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和能力

——學習能力轉化為實操的交易技能是非常困難的

我在提出交易方法論的時候,許多人問交易方法論是什麼?顧名思義,交易方法論就是關於交易的方法。也有交易者會問到這樣的問題,技術分析是交易方法嗎?準確說不是,技術分析是關於行情閱讀、理解、研判、預測的基礎知識,類似於文化啟蒙的識字,初等教育的數理化知識;而交易方法則是專業的技能、技巧、策略。在30多年前,中國人說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說明當時的整體社會認知狀態和文化素養都極度貧乏,現在社會發展了,大家都明白了“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害怕”,因為數理化的學習只是初等知識,根本不是一技之長,更非安身立命的技能。交易中,誰都會學習技術分析,就像每個讀書的學生都會學習語文、算數,乃至數學、物理、化學,這些更多的是打下知識的基礎,是一種知識汲取的訓練,更是一種理性、邏輯思維的訓練。技術分析的學習和盈利能力的掌握關係不大,就像我們現在足以安身立命了以後,回想起來中學的數理化知識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技術分析學習只是學習能力而已

有一個交易者和我講,他學習了20年技術分析,可以說用功程度做到了頭懸梁錐刺股和鑿壁偷光了,最終還是虧錢,他哀嘆到:我的前程在哪裡?我的命運如何改變?我告訴他,善於學習技術分析是好的,這學習能力也是專長,但是不是交易的專長。技術分析學習能力和交易能力是天壤之別的。學習能力不等於交易能力,如果技術分析學得好的,你會看到他去做講師,去雲遊四方的授課,會在財經頻道做分析師。他可以普及好技術分析的基礎知識,但是無法傳授交易的技能與技巧,自己也在交易中賺不到錢,甚至賠得一敗塗地,這樣的例子是屢見不鮮、不勝枚舉的。有一個交易者拿著墨菲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來拜訪我,我以為他要讓我簽字。他把書展開後,交給我說:“書91頁……”然後就高聲背誦起來;我說第208頁……他又一字不差的背誦下來。他和我講:我深刻理解您說的技術分析是基本知識,我可以一字不落的把墨菲的書背下來,但是我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在股民、期民中熱衷於技術分析的人,99.9%是走不出來的,學技術分析虧錢的人遠遠多於盈利者,而且痴迷技術分析學習的普遍“盤商”不高。

盈利靠的是交易能力,而不是技術分析

基本上99%的交易者把技術分析等同於交易技能,在他們一根筋的大腦中:技術分析=交易技能;就彷彿一個戰士把槍支=勝利一樣的愚蠢。絕大多數技術分析者是畫地為牢和作繭自縛的。究其原因,只怪他們愚蠢的放棄了日常生活邏輯的判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說誰有一技之長,是說這個人有安身立命並據此為生的能力,也就是他據此可以賺錢養活自己。你學習技術分析之後賺不到錢,充分說明你沒有盈利賺錢這個能力,是一個交易的失敗者。但是許多人不這樣看,彷彿學到的技術分析才是真本領、硬功夫。自己一直處於持續虧損狀態也執迷不悟的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要不然怎麼會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鑽研技術分析呢?交易是實戰,就是交易的實務操作,不是理論。技術分析知識轉化為交易能力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一點是所有的技術分析學習者意識不到的。

交易能力是交易的系統性

我還提出過交易的系統性和系統交易者的問題。什麼是交易能力?其實就是交易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技巧、技能的系統化。交易能力就是風險控制、資金管理、交易心理(擔當精神)、理念意識、交易執行力、交易方法論、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等等的系統化;就是以上諸多方面的水乳交融的有機組合而達到盈利的系統性要求。你看看在這當中技術分析所佔成色幾何?不懂得、不精通風險控制、資金管理、交易心理(擔當精神)、理念意識、交易執行力、交易方法論的任何一項都是無法盈利的;而不懂得技術分析,只懂得風險控制、資金管理、交易心理(擔當精神)、理念意識、交易執行力、交易方法論、基本面分析是可以盈利的,而且可以贏得暴利,這是不爭的事實。不能把技術分析視作盈利的交易能力。為什麼技術分析能成為散戶交易者的最愛,因為他們把技術分析視作交易盈利的寶典和圭臬,他們不懂得技術分析只是關於交易行情的知識。學習技術分析知識是為了轉化成交易盈利的技能,而非為學而學。在新聞報道中看到年逾古稀的老人參加高考被錄取了,我想這個長者和眾多的技術分析痴迷者一樣都是學習精神可嘉,老人是老有所學,我們交易者學習技術分析不是為了成為技術分析的學者,而是為了成為有所盈利的交易者。

權限限制 原文去QQ空間看3815961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