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發揚抗疫精神 凝聚發展力量

商丘市援鄂醫療隊凱旋引發社會各界熱烈反響

“終於等到了,我們的白衣戰士回來了!”“最高禮遇,你們值得!”“春暖花開時,白衣勇士歸!”……3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88名隊員在武漢鏖戰39天后平安凱旋。隊員們在抗疫一線艱苦奮鬥、迎難而上、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市社會各界深受感動,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抗疫英雄為榜樣,進一步增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立足本職學習先進、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和信心。

市委統戰部理論科科長王廣華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祖國和人民的召喚下,我市88名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白衣為甲,不辱使命、無所畏懼,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舍小家、為大家,逆行戰‘疫’最前線。如今,櫻花綻放,英雄凱旋。我堅信有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今後,我一定會以英雄為榜樣,在本職崗位上勤奮工作、克己奉公,始終把人民群眾最基本的需求、最切身的利益放在心上,把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落實到行動上,努力做人民群眾滿意的黨員幹部。”

“商丘援鄂醫療隊的奉獻,是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具體表現。”商丘師範學院教師王四正說,這次全國抗疫,再次體現出國家的制度優勢,體現出我們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團結一致的民族基因。關鍵時期,全國人民在黨中央號召下,很快完成了自我角色認知,大家都努力做好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爭著貢獻,不為社會添亂。“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更有責任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同學們更加認識到國家的強大、國家的優勢,增強民族自信,使之更加自強。學習今天最可愛的人,爭做或時刻準備做明天最可愛的人。”王四正表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88名白衣戰士帶著中原兒女的豪邁和商丘人民的深情,為武漢而戰、為湖北而戰、為中國而戰!我為他們不畏犧牲、頑強拼搏、救死扶傷的英雄氣概感到驕傲!”作為一名公司會計師,朱玉霞說:“今後,我一定發揚抗疫精神,鼓足最大的幹勁,以‘馬上辦抓落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復工復產工作當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商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我們要學習援鄂醫療隊勇往無前的‘逆行者’精神,勇於承擔、甘於奉獻。”浙江善時生物藥械(商丘)有限公司質量部經理賈秀華說,“下一步,我們將在科學防控疫情的前提下,通過嚴格的安全措施確保職場、工廠衛生環境,為全體員工提供復工健康安全保障,心無旁騖地做好各項工作,向著集團戰略規劃光輝夢想持續邁進,為公司的發展助力!”

保證隊員零感染是職責所在

本報記者 李婭飛

袁斌是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感染管理科科長,在河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中,她的主要職責就是做好隊員的感控管理,保證隊員零感染,築牢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袁斌說,進入醫院後,防護服、隔離衣、戴手套、護目鏡缺一不可,尤其是防護服的穿脫,必須按照標準流程進行規範操作。有的隊員雖然經過了嚴格的培訓考核,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有些關鍵環節容易出現紕漏。為此,培訓結束後,她隨隊員們第一批進入了隔離病房,為的就是能夠讓隊員們儘快熟練掌握防護服的穿脫流程,以確保每名隊員的生命健康安全。

“我雖然不是主治醫師,但我每天都會和隊員們一起上下班,在半汙染區通過監控時刻觀察他們進出隔離病房的流程,檢查他們的防護措施是否到位,發現不合規的會立刻指出來,並馬上糾正,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決不允許感控方面有一絲一毫的放鬆和懈怠。”袁斌說。


關鍵的時候黨員就得往前衝

本報記者 王正陽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關鍵的時候就得往前衝!”市第一人民醫院主管護師劉俐在平時的工作中便是這樣要求自己。疫情當前,她更是在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申請去一線。

“到武漢後,我和另外5名隊員被分配到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與5名遼寧醫療隊隊員一起並肩戰鬥。”劉俐講述著自己在武漢期間發生的難忘故事——

“有一個60多歲的阿姨剛開始病情非常嚴重,但是經過我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和她自身樂觀、自信、不認輸的精神,她最終挺了過來,康復出院。這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有多重要。”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的總領隊韓院長,他每天都在門口接送我們上下班,讓我們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我最感謝的是我們駐地——武漢市發改委培訓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無論我們幾點上下班,都能吃到他們為我們準備的飯菜;我們少什麼缺什麼,他們都記掛在心上,第一時間給我們送來……”劉俐說。

我對武漢有了更深的情感

本報記者 孔 慧

3月30日,一下車,市第一人民醫院主管護師、護士長韓雪迎就淚流滿面。她說:“我出發去武漢的時候就充滿信心,相信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現在我完成任務回來了,我沒有給商丘丟人!”

到達武漢後,經過4天集中崗前培訓,韓雪迎進入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危重症病區。“由於我們對接的是危重症病區,大部分患者情緒都很低落,為了讓他們有個好的心情,配合治療,我們在護理中都是大爺大娘地喊著,一下就拉近了距離。在這39天裡,我們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每天都是凌晨4點多醒來,看看哪些是可以改進提高的,以便把工作做得更細緻。”韓雪迎說。

武漢的櫻花開了,春天不期而遇。韓雪迎說,39個日日夜夜,使她對武漢有了更深的情感。聽著患者們康復出院時的那一聲聲“河南真棒,商丘真牛”,韓雪迎滿滿的都是成就感。

“完成了任務,回到了商丘,期待隔離期趕快過去,回家團聚。”韓雪迎激動地說。


病人的暖心話讓我幸福滿滿

本報記者 李 奇

“我們武漢人生病了,多虧你們細心的照顧,河南的孩子真心好,感謝你們!武漢櫻花特別美,等疫情結束了,邀請你們再來武漢,看櫻花、吃熱乾麵!”這是在武漢時,一名患者對市第一人民醫院主管護師高婧說的話。

高婧在日記裡寫道:3月12日,對我來說是個轉折點,22床奶奶通知要出院了。她不是武漢第一個治癒的病人,卻是我最期盼出院的人。奶奶用一聲聲謝謝、一句句辛苦了在治癒著我,她是我的希望和曙光。

高婧說,第一次見到老奶奶時,她在吸氧的同時還大口喘著粗氣,身體非常虛弱。高婧便主動幫老奶奶洗漱、擦身體……等安頓她躺下的時候,高婧防護服內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溼。

“雖然每天都要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工作長達六七個小時,臉上都是護目鏡和口罩的壓痕,但是每次聽到這些暖心的話都發自內心地覺得幸福滿滿。每每治癒出院一名患者,我們都欣喜若狂,對自己的工作越來越有信心,美好的期待一如既往。”高婧說。


家人和同事才是最辛苦的人

本報記者 張 銓

“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親手摸一摸孩子的臉,對我的家人和同事們說聲謝謝!還想給他們一個最真實的擁抱,他們才是最辛苦的人!”3月30日,市第一人民醫院主管護師王敬說。

“39天的艱苦戰鬥、39天的夜以繼日、39天的揮汗如雨、39天的百感交集,艱難、悲痛、溫暖、辛苦並快樂著。最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患者們康復出院時的那一聲聲‘河南真棒’‘河南真牛’‘感謝河南隊’……”王敬說。

王敬告訴記者,他們的到來鼓舞著患者,患者的堅強也感染著他們。患者同樣承受著那麼多痛苦和委屈,他們也是醫務工作者心中的英雄。“他們也是偉大的,有了他們才組成了英雄的武漢。”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白衣初心,奔赴一線,義不容辭。來武漢,肩負使命、帶著憧憬、懷有期盼,我沒有機會見到長江的滾滾波濤,卻知道掀起浪花的一定是那暖暖的春風,攜著美麗的櫻花花瓣,給武漢帶來了真正的春天,那萬眾期待的溫暖的春天!”王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