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王國(འབྲུག་ཡུལ :意為“雷龍之地”),是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一個內陸國。不丹自8世紀即為吐蕃一個部落,9世紀為獨立部落。不丹族是不丹的主體民族,西部不丹語言“宗卡”和英語為官方用語。
不丹是世界上最後一個開放電視與網絡的國家。雖然經濟相對落後,但不丹卻是世界上首個“碳負排放”國家及“無煙國”,更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全民信教的國家
不丹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宗教國家,主要宗教有:藏傳佛教、印度教、不丹原始宗教。其中有75%的人口信仰藏傳佛教和原始宗教,而藏傳佛教是不丹的國教,故全國有2000多座古代佛教寺廟和1000多座佛塔,而最早的寺廟建於640年左右。
不丹藏傳佛教信奉的是西藏藏傳佛教的一個支系,即噶舉派喇嘛教,其傳入不丹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中葉,最早是由藏王松贊干布在不丹的中部布姆塘河谷修建了賈姆帕寺院,故時至今日,不丹人都把西藏視為佛教聖地。
虎穴寺(Taktshang Goemba)是不丹國內最神聖的佛教寺廟,被譽為世界十大超級寺廟之一。 坐落於Paro山谷中3000英尺高的懸崖壁上。相傳蓮花生大師騎虎飛過此地,曾在一處山洞中冥想,讓此地成為佛教教化之地。
普那卡宗 (Punakha Dzong)修建於1640年左右,是不丹最古老的城堡,也是不丹最著名的佛教聖地。在古代, 普那卡宗是不丹統治者居住和舉行受覲禮的重要場所,現在是基堪布(宗教領袖)的冬宮。
不丹傳統服飾
不丹的服飾與藏地相似,但也有其獨特的風韻。不丹傳統男裝由
tego(襯衣)、gho(長袍)、kera(腰帶)、tshog lham(靴子)及一條kabney(圍巾)組成。gho多為厚棉布或毛織品製成,寬鬆的衣服袖口向上挽著,根據傳統,男士還應在腰間佩戴一把dozum(小刀)。不丹男裝最具特色是披在左肩繞著右腰的kabney,傳統的kabney大小為90*300釐米。Kabney其實是一個地位及職業的象徵,例如白色是普通公民,綠色是法官,橙色是政府官員,而黃色的kabney只有國王才能佩戴。
以前不丹人一般都喜打赤腳,且有長者在場時,所有晚輩必須打赤腳,國王在他父親面前也是如此。現在,人們都穿皮靴或普通鞋,但在集會或宗教儀式等正式場合,人們往往穿一種皮底繡花布幫傳統長靴(Tshog lham)。而穿普通鞋時,需穿剛及膝的長筒襪,廷布禮節規定,只有基堪布(宗教領袖)在10月離開廷布的扎西卻宗(Tashichho Gzong)夏宮去普那卡宗(Punakha Dzong)冬宮,廷布市的男性們才能在長袍裡面穿一件長到踝關節的衣服,以此禦寒。
不丹傳統女裝
不丹傳統女性服飾由tego(襯衣)、kira(裙子)和腰帶kera(腰帶)組成,其中kira是由一塊由肩包裹身體至腳踝的布,kira上端需用金銀製造並用綠松石點綴的胸針在雙肩固定,而腰部仍需系一條比男士腰帶較寬的腰帶,且通常在kira外面穿一種錦緞或絲絨製作的寬鬆衣袖的
toego(外套)。整個不丹,從國王、王后到普通百姓都穿這種傳統民族服裝,並規定所有人在學校、辦公室及正式場合均需穿傳統服飾。整個不丹人的生活在被各式花紋布料製成的傳統服飾中,顯得簡單樸實又色彩斑斕。
世界上唯一的“碳負排放”國家
2009年根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不丹首次提出了“永遠保持碳零排放”的承諾,其實不丹至今一直都處於“碳負排放”狀態。據2016年數據顯示,不丹年排放二氧化碳220萬噸左右,而覆蓋國土面積72%的原始森林可吸收其三倍的二氧化碳,且每年來出口的可再生電等清潔能源能抵消鄰國600萬噸的二氧化碳,故不丹是名副其實的“碳負排放”國家。
掛在樹枝上的細條形地衣被稱為“老人鬍子”,有老人鬍子的地域代表其空氣非常乾淨,土壤未受汙染。
“老人鬍子”的正確戴法
不丹國獸Takin(塔金)意為“羊頭犛牛身”,其真實學名為“羚牛”,但不屬牛類,為寒帶羚羊的一種,是不丹和印度等地特有的動物,也是世界公認的珍稀動物。
不丹憲法規定,未來不丹的國土森林覆蓋率至少要保持在60%以上,早在1999年,不丹已明令禁止了伐木業出口,且目前已有一半的國土收到憲法保護,故原始森林與保護區構成的綠色生態網,使不丹的動物可自由漫步在國內任何一個地方。此外,不丹全國禁止種植和販賣菸草,故不丹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煙國”。
如2016年一位不丹人在TED演講中所言“我們需謹慎地使用有限的資源,這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不丹作為全球第一個承諾永遠維持碳零排放的國家,如一抔從未“離開”大自然的黑土,散發著最原始的氣息,又如一朵孤懸在喜馬拉雅山上的謎雲,守護著這片超然於物欲至上的人間淨土。不丹人將延續生命的期望寄託于山水的淳樸心念,就如一棵置根於大地深處的綠松,在四季與輪迴中始終保持著最初的生命之綠。
閱讀更多 藏區那些事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