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交易從“寒冬”到“破冰”價格一降再降已到房主底線?

本報記者 王麗新 郭冀川

“3月15日可以說是一個分界線,之前的時間別說房屋買賣了,連詢問的人都沒有,而3月下半月,問詢房價的人明顯增多了。”在北京洋橋一處二手房中介,房產銷售人員十分熱情但惋惜地表示,現如今還不能到小區看房。

無獨有偶,《證券日報》記者經過走訪發現,北京二手房市場已經有破冰跡象,隨著大部分二手房中介門店開始正常工作,線上諮詢和線下想要看房的潛在購房者多了起來,但因為大多數社區只限於住戶出入,房屋買賣依舊受到很大影響。

“3月份以來,北京外圍城區復甦較中心城區更快,亦莊開發區、門頭溝等剛需房源集中的區域二手房成交量已經恢復至去年3月小陽春成交水平的50%以上,速度更快。”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450萬元以下房源成交佔比相較疫情前提高將近7個百分點,60平方米以下房源成交佔比、25歲-29歲年齡段成交客群佔比均有2個百分點的提升,剛需入市節奏更快。

許小樂進一步稱,目前北京二手房交易套均總價約465萬元,比上個季度下跌3.7%,比去年同期下跌6.1%。總體來看,市場在小幅溫和復甦,但離達到小陽春還比較遠,接下來可能將恢復到去年一季度的平均水平。

二手房買賣破冰靜待回暖

“去年底那會叫‘寒冬’,現在應該叫有‘破冰跡象’吧。”一位二手房中介無奈地表示,自己維繫的很多客戶今年購房意願都變得猶豫不決,即使二手房價格在年前有一定回暖趨勢,現如今又開始呈現下跌趨勢。“我們這片區域價格基本又回到去年最低水平了,甚至有的房價又降了十來萬元,但這個價格基本到了,再繼續降價的可能性比較低了。”

“現在手裡有購房意向的客戶和來諮詢房價的人不少,甚至很多人都在等著好房源出現,買賣需求其實是不缺的,缺的是得走出那個心坎。”一位房產經紀人顯得較為樂觀,建議記者提前確定好自己的購房需求,也可以通過網上鎖定自己喜歡的房型。

“3月份以來,北京新增掛牌房源中小戶型比例提升,改善型需求被激發。”許小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疫情因素驅動下,一部分換房需求加速入場的跡象已現。

購房需求仍在,並未消失,但當下的現實是,不少小區尚未解封,仍無法實現帶看房源。《證券日報》記者接連走訪西城區和海淀區多處二手房銷售中心和周邊小區物業,發現二手房經紀人在崗數量明顯降低,門口停放的接送看房者的電動自行車也少了很多。一位店長告訴記者,目前因為小區封鎖無法帶客戶看房,後期小區解封后,會增加人手配置。

眾所周知,房產買賣是大宗交易,購房者一般不會僅憑藉線上看房即下單,需要實地去考察房屋質量和所在小區的環境。有房產中介表示,現在很多買房者已經簽好購房意向合同,差的就是實地走訪這一步,等小區解封后,買賣交易會逐步回暖的。

網上看房升溫但難現漲價搶房

在西城區某學區房社區,房產銷售告訴記者,自從去年二手房買賣遇冷後,房產價格便逐漸走低,但購買意願依然不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下,很多買房者把購房預期放在了今年上半年,但疫情發生後,一些購房者開始著急了。

該房產經紀人說:“大多數學校在5月底要開始招生了,今年2、3月本來是成交的旺季,但因為疫情原因,一些房屋買賣合同拖到現在還沒有完成,而一些剛需買房者因為早就定好購房計劃,在網上看好房源後就籤合同了。”

“與過去房產交易大廳過戶相比,網上買賣的效率更高,即便是傳統的買賣模式,很多手續也已經網絡化了。”某中介經紀人表示,目前房產交易雙方要當面完成的,只是簽訂房屋的書面轉讓合同,以及買房者到銀行進行貸款。鑑於此,受疫情影響後,貝殼找房研發的VR線上帶看房源吸引了大量客流,網上看房者的數量大幅增加,有些春節前就看好房源的,就會在網上下單。

“一季度市場確實出現了快速回溫,但這個回溫目前仍然是在一個較低的位置上,這種回溫很難對市場,特別是對價格變化造成大的影響,也很難根本性地扭轉市場目前的供需結構。”許小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的市場很難熱起來,因為交易節奏是非常緩慢的,不論是客戶的成交週期還是房源的成交週期,都在100天以上。2月份幾乎沒什麼成交,3月份起來一點,絕大部分城市的成交週期都在120天以上,大概要4個月的時間才能把二手房賣掉,這樣一個市場狀況是很難出現漲價搶房子的。

許小樂進一步強調道,“整體來看,目前大部分二手房業主仍然是以降價銷售為主,整個二手房交易市場仍舊是一個買方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