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錯誤投資的陷阱?

最近幾天裡,在投資群看到有朋友總是抱怨說:投資股票[有虧損] [會回撤] [被套牢]。有的人說:每次做交易都像是在賭博,不知道為何而去做交易,總是感覺它會上漲,所以就買入了,自我感覺良好,但事實往往相反。

我把這種[感覺]稱之為:[自我驅動錯誤交易]。

意思是指往往有這種[感覺]而去做交易的人,總會面臨虧損。任何交易都應該有一個邏輯或是標準去判斷應該如何做,而不是單純的靠[感覺]的驅動。

因此,今天聊聊,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請思考一個問題:你覺得,是為什麼要做交易呢?絕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會是,我覺得這隻股票要上漲了,能賺錢,所以我就買入它。可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正是虧損的原因。

那麼,如何避免[自我驅動錯誤交易]呢?

首先提出一個投資模型:我稱之為[篩選排除交易]。

如何避免錯誤投資的陷阱?


這個模型是什麼意思呢?

指的是任何交易之前都要先經歷三個思考:定整體指數、看焦點板塊、找核心個股,最後才能交易。也就是說,要經過上圖的 [1][2][3] 步驟的深度思考。

這圖有點複雜但沒關係,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理解。


1.如何定整體指數?

[定整體指數],指的是:找[指數賺錢效應]。

在股票市場,方向可以分為三個:上漲、橫盤、下跌,比如上證指數的方向也是同樣。而指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譬如上證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的簡稱,它是一種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如何避免錯誤投資的陷阱?


由於A股市場不能做空,所以排除了指數在下跌時,做交易能盈利的假設。二級市場有幾千只股票,根據大數定律總有幾隻股票是上漲的,所以在指數下跌時不要做交易。此時就算要做交易的話,能[賺錢]的概率相當少。

因此可以判定為,賺錢效應不佳,要停止交易,也就是說不開倉,那麼大部分能排除掉虧損的可能。

指數在橫盤階段,此時可以適當開倉。但也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橫盤過後必出方向,這個方向不確定,可能是 [上漲] 或 [下跌] 。

所以指數在橫盤,很多個股大概率是不漲的,只是在同一位置上下波動,並且波段也不大。為什麼?因為開頭說過,指數是反映交易所股票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指數在上漲時,此時總體上市場大部分的股票都是在上漲,有強烈的賺錢效應。因此你會發現,只要指數在不斷上漲,[隨便]買哪隻股票都會賺錢,至於賺多少錢,完全是運氣問題。

再來思考兩個問題:股票交易,為什麼能盈利?它的本質來自哪裡?

其實很多人搞不明白,炒股能夠真正讓[大部分人]賺錢的本質,來自於指數上漲時,指數把個股帶動上漲的價格收益。當然,這裡排除價值投資。

虧錢的原因就在於投資者無視指數的方向。所以做交易能賺錢,必須要看[指數賺錢效應]的驅動。

最後,當指數在下跌時千萬不開倉、不交易;指數在橫盤企穩時,可以適當的交易,注意是企穩;指數在上漲時,才能開倉做交易。

這樣做交易能排除 [自我驅動錯誤交易]

這是第一個維度。

2.如何看焦點板塊?

[看焦點板塊],指的是:找出[領頭羊板塊] 。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指,指數每次有了強勢的賺錢效應後,是必須有領頭羊板塊的,就是漲幅最大、趨勢最好的板塊。

舉個例子:前幾個月,創業板指數出現了一波非常好的趨勢,有著強勢的賺錢效應。而帶領創業板上漲的內在驅動是科技板塊、芯片板塊。

為什麼是這些板塊?因為創業板的編製成份股大體是由科技、芯片等佔據大部分權重。

如何避免錯誤投資的陷阱?


上圖顯示創業板指數的走勢中,疊加了芯片板塊和科技板塊。完全看出來芯片指數一直是創業板的領頭羊,而科技的走勢是跟從創業板指數的。判定為:芯片在帶領創業板上漲,而科技是被動跟隨指數的賺錢效應。

所以指數有賺錢效應了,就會有領頭羊並且找到它。

如何找到它?其實並不難。就像上文所說:“每次在指數有了強勢的賺錢效應後,什麼是領頭羊?指的是,漲幅最大、趨勢最好的板塊。”只要找到漲幅最好的板塊,大概是領頭羊板塊了。

請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找不到領頭羊板塊,怎麼辦?

先提出一個觀念[結構性牛市],指的是:指數在每個上漲階段,並不是全部的板塊都跟隨上漲,而是會有少數的板塊逆勢或盤整。

所以在A股市場中,每輪指數上漲的行情都可以稱之為[結構性牛市]。

最後,為了避免產出[自我驅動錯誤交易],在你[找不到]領頭羊塊時,請不要交易。當然,為了避免錯過指數上漲的賺錢效應,適當的交易是可以的。

這兩者其實並不矛盾,不交易是為了避免靠[感覺]衝動而產生虧損的思考。但適當交易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學習的。

這是第二個維度,能排除 [自我驅動錯誤交易]。


3.怎樣找核心個股 ?

[找核心個股],指的是:考慮[買入的標的]。

這部分其實不重要的,為什麼?因為經過前面的兩個維度思考後,基本能排除

[自我驅動錯誤交易]。因此要找出[買入核心標]的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ETF基金。

前文說過:當指數有了賺錢效應,並且還找到領頭羊板塊以後,就是找到了賺錢的交易機會。所以圍繞著指數賺錢效應和最強板塊去做交易,投資賺錢簡直是非常容易。

最後,再來看看這個[篩選排除交易]模型。

如何避免錯誤投資的陷阱?


其實這個模型之間是相互連接的,是環環相扣。他們之間整條框架,是從大到小去阻礙投資者的交易衝動,防止做出不合理的判斷和交易。其實,這不單單是一個阻礙投資交易衝動的模型,它更像是一套真正的投資體系,是我最常用的投資判斷模型。

首先,看到指數合不合適交易?如果是上漲併合適交易,則引出焦點板塊,就是 [1]。

其次,再找到市場焦點,有什麼最熱(最強)的板塊,則引出核心個股,就是 [2]。

最後,做具體最真實的交易,而真實交易的核心是,一切以指數為基礎,就是 [3]。

如果直接跳過 [1]和[2] ,會陷入[自我驅動錯誤交易]。只有一步步來,在交易下單之前,想想這個模型。模型會讓投資者冷靜的思考,並理性交易,

有效避免[自我驅動錯誤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