处稍作停留后返出洞外。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白箭头横木为铁道枕木支护

通过进洞观察,可以看到,洞内顶部和两旁岩石基本稳固,无危岩悬挂,洞内干燥无积水,顶部无渗水,空气新鲜,用嘴呵气,可以看出空气轻微流动,进洞基本安全无危险。在洞内详细观察,这是一处很宽的断层地质构造,倾斜的岩石和竖立的岩石形成夹角,夹角内的碎岩硬度不大,易于人工凿掘。地面离“康熙洞”约三百米上方的东北方向处,有一处裸露的不深断层岩洞,结构与“康熙洞”极其相似。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洞内人工墙

探洞后返回李连珠道长处,大家讨论不长时间,认定“康熙洞”三岔洞口处,即我们进探的左右两个洞(西南向和东北向),确系六七十年代“深挖洞,准备打仗”时所挖掘的防空洞,右洞中部三根支护顶板岩石的铁道枕木就是铁证。据说三岔洞口处正北方被挖防空洞而堵塞的洞口正是通向煤峪口,云冈以及新荣区弥陀山的洞口。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结论猜想

走访民间老人流传说康熙皇帝在洞中住过确是事实,并表示祖祖辈辈都这样讲。但查阅与康熙皇帝有关的《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编修),《大同县志》(清·道光十年,即1830年编修),《大同县志》(民国24年,即1935年铅印)三部志书,以及大同当地史学家、地方志专家姚斌先生2015年出版的《大同史话》一书记载,康熙皇帝仅来过大同一次,那就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亲征厄鲁特噶尔丹后冬即自塞外回銮,即于十二月十一日由左云到达云冈和大同,十一日和十二日在大同驻跸两晚,十二日巡视大同,十三日去阳高,并未记载在口泉住过。康熙微服私访到访口泉并住在“康熙洞”的传说,正史并无记载,野史有无这方面记载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这也仅流传于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吧。

不为人知的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作为一处民间传说的景点,在当地流传数百年而经久不衰,有着广泛的生命力,在有识之士呼于保护口泉古镇的今天,近年来不少人慕名而来观光游览频频造访。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若能将“康熙洞”好好保护,将石门放回原处,在洞内依照民间传说,将老窑工接待康熙住宿时的场景再现,塑康熙和老窑工塑像,活化出来,可以提升口泉古镇的知名度与带动旅游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