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法則:如何創造你想要的未來

“Five years from now you will arrive, the question is where?” — Jim Rohn

5年法則:如何創造你想要的未來

我對這一刻記憶猶新,彷彿就在昨天。那時我剛剛開始寫作。終於,我找到了感覺很適合的東西--我願意努力工作的東西。

我當時坐在房間裡疊衣服,看吉姆-羅恩(Jim Rohn)的YouTube視頻,他講到你可以在五年的時間裡改變你的生活。

無論你想創業,建立一個品牌,創造一個驚人的網絡,建立一個組織,或任何其他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你的生活的創業項目,只要你願意投入這五年的時間,你都可以實現。

我記得當時我在想,"五年的時間似乎並不長。" 我默默地投入到了這個時間段裡。在這段時間裡,我幾乎每天都在寫作,看書,看視頻,上課程,基本上成了一個不斷進化的自我提升機器。

在前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反覆看到同一個主題--五年。我最喜歡的作家詹姆斯-阿爾圖赫說,要想完全重塑自己,需要五年的時間。喬恩-莫羅(Jon Morrow),這位教會我大部分博客知識的網絡導師說,建立一個能創造財富的博客需要4到6年的時間。

在第一年到第三年的時候,我幾乎沒有賺到什麼錢,四處奔波,試圖弄清楚如何做一個博客,並把頭撞到牆上,試圖學習所有的細微差別,我把這個數字記在腦子裡。在三到四年的時候,我看到成功是必然的。到了第四年到第五年,一切都在飛速發展。

作為一名作家和自強不息的學生,我已經走到了五週年。以下是我的成就。

  • 我已經出版了三本書
  • 我做了一個TEDx演講
  • 我的讀者人數從零增長到幾百萬
  • 我辭去了工作,成為一名全職作家

作為五年等式的另一邊,我可以毫無疑問地告訴你,它是有效的。你會體驗到指數級的成長。剛開始的時候,你不會很擅長你要學習的新技能,也不會很擅長你要鍛造的道路。

在這一點上,你只是為了生存和建立良好的習慣。大多數人都會在這個階段放棄。不要成為那些人中的一員。為什麼要放棄?因為總有一天,你不會只是變得更好一點,變得更成功一點,你會突然變得更好,體驗到更多的成功。

查理-芒格說得很好:“每一天都要比你醒來時更聰明一點。忠實地履行你的職責,好好地履行你的職責。”一步一步地前進,但不一定要一蹴而就。但你要通過準備快速突發來建立紀律性...........一寸一寸地堅持下去,日復一日,日復一日,到最後--如果你活得夠久,大多數人都會得到他們應得的。

以下是一些好的經驗法則,供大家參考。

90天衝刺。在你的第一個90天裡,每天不顧一切地投入到你的新道路、技能或項目中去。你不僅能瞭解到成功所需要的東西,還能瞭解到你是否真正喜歡做這件事,這比任何 "研究 "或 "學習 "都要多。大多數人甚至沒有做到這一步。如果你做到了,你有可能會繼續走下去。在這條路看起來真的不太適合的情況下,你沒有浪費那麼多時間。

100條法則:要願意做100次,才能做好一件事。寫100篇博文。拍攝100個視頻(我最近通過我的新的YouTube頻道完成了100個視頻),錄製100個播客,推銷100個潛在的新客戶。

18個月的週期。商業專家、《管理自己》(Managing Oneself)一書的作者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談到用18個月的基準來跟蹤你的整體進展。時間的長度足夠長,可以給你足夠多的 "數據",但也不能太長,以至於你產生不切實際的目標。

一件事:《一件事》(The One Thing),作者加里-凱勒(Gary Keller)在《一件事》中教給你一個簡單的法則,幫助你保持專注和富有成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能做的一件事是什麼,這樣做了它,其他的事情就會變得更容易或沒有必要?" 你可以利用這個系統將長期目標逆向設計成可操作的目標和關鍵績效指標(KPI),以便在短期至中期內開展工作。選擇你18個月的一件事,然後是這個季度,然後是每個月,然後是每個星期,然後是每一天。

我沒有用以上所有的系統對自己的寫作生涯進行完美的跟蹤和進步,但我在專注於寫作生涯的建設,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的時候,我確實對所有的系統都有了直觀的感受。

五年的時間似乎很漫長。其實不然。當你把事情分解到當下,專注於眼前的未來,五年後你會發現,你已經取得了連你自己都沒有想到的進步。

你的技能會像投資賬戶一樣,不斷複利,你會比你開始的時候要好上幾個數量級。但你必須要開始了。

我對每一個新的目標或重要的決定都用這個框架。如果我不願意花五年時間去做,我就不會去做。但當我承諾的時候,我就會全力以赴。而把這五年的大塊結合起來,會讓我的生活變得非常有成就感。

你有你想做的事情。你知道它是什麼,你只是害怕。

你想事先知道它是否會成功。相信我,如果你有足夠的天賦,有足夠的工作熱情,在五年的時間裡,逐漸變得更好,就會成功的。現在就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